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史瑞克--Shrek

怪物史瑞克/怪物史莱克/史瑞克

7.9 / 736,521人    90分鐘

導演: 安德魯亞當森 維基傑森
演員: 麥克邁爾斯 艾迪墨菲 卡麥蓉狄亞 約翰李斯高 文森卡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ogito

2011-02-12 15:40:06

從怪物施萊克、巴黎聖母院到杜十娘的悲劇


作者:野狼  

(一)
  曾得一個mm的指點,看過《怪物史萊克》,mm問我片子怎麼樣,我說太沉重了,至於為什麼太沉重,她也沒來得及問,我也沒時間說。現在想起,其實,對我而言這個片子何止是沉重。
  《史萊克》製作得很精緻,近於完美;意義就在於暗夜裡為那些生得醜陋的人做一點虛無的安慰。很抱歉,我也不想這麼說,但這個故事的動機實在太沉重,意義只是給人一點安慰。在85分34秒的時候(這個顯然是我胡亂猜的),出現了別出心裁的一幅畫面,當時公主已經來到國王的宮殿,進入夜晚,台上有王子公主相依而立的木偶,公主俏皮的將代表王子的木偶狠狠按低下身子。聯繫到公主和王子初次見面的唯一不快是王子因為個兒矮,在下馬向公主施吻手禮時使她不得不也跟著矮身,並弄疼了她的手,我們已看出端倪,史萊克和公主的結合,份量只能比驢子在天上飛時更輕,王子的身高成為了他們不能根據童話結合的唯一理由。(同志們,建議你們以後每天睡覺時都在頭和腳上綁上彈簧繃緊,以這種方式每人每天將平均增高兩公分。)至於王子沒能嚴格的按照格林的命令老老實實上前救她,他事先早按照上面的建議增加點身高就可三下五去二搞定,這個問題當然也就不成為問題。(當然,這麼說也不是倡議mm對BF提更多要求。一切後果本人概不負責)這個三角戀的意義並不止於此,為了不使在座的觀眾太失望,避免出現一朵鮮花插在史萊克上可能出現洶湧的怒潮,編劇安排使公主也變成了一隻奧格,於是醜醜聯盟,黃金搭檔,皆大歡喜。分析一下,公主「愛」上奧格的理由無非有三:1、奧格奉王子之命救了她,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的戲,公主分外感激;2、奧格有那麼一點粗暴,扛上肩頭就走,滿足了她的受虐欲;3、受了驢子一陣攛掇,二人都有點心癢難撓。最後萬不得已祭上了最
後一道令牌,「他不是真心的」。師出無名,兵之大忌,這片子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憑什麼說王子不想在得到王位的同時得到這個如花似玉美麗活潑的公主呢?即使命令奧格前沒有此念,難道在見到公主時也沒有?顯然,如果公主沒有人人傾心的魅力,那她也不是傳說中的公主了。於是,清點帳面,我們發現,公主不愛王子,無非是因為他矮;公主即使和奧格結合,她起碼也得變醜些(否則我也會心理不平衡),反之,如果公主返回原來的美麗,且以「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解釋這項喜事,那咱們也無話可說,出門時吐吐唾沫罷了。
  眾所周知,愛美是人的天性,甚至時髦女性隆胸修眉挖雙眼皮不惜弄成殘廢,甚至飛蛾為了光輝之美投火自色小塑料桶浸焚。按照這個道理,史萊克不會希望見到醜陋的公主,而且歷盡千辛萬苦救了一位醜陋的公主我想他會大失所望,乃至傷心致死。最後公主已經篤定嫁給他,倘若在變形之前能由他做出抉擇,隨他所願,他在內心最深處當然希望公主變得美麗些,儘管從理智上即使他本人也不希望美麗和醜陋相擁而眠。
  一個醜陋已經夠了,兩個一般醜陋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所以人類為了保護自己,也必須以丑為美,以苦為樂,存在主義者加繆推斷,西緒福斯也必如此。「入芝蘭之室,久而不知其臭」,對應的同樣成立。這對他們本人沒有什麼,但如果有一個上帝在世外看見人們不得不如此相濡以沫、委曲求全,他也會覺得悲慘而傷心落淚。
              

