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哥叫無名

2011-01-19 19:05:56

《黑天鵝》《社交網路》《全面啟動》對比


首先劇情上:
    《黑天鵝》講述了一個人格分裂的故事,一個生活在母親保護下的舞蹈演員為了表現一個並不符合自身性格的角色,把埋藏在心靈深處的對現實的叛逆、不滿、甚至有些極度仇恨,心靈的陰暗面徹底的表現了出來。人就像一根彈簧,當你被壓的約深,反彈就會越大。主角一直生活在母親的控制之下,渴望自由和放縱自己,影片一直在不停的強調一件事,放開、放鬆、打開你的心扉、傾聽你的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折射在現實中影片中的母親其實就是生活的壓力,父母的期望、朋友的目光、愛人的渴望、一切的慾望,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難道僅僅就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是為了滿足那永遠也無法填滿的慾望,影片一直在強調著其實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東西,並不都是那麼的美麗,就像美麗的白天鵝一樣,他也有陰暗的一面,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你渴望得到的東西,其實並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很多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其實並不那麼重要,打開自己,成為真正的自己。
    綜述:從劇情上來說,更加的適合歐中人來看,首先你要了解芭蕾舞劇《天鵝湖》說講述的東西,其次你要了解芭蕾舞,就好像中國用京劇作為電影的背景一樣,我們看起來很簡單,外國人就難了。
    《社交網路》講述了facebook的成立過程,一個哈弗大學的學生為了報復女友成立了一個選美女的網站,然後突發靈感建立了Facebook,最後成功上市,就像是一部Facebook的宣傳片一樣,說Facebook是一個多麼cool的網站,一部青春勵志的電影,但我寧願去看《蘋果派》。
     《全面啟動》其實從劇情的嚴密邏輯上來說,不如《核客帝國》,從結局的深度不如《禁閉島》,沒有一個東西剛出來就完善的,進入別人的夢中這件事說出來就很帥,男主角是一個進入別人夢裡盜取機密資料的高手,但在他心裡深埋藏著一個秘密,其實在幫客人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解脫,看完這部電影我想的最多的不是,最終男主角是生活在另一個自己的夢境中,還是回到了現實中,而是加入讓你成為夢中的神,你願意成為現實中的狗。
      第二、主演
      《黑天鵝》主演: 娜塔麗·波曼,這是一部娜塔麗·波曼的《獨角戲》,《一個人的精彩》,那種內心的矛盾、徬徨,讓觀眾隨著她的心而跳動,眼神是最難以演出感覺的,身體語言是每個演員都可以表達出來的東西,眼神都完全符合角色,需要演員全身心的融人人物當中,你其實就是她,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不由得相信在娜塔麗·波曼心中也有一個Nina,一個黑天鵝。
      《社交網路》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他詮釋了一個天才的冷漠,同時也是全美國的冷漠,除了自己他們誰都不愛,從一開始戀愛就是一個方程式,傑西·艾森伯格演繹了這種內心的孤獨,錢能買來什麼,5億一個朋友你賣嗎,你會選擇愛情還是金錢,傑西·艾森伯格沒有演出這種徬徨和掙扎,只有冷漠,沒有人性。
     《全面啟動》主演: 迪卡普里奧,是我心中的最棒的演員,我看了他每部電影,僅次於威爾史密斯,是總是差那麼一點點,在這部電影中他的肢體完全到位,但是眼神總是差那麼一點點,妻子跳樓時只有歇斯底裡的哭喊,沒有眼神的悲哀,最後讓那個女孩走的時候,沒有訣別的一往無前,他的眼神彷彿在說不用擔心我,我知道結局。
      第三 導演
      《黑天鵝》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代表作品為《夢之安魂曲》、《摔角王》,一貫拍攝獨立電影,阿羅諾夫斯基揚棄了自己以往在《圓周率》、《夢之安魂曲》等為數不多,但部部堪稱有邪典、迥異、弔詭等「作者」風格十足的爭議性精彩影片中所包含的銳氣、花哨又光怪陸離的蒙太奇影像和叫人不可思議的故事主題,取而代之的就是這部醞釀了十年之久的《黑天鵝》。本片文藝氣質高雅,但明顯隱藏了導演以往硬朗、桀驁的詮釋深刻的電影課題的形式,而是讓影像畫面處處流淌著精緻華麗的絕美氛圍,探討的故事內容看似溫潤雅緻,其實仍然保留著阿羅諾夫斯基最擅長的黑暗壓抑又絕望的主題元素:人性中的黑暗混亂與性格分裂下的殘虐體現。
       《社交網路》導演大衛·芬奇,執導了《異形3》、《火線追緝令》、《心理遊戲》、《搏擊俱樂部》、《戰慄空間》、《班傑明·巴頓奇事》。在這些影片裡充滿了大衛·芬奇慣常的陰鬱、憂沉、哀傷的基調,並且通過燈光的佈置和攝影技術的運用營造這種低沉的氛圍。在他的影片裡很少使用自然光,大量的使用人造燈光以製造配合影片基調的光影效果。「這樣做是為了讓觀眾能擁有和主演拍戲時一樣的心情和感受,一種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說有些偏執狂的意味。」這是一部完全的導演的電影,這部一貫的體現了大衛·芬奇陰鬱、憂沉、哀傷,把一個平淡的故事片,長2個小時的影片都快速、緊湊,一氣呵成,敘事乾淨且漂亮。他的聰明在於:撇棄了觀眾原本設想的最大主角Facebook,把鏡頭對準了青春期的孤獨、角色的糾纏和現實的衝突。「當傳奇成為現實,就傳頌傳奇吧」,正如原著小說標題《Facebook: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一樣,他還原了一個比現在小報頭版和法庭被告席上更真實的億萬富翁,審視了一個天才永遠寂寞的內心。大衛·芬奇適當地選取一些披露的事實,然後自由地發表自己的闡述,它創造了一項藝術品。
       《全面啟動》克里斯多福·諾蘭,其實延續了諾蘭一貫的創作主題:模糊不清的現實界限、有意打亂線性順序的敘事方法、黑暗陰鬱的影像風格,甚至連深愛妻子的男主人公都與前作如出一轍(參看《記憶碎片》)。諾蘭向來只塑造歌特、內斂的男性英雄形象,他片中的女主人公通常只承擔男豬「精神支柱/心魔」的功用,單就打亂正常事件順序的僭越程度而言,《全面啟動》顯然不如《記憶碎片》來得更淋漓盡致,甚至在一度空間:車子掉入水中,二度空間:炸電梯,三度空間:炸碉堡,四度空間:男主角訣別的時候,都沒有完全的那種時間的壓迫感,感覺導演的力度還不夠。《全面啟動》的聲勢便一浪高過一浪。不過這也再次證明了諾蘭的殺手鐧所在:讓觀眾參與進來,既不能搞的太難,又不能太簡單,就像影片中柯布讓阿里阿德涅設計迷宮的那場戲一樣,增減之間須得恰到好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