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前度--Ex [HK2010]

前度/前任/前那个

5.7 / 469人    Hong Kong:95分鐘

導演: 麥曦茵
演員: 鍾欣潼 陳偉霆 周俊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kken

2011-02-04 09:36:08

EX&妥協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其實妥協兩個字跟影片沒關,只跟前度兩個字有關而已


先說影片

我始終無法贊同陳均平最後的決定——當然放到些許年之前我會贊同甚至讚賞他對於自己內心的忠實。讚賞的原因無外乎直至影片結尾並沒有顯示他有去追回周怡,而只是很誠實的告訴阿詩他想結束了。我曾經以為過如果不愛了還裝出愛的樣子維持與某人的相處是對對方最大的侮辱,對方未必需要你的同情,你需要的只是說出真相。當然前提是那種時候我還相信所謂愛情這種東西作為一種單純的感情而存在。

再說回現在的感慨——整個事件裡頭阿詩的完全的無辜。說實話一個女人能夠做到幫忙你的前度做到明明看出你對她餘情未了仍然裝作視若無睹不哭不鬧不跟你爭吵只是默默而不過份的做自己所有能做的努力你很難要求她做到更好了。當一個人近乎卑微的維持你與她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完全不覺察到其中對方的意見和心意,而只因為自己心態的變化草率的說分手,這樣的一段感情裡頭你真的有尊重過對方嗎?

關於影片的感受僅此而已。不算好看,也不算難看。現在說回所謂的



EX&妥協。

其實對於影片的評價我或許過於苛刻了,苛刻的原因在於提前看過滾妹對於影片的評論而存在過高的期望而已,與影片無關,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想看到的關於前度的更多的思考沒有看到,而所謂關於前度的妥協,是關於前度這種生物我自己的看法。

前度的威脅永遠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並不是你否認或者你足夠成熟足夠聰明足夠理智就能解決的問題,不管是男人或者女人都是這樣,甚至與你願不願意用別人用過的男人或者女人都無關,原因就在於那兩個字——妥協

如果你並不是毫無思考盲目的跟著感覺進行每一段感情相信你會發現,你的挑選越來越謹慎與小心,而你的容忍卻在一步一步的退讓——每一段認真的感情之後,你理想的愛情都會逐步向現實妥協與讓步,很悲哀是不是?或者用好聽的說法叫做你會逐漸的成熟。

在某一個前度身上出現的你會覺得絕對無法容忍超過底線太多的事情,在許多年之後你的現任身上出現時,你甚至可能一笑置之。這就是我所謂的妥協和退讓,你甚至根本不曾發覺的妥協和退讓,你終於會漸漸明擺你所理想的想像的那種愛情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上,不管你是為臍下三寸的需要著想甚至是任何一種理由著想如果你戀愛就必然逐步退讓,退讓到你年少時對愛情的理想甚至很難再殘存多少痕跡的地步。我不知道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只是覺察到了這種過程的存在而已,它甚至不一定存在於所有人身上。

那麼前度的可怕之處在於,你的現任永遠是在你的身上發現他的前度的好——這是不用說出來就算不說出來也必然在每個人心裡頭存在的比較,現任和前任。人就是這樣犯賤的動物,當沒有戀愛時下著雨的時候你看見有給對方送傘的情侶或許會艷羨的想如果有那麼一個人風雨無阻的會來接你下班你一定什麼都不計較的一門心思對他好,但真的有那麼一個人的時候你在習慣的狀態下又未必能察覺每天接你下班而已又有什麼,你甚至會因為他某一天晚來而大發雷霆,你於是會開始發現比如他總是不收拾屋子經常不洗澡就上床等等各種你難以忍受的毛病,到有一天你們再分手了,你才會又想起天天接你下班的可貴——你所有的好都是擁有而已經習慣的狀態而不被覺察,而前度的所有好都是因為缺乏而被放大的狀態,這種比較中你天然處於下風。

而恰巧那些導致他和她分開的原因正因為他和她的妥協和退讓而消失,所以如果他們又再度有交集而且頻繁見面你應該了解這意味著什麼,捅開過一次的窗戶紙再度捅開總是相對來說更加輕易。就算是當初心灰意冷徹底心死覺得雙方都足夠理智的決定分手了的感情也照樣會因為時間,因為比較,因為缺乏的態度,更因為歲月裡頭的妥協和退讓而死灰復燃,更何況這世間多的是一時激氣陰差陽錯甚至本可避免的分手。


再談愛情

所謂愛真的存在嗎?當然你可以迷信於書本里故事裡所有的一見鍾情浪漫童話裡以及一切以商業為目的的各種唯美神話裡的所謂愛情就是我愛你你愛我而已。愛,為什麼愛?又為什麼會不愛?你可以永遠站在道德至高點譴責那些故事裡變了心的一方,因為書里永遠會給出一個明顯不過的比如前度對他或她付出很多他或她卻又喜歡上了另一個更漂亮更有錢更如何如何的對象,總而言之黑白兩色絕對讓你能愛憎分明。但現實中呢?分開的原因有可能是你能看到的她比她會裝她比她家境好能幫助她的事業他比他有錢他比他懂得哄人開心,而在當事人心裡,原因甚至可能是他或她不愛刷牙不愛洗腳這麼可笑的問題而已,你譴責誰?

所謂愛情,永遠是外貌或者表情甚至是剎那談吐包括體味之類在內的東西作為心動的契機,再下來用交談與約會鞏固成穩定的好感,再下來用更深入的相處形成對對方存在的慣性依賴的東西,你習慣了有她或他在,僅此而已。是不是很悲哀?相對於被各種美好洗腦過後民那桑?或許你們會反對,可我就是這樣認為。中間任何一個環節的錯失,當然構不成愛情,而就算到慣性依賴的程度照樣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分手,我們所謂的不捨又有幾分是因為故事們告訴我們的愛而不是對慣性改變的不適應呢?從這個層面來講,前度擁有先於你的慣性,如果你的現任是被分手的一方而對方再次出現的時候,他或她的動搖可想而知

還有滿多的廢話,懶得講了。當然我只是誇大其詞講最嚴重的狀況而已,完全不用理會我的胡言亂語

之前剛說過,人生能有幾次痛快飲醉,在嘔吐剎那偷偷流淚÷前任總會是那個比現任更能發現你掩飾再好的情緒的人——可惜你有信心能接受與任何前任再度相處的時候,你們未必會有任何再續的機會,而妥協與退讓倒底已經喪失了對所謂愛情理想的追求的時候,你未必還有興趣開始任何感情.

其實一個人似乎也挺好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