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依戀園

2011-01-25 06:32:21

長安街的大屋頂


       看完了《趙氏孤兒》,覺得怪怪的,內裡價值觀不統一,時而宣揚一下忠義,時而講講現代人的愛,時而又給復仇正義性,時而又好像在千篇一律地重複人性的複雜,就像長安街上那些頂著中式屋頂的蘇式風格部委大樓的。
      作為元雜劇的《趙氏孤兒》總是困擾我,在於他的對現代人來說的道德難題:可不可以為了救人犧牲不能為自己做出選擇的人,人能不能為了報仇殺死曾經親如父親的人。其實我國兒童讀物尺度都挺寬的,不像傻乎乎的美國人,連星戰三這樣除了機器人都渾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一滴血不見,一個正面表現死亡的鏡頭都沒有的電影都給劃成PG-13。.我小時候有本古代模範人物的圖畫書,裡面有兩個故事《鄭伯克段於鄢》和《趙氏孤兒》,題目應該不是一樣,我是嚇得夠嗆。這哥哥弟弟互相殘殺,老媽也夠狠,怎麼好人這樣啊,第二個故事就更可怕了,一個小孩給別人養大,然後知道從小疼愛自己那個人是仇人就立刻翻臉殺了人家全家。當年還特別流行TVB的《射鵰英雄傳》,楊康沒下去手,就成了大壞蛋。兩個故事混在一起,讓我耿耿於懷了很多年。
    長大之後看《史記》,知道了故事本來只有前半段,屠岸賈沒有抽風撫養來歷不明的孩子,程嬰帶著趙孤躲到深山裡,韓厥韌忍十幾年,晉景公快不行了,眼看晉國沒了猛士守四方,韓厥就跟晉公說趙家還有後人。大臣們一見都附和說當年我們都是給屠岸賈威脅的,我們是敢怒不敢言,於是晉公就派人把趙武接回來,派兵滅了屠岸賈。事件的重點在與程嬰和公孫杵臼以及韓厥的信義,滅了屠岸賈也不是為了報仇,是國家剪除奸佞。故事在流傳中,慢慢豐富變形,從《史記》小人物的信義,到元雜劇《趙氏孤兒》那個驚心動魄的復仇結局。我們也知道元代是個啥樣的年代,市井小民們最感興趣的都是這種所謂「快意恩仇」的重口味。比如元雜劇中任何一個「水滸」故事,都比《水滸傳》中的野蠻的得多,李達就一個殺人魔王。觀眾的狀態可以參照魯迅筆下的看客看砍頭場面,為舞台上一個個屠殺情節張開大嘴,目光呆滯,再狂呼怪叫。我一直不懷好意地認為伏爾泰能看上《趙氏孤兒》,是覺得趙武殺屠岸賈很像他們傳統中的弒父母題。反正沒有了《史記》時代的優雅高貴,嗜血成為平庸生活中的特別愛好。
   不過風水輪流轉,現代社會中,屠殺和鮮血成了表現人性深度的最便捷手段。開始聽說陳凱歌要拍這個電影,人先涼了一半,又有古人要不幸了。再聽說他要按照現代人的價值觀念來重述這個故事,就剩下好奇他怎麼解決其中的道德難題。陳凱歌是那種現在很稀有的還有啟蒙情懷的導演,只是大家都不吃他那套,特別是每天在網上發言的那些人,都覺得自己見識特高。再加上他總是不講方法,又不學習,講來講去都是八十年代那一套,就更沒人聽了,他來處理這個倫理問題,力不從心。
    果然,故事中的《史記》部份,被刪得差不多了,程嬰是不得已。但這個不怪陳凱歌,畢竟用一個孩子去換另一個孩子,對小孩來說,挺殘忍的,改了容易讓現代人接受。而且,改編後的程嬰也是挺有情有意。可接下來,程嬰就像個復仇狂,元雜劇中的重口味一點兒沒省,還變本加厲,好好的一個程嬰給搞得精神變態,好像不僅要向屠岸賈報仇,也要給趙孤留下永遠的精神創傷,信義故事變成了復仇故事。最可怕的是電影選擇了程嬰視角,幾乎沒有趙孤的心理,弒父的倫理難題就被程嬰該不該復仇的簡單選擇所代替,真是偷懶啊。
    而且看這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糾結盧克和他老爹那點兒事。可能都牽涉到了弒父、血緣、復仇之類的主題。不管白兵殺了盧克的叔叔嬸嬸是不是有維達大人指示,RP王是不是自殺,奧德蘭毀滅到底跟維達大人有沒有關係,而且就算阿納金真的瘋了也改變不了他把絕地聖殿連窩端的罪。不過盧克也沒有知道自己身世就立刻倒戈,也沒有要死要活地想把老爹拉回光明面。他要跳樓,懷疑,掙扎,堅信父親內心的良善能毀滅帕丁,還被黑暗面誘惑一陣子,最後才喚回父親完成宿命。嗯,啟蒙知識分子是瞧不起這種胡編亂造的大眾文化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