(二)
  不以成敗論英雄。現在我們不管片子結局,我們只討論,其中一件淡公主以十萬分美麗何以愛上奧格之丑。前言所述之沉重就在於此。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總說:習慣了就好了。習慣這個詞有十足的魔力和邪氣,它像蠱惑者撒旦。
  習慣了,就能住進豬窩覺得香甜無比,酣然入睡直到天光;就能容忍別人的卑鄙,而且諂媚的報之勾魂一笑;就能夠做到與醜類為伍,沆瀣一氣,時人謂之寬厚或者圓滑;習慣了就能無怨無悔、無慾無求,而且莊子一般天人合一。可以大膽的推論:習慣真TMD 是個好東西。——成熟的標誌就是你可以習慣幾乎所有原來不能習慣的東西。
  魯迅在《故事新編》中寫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后羿已經傾盡所有,包括熱情、青春、才華,但嫦娥姑娘並不能習慣這樣的苦而無趣的日子:成天的麻雀麻雀吃到麻雀也沒得吃。要一個人習慣幸福、習慣美麗、習慣健康、習慣智慧沒有問題,要一個人習慣苦難、習慣醜陋、習慣殘缺、習慣愚蠢,這又談何容易?違背人性、違背自然規律的東西,是上帝所要丟棄的,是棄子,滅之而後快的,醜陋得不堪入目,只能順應天意自行絕滅。倘若公主不能變得醜陋,不但我們不能坐視醜陋和美麗相容下去,而且他們的幸福也難以維繫。我們都看過《大話西遊》,即便周星星同學在片中想喜歡換成豬頭後的紫霞同志,但要和紫霞接吻時還是嘔吐在地。而要金玉蕙質的公主喜歡拿泥巴洗澡愜意自如的奧格,鬼才相信,騙騙孩子還差不多。幸虧它是改編的童話,否則我拿雞蛋柿子扔給它看!屈原同學說得好:「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每個人都有潔癖,程度不同而已,這個決定了你交遊的範圍。即便是豬,不到萬不得已,也不將糞尿撒在自己睡覺的地方。以詩為火取暖
的同志注意,伊壁鳩魯認為精神快樂高於激情的肉體享受包括食慾,精神享受能被更可靠、更豐富的掌握,而恰恰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最容易令世人厭倦:老公,嫦娥對后羿說,你是大英雄,有大志願,箭術對你就是藝術,你表演給我看,可是,這些有什麼用啊,又不能當飯吃。假如我是后羿我一定會發愣一千年然後哭上一萬年的。一萬年之後痛定思痛,這就是科學,這就是現實,這就是馬列主義指導下的中國。
  不得不提到《巴黎聖母院》,愛斯梅臘達是真善美的化身,美麗、善良、熱情、勇敢,既是純潔的象徵,又是仁愛的榜樣。如果願意,可以把她成為美神。但她對輕佻放蕩的孚比斯一見傾心,並始終不渝,甚至因為他的出現暴露自己失去生命。但她沒法愛上醜陋的撞鐘人卡西莫多,即便卡西莫多在月光下蜷在門口為她唱憂傷的古怪歌曲,在她死後將克洛德推下教堂,並跳下鐘樓與愛斯梅臘達死在一處。而孚比斯是怎樣一種人?他類似於《麥田守望者》裡面受霍爾頓又妒又恨的斯特拉德萊塔,斯特拉德萊塔是那種毫不關心下棋的時候是不是還把所有的國王都留在後排而專注情慾的人;在愛斯梅臘達即將登上死刑車時,愛斯梅臘達在默念著他的名字,卡西莫多正瞅準機會打算施救,而他卻仍舊在敷衍百合花,在愛斯梅臘達的罪名是殺害他時並不設法相救。用書中霍爾頓的話說:他這人不知廉恥。他真是這樣的人。可是,當看見孚比斯「在那裡,活著,還是那樣英俊」,她「兩臂因愛情、狂喜而戰慄,她想伸出手去……」。又是多情女偏愛薄情郎。
  紅衣主教克洛德是怎樣一個人?他把智慧樹的蘋果一一嘗遍,幾乎窮盡了人類的所有知識:它越想向光明的高處升長,它的根便越深深的深入土裡,黑暗的深處去,——伸入惡里去。[1]他的惡是與作為教士的善水乳交融,無疑,這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在愛斯梅臘達到來之前,他並無邪物,其中一件惡,即使邪物,其中一件惡之中,善也始終不與之決裂。可是美神的化身愛斯梅臘達也絕不會愛上他。
  雨果是位大師,《巴黎聖母院》中容貌、心靈、智慧在事實上做了較量,排了座次。這就是現實,容我一聲喟嘆。人類自以為是的所有價值都敵不過這冷靜的一聲嘲笑。
              

