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超異能部隊--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

以眼杀人/超异能部队/密探睥死羊

6.2 / 138,073人    94分鐘

導演: 葛蘭海斯洛夫
編劇: 彼得史卓翰 Jon Ronson
演員: 喬治克隆尼 伊旺麥奎格 傑夫布里吉 凱文史貝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維魔

2011-01-25 00:52:20

《以眼殺人》影評 人是否應該相信些什麼


 幾年前,曾經流行過一本很玄奧的書,這本書的內容讓初看的人覺得十分不可思議,甚至感到有些胡扯。但它卻能夠在美國各種圖書暢銷榜中長期排名第一、並被翻譯成41種語言,出版同名影碟,全球銷量超過1500萬冊……是的,你可能也聽說過,這本書叫做《秘密》。《秘密》一書的中心思想是,你相信什麼——要徹底的、發自內心的相信,那麼你相信的東西就會變成現實。無獨有偶,在去年的美國亞馬遜圖書暢銷榜上,也有一本和《秘密》的理論十分接近的書大出風頭,甚至被人稱作「一生等待的書」,那本書叫做《與神對話》。在一個宗教信仰長期佔人口總數80%以上的國家,「相信」一詞所傳達的含義遠比字面上要複雜的多,而追求「相信」的道路,也絕不僅限於宗教信仰一途。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像《秘密》和《與神對話》這樣的書在美國會如此成功了。

    《以眼殺人》也是一個講述「相信」的故事。全片圍繞一個虛構的(抑或曾經存在過?)軍方組織「地球精神部隊」,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展現了一個關於超能力軍人故事。自始至終,「地球精神部隊」中的創辦者比爾和最出色成員林恩,都完全相信超能力的存在,並相信自己正是擁有超能力的人。全片不斷穿插以林恩為視角的回憶來講述「地球精神部隊」和那些被稱為「絕地武士」的「超能力士兵」的故事,故意讓人覺得難辨真假。但可以確定的是,所有那些「絕地武士」,不論手裡有沒有光劍,都完全相信自己的超能力。在這樣的「相信」之中,全片似乎也被定下了荒誕的基調。

    因此有人說,這只是一部純粹玩弄黑色幽默的搞笑電影,並無意去探討什麼深刻的東西。這種評價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其實深刻的東西往往並不是探討出來的。電影中真的存在「超能力」嗎?被林恩瞪死的那頭羊是怎麼回事?林恩怎麼找到沙漠中的基地的?這些其實並不是電影想去深究的東西,因為這更多的只是一種符號,是一種在黑色幽默掩蓋下的思考。

    先來講一個故事吧。20世紀50年代前曾流行過一種治療心絞痛的手術,這種手術通過把人胸腔內的動脈結紮起來,使心包膈動脈壓力增大,從而使心肌血流得到改善。但到了1955年,有名叫倫納德·科布的醫生和其同事對這種手術的原理產生了疑問,因為他們從醫學角度認為這種手法實際上對心絞痛起不到任何改變。於是為了研究,他們大膽的對一部份病人實施了假手術——即只做到麻醉和切開,卻不去進行動脈結紮。而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所有做過這個假手術的病人,和做真手術的病人一樣,全都「痊癒」了。在觀察了足夠長的時間後,科布醫生斷定這種手術的效果是安慰性的,沒有生理學意義。而當他宣佈了這個結果後,那些做了假手術而「痊癒」的患者又幾乎全在同一時間舊病復發了。我想,這個故事已經說明了許多問題。

    其實,類似這種「安慰手術」的「安慰劑」,在醫學界早不新鮮,尤其在各種精神類疾病中更是如阿司匹林一樣常見。現代醫學已經越來越多的發現人的精神活動和人的生理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例如人在想像某個動作時,身體相關部位會產生生理電流;人在緊張不安時,腸胃功能會出現紊亂等等。總之,當人們在相信什麼事情的時候,人在生理上常常會產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都會對這件事情產生影響。這可能就是《秘密》等書蘊藏在深處的科學原理了。

    然而在中國,很少有人真的願意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們往往相信那些諸如「如何顯得有城府」、「辦公室做人的潛規則」、「圓滑處世的100條法則」之類的東西,或者乾脆只相信「錢」。但相信這些東西首先卻是在不相信的基礎上,就好像一個人教你說謊,但你又不確定他教你的時候他沒有說謊,於是你就乾脆不信。因此,許多人的思想開始逐漸走向什麼都不相信的犬儒主義,只知道物質的享樂,而失去了精神的追求。

    在這部電影中,唯一的反派拉里就並不相信超能力的存在,但他相信「如果有人相信超能力存在,那麼那些人會出現某種變化」。因此,他站在不信者的角度去研究相信者,利用他們去發展自己的心理學理論。這似乎更像是現在許多國人的心理,站在實用主義者的角度去嘲笑理想主義者,利用理想主義者去達到自己的功利目的。可以說,這部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正是對拉里這種人的駁斥。正如在電影最後,經過一系列事情後終於學會「相信」的男主角穿牆而過,並不是真的學會了超能力,而是用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人如果相信,就會有「相信」的結果。當我們整天在厚黑學的包圍中被告知要懷疑一切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學著去相信些什麼,就如成長後的男主角一樣,找到自己的牆去穿越過去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