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房客:數位修復版--The Lodger: A Story of the London Fog

房客/TheLodger:AStoryoftheLondonFog/TheCaseofJonathanDrew

7.3 / 13,468人    74分鐘 (National Film Archive print) | USA:90分鐘 (TCM print) | Spain:67分鐘 (VHS version) | Canada:98分鐘 (

導演: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編劇: Eliot Stannard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演員: Marie Ault Arthur Chesney June (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arryk

2011-02-19 22:18:10

hitchcock的表現主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始終認為,hitchcock深受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影響,本部電影恰是一個明證,(在一團濃霧中出場的房客,在房客到來時忽然把房東嚇倒的那個布穀鳥鬧鐘,隨著房客侷促的腳步不停抖動的吊燈,似乎隨著房客下樓的步伐(墮落的靈魂)一同下墜的樓梯……),但直到影片行將結束前的一刻,觀眾們才恍然大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hitchcock在把他們耍著玩!真是精彩之極!
  要知道,這只是hitchcock掛職導演的第三部作品!真是"自古天才出少年"!
        在hitchcock的電影中,"愛情"絕對是不會少的元素.(這也成了hitchcock日後的招牌,"懸念"加"浪漫"),不論是警察和女主角的"紅心"遊戲,還是房客和女主角的火爐旁的西洋棋賽,抑或是房客和女主角在片尾的深情擁吻……,都可稱上是讓人迷醉的戲碼!
        Hitchcock在這部電影中對於新聞輿論和社會大眾盲從意識的批判是顯而易見的,比如高叫著星期二(殺人犯作案日)是我的幸運日的報販,比如那群差點打死無辜房客的群眾們.
        最後來談談電影中那個從來沒有正面出現的真正兇手,他為什麼向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們復仇,這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當然,可能這根本就沒有解釋,hitchcock只是借了"惡魔傑克",這個現實生活中,曾經出現過的魔鬼,作為一個純粹的電影線索罷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