(三)
  思想是個危險的東西。和現代很多行業的競爭一樣,永遠只能第一、如果是半瓢水,偏執、片面的思想作指導,會禍國殃民;如果做了第一、通常也會超前於時代或眾人,即使不招致災禍、株連九族,也會孤獨不幸。即便藏身於內,也能使人冷酷、內斂,如同紅衣主教,一生得不到人生幸福。康德、尼采、卡夫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要因為我把堂.克洛德放到一塊兒而驚訝,拋開倫理的善惡,從本質上來說,他們是同一類人。得到思想的同時可能失去很多最珍貴的東西。
  當我們看見在格尼斯堡的星空下躅蠋而行的一位孤獨老人,那就是康德,一個生活有規律到到居民按照他出門的時間校正手錶的人(這一點和魯迅有點像),一個崇拜盧梭的貧民哲學家。事實上,康德在科學和哲學上都有所建樹。他提出了在科學史上著名的星雲假說,對宇宙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他的哲學體系實現了哲學領域的哥白尼式革對角繃著黑色命。正因為思想偉大,他一生沒有伴侶,也見過崇拜他的女性,在照片裡,女性顯得光彩照人,而他臃腫隨便,反而黯然失色。尼采就更不用說了,一生都靠母親和妹妹照料,遭遇和康德大致相同。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家情場實在是侏儒,事實上一般都是,因為思想在遙遠的時空,遠離了同時代人;因為擁抱了神聖的繆斯,遠離了俗世的愛情。思想家不能享受人生,這是世界的荒謬所在。相對來說,思索著的文學家卡夫卡要好一些,他非常英俊,如果要享受人生,恐怕能跟歌德、拜倫之類的人相提並論,但他因為文章的性質要在文學和生活之間做出選擇,並且怯懦、敏感,也沒有得到愛情。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可以說是這類人的寫照。
  他們率直、忠誠、為全人類的幸福思考、操勞,但往往對人生幸福無能為力。不能因為他們是思想家,就忽略了他們的需要,他們需要愛情,也有情慾。但是,愛神並不厚愛、光顧他們,何止不厚愛,簡直是虐把它們一起收待。
  歷來的完美主義、理想主義被壓制,最有才能的人不容於社會,最偉大的思想者無法獲得與思想相稱的幸福,恰如名醫醫不了自身、權術齊身的韓非自己不能逃脫權力的迫兩天它都區別害。目前的思想體系,包括所謂辯證法,核心還是中庸之道。從理論上說,菁英受制於凡俗,這才是不公。尼采的強力意志,一種悲愴的努力,令人同情。
             

