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生死接觸--Hereafter

从今以后/通灵感应(港)/生死接觸(台)

6.5 / 95,455人    129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麥特戴蒙 西西迪法蘭絲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Richard Ki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痴襲人

2011-01-24 01:24:30

駭浪•暗湧•寂滅--《往生以後》(Hereafter)


Hereafter的常見釋義雖然是「從今以後」,但作為本片片名,應翻譯為它的另一個意思:「往生以後」。


它討論死亡。三個背景、年齡、經歷截然不同的人物,都接觸了死亡:一個曾瀕臨死亡,一個痛失親人,另一個有通靈的異能。片子細膩講述了他們的故事,讓觀眾不能不思考那個終極問題:人死後去了哪裡,死亡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這部片有點長。最大特點是敘事從容。Eastwood以老年人講古式的耐心,細細交代這些人從哪裡來,做什麼,想什麼,為什麼那麼做那麼想。片子放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三個主人公還各不相干,一個在舊金山,一個在倫敦,一個在法國。我不停自問:這故事要怎樣結尾?


最後,編導還是不得不藉助巧合。雖然是個妥帖的結局,前面也有足夠的鋪墊,但巧合畢竟是巧合,相對於驚濤駭浪的開頭,收梢顯得波瀾不驚。


片子開頭極好,猝不及防,一下子將觀眾捲入故事的漩渦,畫面的呈現成熟流暢,華麗得不著痕跡。整部片的鏡頭和畫面都是如此,大氣但不炫耀,細部纖毫畢露。Matt Damon的角色總是處於暗冷色調,面部特寫也常常半明半暗,暗示他陰陽兩界通行;Cécile De France的角色是法國上層人士,色彩雅麗考究;倫敦的小男孩則全是底層的草根氣息。


不過開篇以後,故事的展開就不再有大驚嚇,而是充滿局部的小衝突小高潮,稱得上悲歡離合,世事難料。生活也是如此,平靜的表面下到處是暗湧,偶爾有起落掀起滔天巨浪,但更多的是無聲無息的寂滅。而悲傷對眾生平等。


Matt Damon沒有演戲的痕跡,這個角色對他挑戰不是很大,他的功夫也做足了;Cécile是典型的法國知性美女,讓人愛憐;初上大螢幕的Frankie/George McLaren兄弟,演了那麼乖那麼好的一對雙胞胎。其他的角色也都非常稱職精彩。Bryce 達拉斯 Howard演一個Matt喜歡的女孩,出場不多,有些時候覺得演得過火,但最後一場被Matt道破心事之後的表演,實在很經典,幾乎是教科書範式。你就看她那雙大大的碧綠的眼睛吧。


似乎編劇Peter Morgan並不信死後有什麼,Eastwood好像也不信。不過就像片中一位醫生說的:「作為科學家和無神論者,我不相信死後的世界,但是作為一個行醫 25年的醫生,看過這麼多生死,我認為那麼多人的瀕死經歷值得研究。」(大意)這大概就是本片被寫出來拍出來的動機之一了。另外,死亡命題雖然不受歡迎,卻是無比重要的概念,我們不應該迴避它。想要思考討論死亡的人不應該被邊緣化。生命的目的是死亡,而不是陞官發財、出人頭地、建功立業、建設國家。這一點要想清楚。我們的一生是為死亡做準備。


也因此,討論死亡,是為生命服務。目的比較清楚,行動才不會偏向。故此大部份(如果不是全部)關於死亡的思考和作品,都是為了安慰/啟發/觸動。。。生者。這一部也不例外。片子對「人死後去了哪裡」這個問題沒有提供答案,主人公最後都稍稍獲得平靜,生活還要繼續。


說過了,片子比較長,儘管故事細膩,還是有些細節顯得冗餘,細膩和冗餘是不同的。比如某些開車的遠景,飛機的遠景,某些重複的對話,烹飪課上的調情,都可以更精煉些。剪掉15分鐘會更好。


個人喜歡的細節則有:Matt睡前要聽迪更斯的有聲書才能入睡,崇拜有聲書的朗讀者,對迪更斯瞭如指掌。都是我很有共鳴的事情。小兄弟兩個照顧吸毒的媽媽那一段,非常感人。至於開頭,啊,開頭實在是非常強大。


《往生以後》是很認真的電影,嚴格講不算文藝片,它的製作相當商業化,不過我們不要拿文藝片或商業片來分類吧,我比較喜歡把片子分成好片和不太好的片。這部是質量很不錯的好片。


想一想死亡吧,它跟每個人都有關。真的,其實陞官發財跟多數人是無關的,但死亡是這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沒有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