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7 / 12,237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浮生若夢

2011-02-19 08:03:47

用愛煮一鍋濃情湯


真好看。高金素梅那時候可真美,可台詞功力實在是有差距,或許李安導演就是需要這種華人在另一個文化圈子裡的格格不入感?但李安調教演員的能力真是令人信服,明顯後半段高金素梅的台詞和表演已漸入佳境,逐漸減少了生疏感,況且想到高金素梅的個性與行事,真是做了一回本色演出。想到湯唯經李安的調教,不但戲裡是脫胎換骨,整個人的氣質和韻味上都有了大的變化。大抵只有李安這種既有十分東方的儒雅風骨又浸淫西方寬容包容的導演才能做到吧。

技巧我不懂,但這故事寫的太棒了。編劇極見功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細節上十分飽滿,真實又不生硬,很多地方讓人笑出來的時候,回頭琢磨琢磨,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兒。比如有一場戲,賽門送高父高母禮物,對高父說:心臟不好,血壓高,高父當時臉色就沉下來;賽門接著對高母說:這是專門給老年女人用的營養面霜,而高母回應道:你是要我青春永駐?這裡大概是第一次中西方的文化衝突,東方的含蓄與西方的直白產生衝突,而高媽媽的回答和高爸爸的臉色更是精彩之處。東方式父權的威嚴與不怒自威自然體現,而母親在中國的家庭關係中一直處於調和衝突、緩解矛盾的角色,她們大抵是隱忍、寬宏與不願起衝突的。歸亞蕾用一句「你是要我青春永駐?」,幽默之餘,實則調和矛盾,應做緩衝,人物性格表現的恰到好處。

並不長的電影裡,放進了太多的內容。中國思維中傳統的延續香火,使得孩子到了一定歲數還不成家,就要趕緊給張羅婚事,忙著介紹對象;怕人說閒話,更多是為他人而活的生命模式與下一代受到良好教育,獨立自主,有自我追求的新模式之間的衝突;同性戀與東方傳統婚戀觀的衝突;東方的喜慶熱鬧大場面好面子的思維定式在偉同與威威想要簡單草率的公證結婚的新式思維之間的衝突;東方式含蓄內斂的情感流露方式與西方熱烈奔放的情感表達方式之間的衝突等等等等。

婚宴是一段高潮,可是把我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婚戀文化來了一次大展示。敬酒、鬧婚、鬧洞房,一系列記憶中乃至現在仍在傳承的文化標誌得到了全面展示。李安插的那句話算是點睛,但總覺得有點尷尬,太直白了。五千年來的禮教和文化壓抑我們的感情和性傾向,使我們習慣沉默而不是表達。承嗣的重要性和道德意義遠遠高於個體的情感訴求,這是我們文化的重要特徵。當我們最根深蒂固的人倫關係受到同性戀這樣反文化反傳統(當然是反我們五千年的傳統)的情感模式衝擊時,我們該何去何從,作為傳統的一代又該怎麼思考、理解並接受這樣的現實?

我倒是一直不太喜歡happy ending,不過李安嘛,骨子裡是傳統的溫和的男人,他總會在最後給予一個擁抱、一點妥協、一份溫情。這樣既照顧了西方群體的感受,又能和東方文化並行不悖,該說他聰明好呢,還是走中間派好呢,不過這也是他能在好萊塢立足的根本吧,立足於兩種文化的衝突和對立,卻用愛把它們煮成一鍋暖胃的濃湯。

父親最後一刻的高舉雙手,正是一語道破天下事,既是妥協,也是包容,愛大過天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