(四)
  老友曾給我講過他的故事,他給一位女孩寫過一封信,一張紙畫了兩個同心圓,郵過去。結果女孩誤解,以為是兩人一條心的意思。事實上,他解釋說,是永遠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靠近,也不太遠,只是這個距離。問題是,誰又能習慣這個距離?
  人類的思維本性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不能相互熱愛、靠近,那麼就則相互疏遠、厭棄;轉眼從親愛走到陌路相向。人生就是這樣。倘若彼此以固定的距離遠遠相望而不能結合,那就會成為一種痛苦,對彼此都是煎熬,終會離開、放棄。習慣距離即是保持靜止,誰有限的人生經得起無限的延捱?同樣,性對人類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情感在性愛中不能得到昇華,婚姻怕也是不能持久的。距離對人的殘酷可見一斑。
  「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的話實際上也是童話。民俗中牛郎和織女要一年一會:這些俗世男女的鬼主意。可以說,永恆的距離是完美的,有限的缺陷世界容納不下它。對於距離,數學方法首先是它的最佳大小,然後是它能否恆定。保持何等的距離屬於穩態?沒有這樣的距離,因為根本沒有恆定點。就跟希臘神話中法厄同駕駛的日冕大馬車一樣,要嘛太遠,燒破天穹;要嘛太近,炙毀平原。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觀點:星群的天體,其運動莊嚴而諧和,是完美的領域;而「月球之下」的世界,因其動盪不定,不斷形成,不斷運動,是不完美的領域。確實,只有天體之間能夠以同心圓的方式交流,因為他們屬於永恆和完美的領地。
  而缺憾世界的男男女女,有這麼個說法,以前本來相連,後來兩兩分開,因而各個都是不完整的,在天空飛舞著尋找自己的另一半。而事實上大可把世界看作一個拼圖,或者說網路,或者說村上春樹筆下的海豚賓館,每個人都有多個連接埠,並通過不可知的什麼與之連接,某年某月某日偶然觸動連接,咣,到了水木清華;咣,到了北大未名;咣,或者降格以求,紫丁香也不錯。當通過錶盤進入連接,眼前一片漆黑,或者有霉味兒撲鼻而來,腳步聲就像不屬於這個世界。疑惑也不會消失,是否會接錯,而自己已信以為真?從道理上說,每個人都有多種甚至無限可能,只是沒有人能夠窮盡。誰能知道你找到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可能?丘比特拿箭猶豫再三,這樣也可,那樣也行:以致感情無形的貶值。他完全可以射完再射,甚至掏空箭囊,連珠亂射一氣將眼前的人穿成刺蝟。愛情,這種東西,實在變得可疑。而且,繼承柏拉圖、馬克思的學說思想,或許未來實行共夫共妻制度也未可知,丘比特由此可以安心的「胡作非為」。
  而面對現實,奢望也顯多餘,傳奇只在傳說中存在。
             

