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朱熠

2011-02-22 05:31:58

大珠小珠落瓷盤


記得06年初時列了06年期待的幾個片目,其中就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不曾想一年過去才得窺真容。期待的原因只是因為許鞍華,這個有《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半生緣》《千言萬語》等佳作等身的香港女導演,從來都有著對於生活細節的細膩捕捉,和對於歷史現實的敏銳洞察。

外甥寬寬來上海姨媽家度假,這個保守、清高、吝嗇、矜持的獨居中年婦人的平靜生活被打破,隨之而來一系列生活變故。姨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對於人生的一點小小的理想卻在紛繁複雜、孤清無依的生活中無情幻滅。

紛繁雜亂的生活中,原本可以構築出一個豐滿、立體的形象,但對於整體把握的缺乏,造成了形象的失控,這種失控一方面來自於斯琴高娃的表演,另一方面來自於情節的鋪陳:姨媽本是一個清高孤傲的小知識分子,但斯琴高娃本身的氣質,卻給角色帶來了市井粗野的一面,而有些細節,例如睡覺打鼾、穿毛線衣游泳等等場景,除了引人發笑,實不知對於形象的建構有任何作用。斯琴高娃的表演雖然時有令人擊掌之處,但總體上並沒能建構出一個清晰完整的角色,甚而有時過於用力,使表演流於誇張,這也是斯琴高娃一貫以來表演上的缺陷。何為真正優秀的表演?何為收放自如?可以參見許鞍華前作《女人四十》中的蕭芳芳。

影片中還有許多其他人在姨媽的生活中進進出出,為了女兒的白血病而碰瓷行騙的史可,終日抱著貓、花枝招展的鄰居盧燕,在淪陷在生活的泥潭、粗口成章的閨女趙薇,還有被外婆領養長大、半邊臉遭毀容的飛飛,這些人在姨媽的生活中進進出出,而正是這些人來人往最後造成了姨媽的慘澹收場(也許這種表面上慘澹的人生,表面上沒那麼光鮮,但卻更有安全感、更讓人踏實)。配角個個給出了精彩的表演,尤其是史可的表演,火花四濺,讓人大開眼界,而趙薇的表演雖然仍舊那麼不靠譜,但相較自身而言無疑是天大的突破。這些鮮活的角色構成了那些被主流社會所忽視的女性群像,一個個鮮活生動。但有時過於搶戲,有喧賓奪主的嫌疑,而且這些角色很多時候游離在影片主線之外,並未能與影片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像是影片長歪的枝椏。

影片結尾不免讓人錯愕,情人雞飛蛋打,鄰人魂歸西天,女兒從天而降,姨媽的前情舊事終於揭開,給姨媽的生活狀態提供了一個註解,好似懸疑故事,終於揭開了謎底。姨媽跟著女兒回到了曾經拋夫棄女的下放之地,開始了一種乏味尋常的草芥人生。影片毫不猶豫地撕開了人生的本來面目,還原了嬉鬧生活背後血淋淋赤裸裸的本來面目,在這里許鞍華依舊保持了對於歷史的嚴肅反思,和對於現實的深刻洞察。

但這樣把影片突如其來的帶入對於歷史現實敘述當中的做法,使得影片就像是一個請君入甕的圈套,那一切的嬉笑怒罵都只是為了影片最後的現實昇華,這種刻意為之的做法並非從影片本身自然生發出的枝椏,非但沒有拔高影片的立意,反而割裂了整部電影的情緒律動和情節邏輯,對於現實的嘲諷和批判在這種前後矛盾的敘述和悲喜劇的猶豫不絕中被削弱。

影片中段,姨媽和潘知常穿上霸王虞姬的戲服,細踩碎步,輕甩水袖,樂顛顛美滋滋地從房間舞到走道,久石讓的音樂夢幻中帶悲涼,整個畫面色調暖意濃濃,成為整部電影的華彩樂章。我理想中的影片結尾就應該是這樣,一個類似於《女人四十》的結尾,這才符合整部影片的氣質,繚亂絢麗,卻有著人生無盡憂傷,讓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可惜許鞍華預支了如此動人場景,空留苦澀綿綿的人世滄桑。

許鞍華與編劇李檣、攝影餘力為、剪輯廖慶松、錄音杜篤之、配樂久石讓等人合力嘈嘈切切錯錯雜雜彈奏了一曲,彈了出大珠小珠,只可惜珠子大小不同,成色各異,沒能用一根合適的線仔細串連起來,因為要拿出來展示,大家催促得厲害,匆忙用一個普通瓷盤盛了端上來,儘管珠光寶氣,卻也乏善可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