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6 22:20:4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這部電影,不能不談談它的成本。
網路傳說:這電影的成本只有15,000美元,15K,低得難以置信。上網一查,果然誤傳。15K只是硬件器材的成本。如果加上演員報酬、職員薪水,跟其他雜支,導演Gareth 愛德華自己評估全部成本50萬美元封頂。(http://movies.msn.com/movies/article.aspx?news=606493&affid=100055)。IMDB估得更寬裕一點,算它80萬美元,800K。或許500K只算到後製結束,行銷宣傳費沒算上。但就算800K還是低得可怕啊。
怎麼辦到的?關鍵在於導演Gareth 愛德華乃是搞電腦影像CG出身。都說他是導演、編劇、攝影和特效一人全包,可關鍵還是特效。多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成天編故事夢想拍怪物電影,但我們可沒辦法在電腦上畫出3D觸手怪,更預估不了心中構思的怪物食量多大會吃掉多少預算啊。
Gareth 愛德華畫的觸手怪究竟何方來歷?電影只用字卡混過去,說是NASA太空船弄來地球的。依我看,這怪物根本就是從電影預算書中演化生長出來的。再難想像在這座造價50萬美元的叢林裏還能有別的怪物比牠更適應更如魚得水了。怎麼說呢?
首先,觸手怪乃是「駭人度-成本」比最高的科幻生物,選擇觸手怪作主角,已是棋高一著。西方自古以來就有大海怪Kraken的傳說,牠正是觸手怪。恐懼觸手看來是人類天性。說觸手怪成本低,則是想當然耳之理,畫一隻主觸手足矣,其餘複製即可。此怪只低聲吼叫,不會說話也無智能,造價能高到哪去?還不只如此,正好像神龍要見首不見尾才算厲害,觸手怪越是只見觸手不見頭,就越可怕。西方人傳說的Kraken究竟是大章魚還是大烏賊還是別的沒人說得清楚,原因大概也是光瞧見觸手亂抓就嚇壞了,顧不了其他。因此,畫觸手怪真可以名正言順的只在觸手上下工夫,頭身其他部位湊和湊和便是,真是省到家了。
其次,光天化日之下作怪則動畫成本提高,而恐懼黑暗恰好是另一項人類本能,此兩者都是盡人皆知的常識,搭在一起就決定了本片的觸手怪會演化成一種夜行性動物,專揀黑燈瞎火嚇人。第三、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導演又參考了深海烏賊的趨光性,使觸手怪進一步演化成會接近乃至反擊一切閃爍與移動的發光源。簡單說,一聽見觸手怪接近了,你最好把燈關了別亂動,好好和電影院黑箱子裏的我們一同享受黑暗、享受自虐就是了。大家都不開燈,當然節能減碳。導演似乎深怕觀眾觀察不到這怪物的習性,還特別在墨西哥邊境小旅館裏播放了一部深海烏賊科普片作解說,真是用心周到。
第四,既然觸手怪故事的傳統就是遮遮掩掩,那麼全片幾乎都採用男主角一人敘事觀點,也就順理成章,一人之觀點所見者窄,佈景道具都簡單了,當然省錢。也正因為觸手怪遮遮掩掩的作風累積了八十幾分鐘的能量,故事最後兩隻怪物現身交會,才會那麼令人期待,像epiphany一樣的那麼詩意、那麼禪意。我猜那50萬美元裏頭,會不會有10分之1就花在最後一幕。
本片還有談情說愛的部份,本片的觸手怪在這方面也非常捧場,真是近年所見最適合當做談戀愛背景使用的怪物了。為什麼?因為牠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You don』t bother them; they don』t bother you.),雖然外貌醜大,但是本性和諧,絕不主動抓人害人。說到底,跟個野生動物園裏的睡獅犀牛差不多。戀愛中的男女需要的正是這種驚嚇度高但危險度低的主題樂園。這樣一種怪物當然也同時省錢;不然你想想:若是把故事改成觸手怪上蹦下竄張牙舞爪到處拿人,男女主角狂奔逃命,那得花多少錢!
妙的是,導演還不忘藉男主角之口賦予了(這部)低成本科幻片一頂人道主義的光環。我們想想,就憑男主角一個糙老爺們兒,怎能在一部電影的時間裏征服富二代美女呢?還不因為他有人道精神、有人文關懷?男主角說:我要是能拍一張怪物吃(人類)小孩的照片,你老爸賞我5,000大洋,我要是拍一張小孩傻笑的照片,一個子兒也沒有。可我就愛拍孩子傻笑。仔細想想,這哪是男主角在說話,根本就是導演現身說法了。那背後的意思豈不是說:導演他老兄當然也知道把怪物拍得上竄下跳吃人拿人能賺錢、也知道宣揚老美要和Aliens和平共存不賺錢,但他就愛宣揚和平共存,就愛批評美帝、就愛與拉美兄弟站到一邊。男主角是個freelancer自由投稿攝影家,和導演一樣靠鏡頭吃飯,怎能不是導演的代言人。女主角是媒體大亨的掌上明珠,怎能不像徵了我們這些傻乎乎的觀眾。
總而言之,看這部電影的最大收穫是在兔年開頭得了一個啟示:有志於電影乃至於一切影像藝術的青年,該學學CG了。CG當然會越來越方便,越來越便宜,但你可不能等到那個萬人競逐的時候。要在邊際效益曲線下殺之前搶進市場,才能趁早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