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23,907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ina_huang1009

2011-01-28 07:09:30

從心理學層面來看【黑天鵝】


  我一直這樣認為,在理論上分析心理疾病的來源最靠譜的是精神分析學派,將幼年的生活經歷和慾望的是否滿足作為人行為的本質雖不具有驗證的效用,但「潛意識」的引用可以將心理學沒有普及之前的「玄」明朗清楚化。在我看來,一件事情的發生___不論是現實事件還是心理問題——都是在內、外雙重作用的發生下得以引爆的。近距離的生活事件是導火索,是偶發因素,孩童時期的親子關係、慾望的宣洩和滿足等等是本質隱憂。因為本質存在「漏洞」,往後的情緒和行為會有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處理的方式和輕重不同的原因。弗里茲.李曼在《直面內心的恐懼中》將人的性格分為四類:強迫人格,抑鬱人格,歇斯底里人格,分裂人格。他作為榮格的後傳之輩深受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其依據便是幼年時的生存狀態。包括親子關係,教養方式,家庭結構和需要的滿足。

   當然,同張怡筠教授一樣,竊以為兒童時期的「依戀」是否滿足和是否安全在之後的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更是重要至極。

   Nina的母親在28歲生下她並被迫從芭蕾劇團退役,作為單親努力撫養nina使其成為一流的芭蕾舞者。在母親的眼中nina只有取得領舞的資格才能證明nina成功。她媽媽限制nina的吃食,外出的時間,指甲的長度,人際交往。nina遵從母親的意願,將寄居在自己身上的母親的夢想一併承擔,因而她亦覺得成為新的《天鵝湖》公演的領舞才是讓母親寬慰的途徑。她不反抗,包括沒有隱私權和自由支配的權利。可想而知,母親在競爭激烈的面前既是不能抵消的驅使因素,也是內在本質人格和情緒不容忽視的的來源。

   這樣的撫養關係也能想見,在幼年時候nina和母親的關係便是母親用壓力和期許來引導或者是糾正nina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緒,否則,便會如同在nina得到領舞的資格後她讓nina吃蛋糕一樣堅持執拗。在漫長的時光裡面,nina學會怎樣取悅母親和避免讓她生氣。其實,nina是非常害怕媽媽的,有幾幕畫面是nina夢見或者是恍惚看到母親的畫作——那些面帶浮光,擁有詭異表情的面部肖像——伴隨的音樂是沉重而驚悚的,氣氛也是昏暗靜默的。就這樣長達數年的真實情緒被隱藏,全權託付給了芭蕾,甚至連放抗的念頭都不曾有過。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情緒是一種能量,在一個正常宣洩的場所被壓制便會在不受歡迎的地方出現。nina被拒絕領舞,為了達成自己的夢想,抑或是媽媽的期望她去請求藝術總監。我認為,為什麼她會在中途狼狽離開也和和媽媽的關係有關。常年同女性(媽媽以及芭蕾舞同伴)的相處讓她有女性天生的清高和矜持,加之常年芭蕾的薰陶,這樣的一個女性不會為了得到一種利益而放棄被視為如同信仰一樣的堅持。她媽媽長達數年孑身一人的撫養,如同清水一樣的自律和律他也讓nina有一種寧為玉碎的信念。

   轉折點來自lily。nina天生具有白天鵝的柔弱和高貴,lily天生具有黑天鵝的桀驁和跋扈。當一個拼命爭取的東西被別人輕而易舉的得到便會產生嫉妒然後是羨慕。nina因為明白自己得不到lily所具有的特質反而更容易關注她。也會明白為什麼自己怎樣努力都學不會反骨和桀驁。藝術總監用不同的方式順序語氣重複的說:你只有戰勝自己才能鳳凰涅槃,化繭成蝶。怎樣戰勝自己了?便是找到反抗的方式,強硬的方式。而這恰恰是媽媽所不允許的。

   因而,媽媽,lily,藝術總監,黑天鵝這四者從不同的方向施壓,不斷的縮小空間重重相逼。這是外在的因素引導她開始變化,要得到角色,要戰勝lily,要順應媽媽的期望只有找到內在的黑暗面才能成功。

   而從本質上來說,nina,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黑暗面——也即弗洛伊德所說的「死的本能」。包括摧毀自己和別人的慾望和能力。為什麼

nina怎樣努力都無法施展了?因為那是媽媽不喜歡的所以它被壓制了,不論在哪個時候它都是禁忌,是不被認同允許的。之前的時間nina不用獲得這些 便可安然無事,而這一次在lily,藝術總監的相逼之下她才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被禁錮壓制,需要反抗。這樣的意識即來自外在的因素,也有內在潛意識的覺醒。nina從小便不是不敢反抗來自母親的強權,而是從骨子裡將這種意識消除了。在意識的層面不存在了,在潛意識裡面卻依然在起作用,無時無刻都在尋找機會推翻壓制獲得合理的宣洩和化解。機會便是這個時候。

   來自潛意識的力量在更大的程度上驅使那個身著黑衣面貌相似的女子出現,白天鵝不能自己去反抗只得幻化出一隻黑天鵝來代替自己的執行本真的慾望。

   這樣,不受歡迎的情緒被意識壓制了,在不受歡迎的地方以「情緒應激」的方式表現:幻想lily與自己同歡,幻想母親的迫害,幻想lily的從中作梗,幻想lily一再相逼……到最後拿起玻璃,長出黑色的翅膀,一點一點以黑天鵝的方式做著讓自己覺醒反抗的動作,最後成就了那個驕傲跋扈,為所欲為的黑天鵝。

  我想,撇開beth,撇開其他的一系列元素,只從一條線索來看,這樣的一部電影是nina發現自己的過程,用一種黑色的,絕望的方式尋找自己潛意識沒有拋棄也拋棄不了的慾望的過程。將自己從幼年時期一直壓制的慾望和期許用另一種身份來得到滿足和發洩。

    

 

    只是從精神分析的原理來談,難免有失偏頗,有些地方自然也一筆帶過或者無法提及。其實,其中行為主義也有所體現。但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傾向於將這部電影看成是自我尋找和鬥爭的主題。娜塔莉波特曼在其中有精湛的表現,從最開始喜歡的《那個殺手不太冷》《藍莓之夜》到現在,愈來高貴而有價值,因為其心理學這一背景更加喜歡,當然希望她可以藉此獲得奧斯卡小金人,這樣便真的是滿載而歸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芭蕾舞非常精彩,你不會相信娜塔莉波特曼是沒有芭蕾舞歷史的,那便可以想見她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的努力和艱辛。另,很多人都說她在其中的扮相非常有赫本的神韻,啊哈,真不枉費我那麼喜歡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