(五)
  如果洞悉了一切秘密,就等於沒有秘密。所以,人不能窮盡所有可能,總會留下一些遺憾。同時,亞里士多德《形上學》開篇第一句話就說:「求知是人類的本性。」這也許從一個側面同情了人類的喜新厭舊。如果把愛情的一切都想透了,愛情成為透明的白開水,生活將味同嚼蠟以致不值一過。所以愛情應待在未知的領域,最好做一個瞎子在黑暗中思索陽光的意義。
  《警世通言》記載了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這樣一個家喻戶曉得故事,對於故事本身我不多說什麼,它完全不再是才子佳人的俗套:李甲李大公子與同鄉柳遇春同游教坊司,遇一絕代名姬俗謂煙花女子杜薇,排行第十俗稱十娘,歷經波折,兩情相偕。
  從故事內部我清晰的聽見一聲泣血的質問:自由戀愛時代是否應該明碼標價兌換愛情?百寶箱是一個辛酸的名詞,那裡藏著金銀瑪瑙貓兒眼,也藏著杜十娘堅貞純潔、沉甸甸的愛情,太沉太沉,足以使自己在李甲李大公子的面前沉入寒江。杜十娘的故事是可悲的,她之所以落到自沉寒江的地步,只是因為沒有向李甲顯露箱子裡面的珠寶。通過書中我們可以知道,李甲也並非通常的鐵心薄情之人,之所以被孫富說動,無非內層的一個錢字。李甲有錢時別人都脅肩諂笑,後來卻因為資財耗盡受盡老鴇的氣,這期間他已經從只知揮霍的紈絝子弟知道錢的現實意義;依十娘之策京城借錢四處碰壁,那時他已領悟到無錢萬事休的難處。這個過程中,李甲從浪蕩公子已經成長為現實的人。等到孫富巧言相告,他徹徹底底的落到現實中來考慮自己的目前處境,這時候做出拋棄十娘的選擇,除了一千金赤裸裸的轉讓太無恥些,也算是情理之中,談不上中孫富之計了。杜十娘這個執著得可憐的女子,既然郎君如果重財不重人她就不能生於世上,又何必如此傻傻的將珠寶隱瞞起來呢。恐怕當初她也沒想到自己會悲痛到自絕吧。痴情,只想得到世俗外的真心歡愛,既然情意已絕,也勢免難以在李甲告訴他一千金讓出她時告知珠寶的隱情。但是,如果讓十娘回過頭來重新選擇一次,她怕也還是同樣的選擇。杜十娘的悲劇,純粹在於她自己。要是她讓李甲看見,或者告訴他,她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一聲嘆息。在愛情面前,如果不願出示所有,就得面對百寶箱(以下簡稱box)。拿過box ,清點上下,我們有什麼能夠放在裡面?相貌、才能、人品、健康、財富、權力,也不過如此幾樣。財富和權力是身外之物,不是一般子弟所能擁有,有知識的人也不願意出示,ok,這倆放到box ,或者根本不予考慮。健康是基本的東西,也不予考慮。現實中長相歷歷可見,不可能放到box;網路上交往,長相自然也可以隱藏起來。這樣,現實交往可以做出選擇的就是人品和才能,而網戀或網路交友作為現代高科技產物,多了相貌這個因素。現在的問題是,在現代意義上,才能難道不是財富和權力的等價物嗎?有了非凡才華,財富或權力唾手可得,而普遍意義上,並沒有財富權力。唯一的區別是,才能相對內在,權錢相對外在;事實上才能並不比權錢內在多少,因為後天勤奮也可以得到。所以,很難確定才能和權錢的界限,或者說現代和普遍意義上才能相當於以往的權錢。這個時候,才能應放到box,人品無論何時都是內在的,也就不論。
  問題是,你把這些都放到box 藏起來,別人能中意你什麼?杜十娘你把珠寶藏起來,讓李甲怎麼跟你生活?再者,難道現代社會人品不是最低賤的東西嗎?你竟然想將它當作最內在的寶貝?這些問題我無法回答。誰都知道社會有病了,原本最寶貴的,現在淪為最低賤的,使得原本容易的問題變得困難。實際上,這些問題已很過時。學會展現自己,難道現代社會不是鼓勵的嗎?有什麼亮出什麼,難道杜十娘的教訓還不深刻嗎?但是,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居然認為這樣拙劣、下作?是啊。把問題回溯到杜十娘,難道她應該巧妙的不失時機的向李甲展現那些玉簫金管祖母綠貓兒眼?
  或許應該,或許不該,首先:以杜十娘內心的烈性和傲氣,她做不來。
             

(六)
  《怪物史萊克》,回到謊言和童話,mm問我片子怎麼樣,我想為製作者的苦心黯然落淚,人們總是這樣,本來知道這樣的事不可能,卻編寫了美妙的結局給不幸以幸運,和黃蓉編造了南海神尼的神話欺騙楊過等待二十年如出一轍。這種欺騙究竟是否合適?王子和公主,兩個奧格,這個思路很難令人接受。惟其如此,這個片子實在是太沉重了,太沉重了,縱然揭穿謊言,也不容褻瀆。人類歷史上,哲學、文學、政治,多少類似這樣無望的努力、動人的自欺呢?鑿洞攀行,井壁佈滿印記。誰也沒有權利指責同樣的努力。
  曾經看過一個很老的片子,埃及金字塔里,復活的國王設法救活自己的王妃,因而企圖殺掉闖入者取他們的皮質恢復王妃的面容。感人的努力成為惡。沉重是對目睹這植根於惡深處的鮮花的最好詮釋。假如上帝拋棄了你,任它自生自滅,掙扎是醜的。按照相反的思路,亞伯拉罕順從了耶和華,將唯一的兒子以撒祭獻,當亞伯拉罕點燃柴火,拔出刀子,這是世界最美和崇高的一刻。

            

(七)
  給我時間,我將花上一億年的光陰哭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