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ilmchild

2011-02-22 07:26:09

輝煌的巔峰是什麼?是死亡嗎?


「成長」也算是電影永恆的主題之一吧。台灣電影喜歡錶現壓抑的情緒(這種情緒多少和台灣的歷史,以及和大陸的關係作為切膚之痛的隱喻);香港電影則喜歡渲染暴力(很多成長故事和兄弟情誼相關,但這種兄弟情誼是沒有家作為支撐的);法國電影關注更為深層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新浪潮時期的,當然還喜歡痛快的表現慾望);美國電影在情緒和節奏上都更為積極和明朗些。

《黑天鵝》卻和其他類似主題的美國電影不一樣,這部電影真的要黑很多,在精神氣質上有些絕望。

Nina是個優秀的芭蕾舞演員。一代新人代替舊人,在下一季上演的傳統劇目《天鵝湖》中,她將代替以前的台柱獨挑大樑。在日復一日的強化訓練下,她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正是在排舞和高強度的訓練過程中,Nina漸漸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演出大獲成功,Nina以生命的代價定格了最為輝煌的蛻變。

我並不太贊成認為電影塑造雙重性格或者性格分裂的Nina這一觀點。

我覺得電影著力完成Nina發掘自己,完成成長的過程,這是一次完美的蛻變過程,當然代價慘重。她終於從母親那束手束腳的百般呵護之下到了成人世界,終於從一個粉紅色的童話世界裡走向了有邪惡、悲傷以及慾望的現實世界。Nina的這一成長過程,是藉助她理解《天鵝湖》的悲劇性(尤其是黑天鵝的複雜的性格)展現出來。Nina也就從一個技術嫻熟的芭蕾舞演員,到與黑天鵝靈魂相依。我格外喜歡最後的那一幕,Nina的身體好像基因突變似的,漸漸生出絢麗的黑色羽毛,舞終的那刻,如此堅強和孤傲。

在Nina成長的過程中,她自己的主觀意識是至關重要的。Nina並不是一個拒絕成長的小女孩,雖然她依賴母親。她渴望成功,渴望被人認可,所以,任何一次排演、面試的機會,她都全力以赴,傾注全力。芭蕾舞成為她生命的全部,榮辱、悲喜皆於此。但是,她真的快樂嗎?或者說,她真的享受了跳舞的過程嗎?

影片的一開始就讓觀眾看出 Nina精神緊張,她不安。表面上看,她似乎是為了選角之事,不是她輸不起,而是她怕別人看出她的舞蹈中除了技巧還是技巧,她無法把自己情感真正的投入其中。或者說,當她翩翩起舞的時候,她享受不到與柴可夫斯基對話的樂趣。於是,每當停止旋轉,Nina只剩下疲勞,和閃爍的眼神,卻沒有喜悅和平靜,自然也沒有樂趣。

幸好,Nina的生命中出現了兩個重要的人,一個是《天鵝湖》的導演湯瑪士,另一個是她的競爭對手Lily。這兩個的作用常常此消彼長。湯瑪士指引Nina成長,是值得她信賴的精神導師。Lily,同樣是個優秀的舞者,她隨時都可以替代Nina出場,是不斷刺激Nina潛能的夥伴。當然,Lily是相當複雜,有著很多隱喻的角色。

湯瑪士,一個成熟、穩重的男人,風度翩翩,手握重權。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類型化的角色。Nina對湯瑪士的信任和依賴,也是有個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蜻蜓點水而已。其方法也不外乎是,喚醒Nina內心深處作為女人的慾望,以一個亦師亦友的模糊形象保護Nina。他對Nina的勾引似乎也是出於善意。畢竟,湯瑪士不是影片的重點。

重點是Lily,她既是一個角色,也是一個道具。就看怎麼理解Nina這個人物的性格了。Lily風情萬種、熱情洋溢。她身上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正是Nina不具備的,或者說是Nina一直壓抑,不敢釋放的東西。比如:對愛的渴望,對性的縱情。Nina對Lily恐懼,但又渴望靠近,她欣賞Lily的灑脫和自在,因為她自己是如此的拘謹。但是,Nina只能藉助藥物的力量,讓自己縱慾一把。其實,她早就不想在童話公主的外衣下,躲躲藏藏的生活,她渴望自己變成一個有血有肉、激情萬千的女人。只有這樣,她才能明白白天鵝對愛的渴望,和黑天鵝那毀滅性的力量。愛,既能救贖心靈,也能毀滅心靈。

其實,Lily不是實實在在的人,或者準確的說Lily是一個割裂的人,她被Nina無限想像、重新塑造。她既是一個真實存在,也是一個不斷被Nina定義的人。她是挑戰Nina舞蹈地位的人,也是挑釁Nina女人身份的人。當然,肯定會有人說,我根本沒有看懂電影,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Lily不過是一個被想像的、虛幻的他者而已,只是另外一個Nina而已。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大概也是源於導演將這個角色處理的如此模糊、曖昧的緣故吧。當然,也許是我真的沒有看懂電影。

這是一部文藝氣極濃的影片,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個人風格鮮明,但是又不像蒂姆·伯頓在視覺表意上那樣的風格化。就這部電影而言,導演最為酣暢的是手持攝影的流暢感,克制的色彩運動言簡意賅的表現了人物內心的情緒變化。

手持攝影的優勢就在於靈活和自由,因此,在跟拍人物運動方面更加得天獨厚。影片中Nina的性格是神經質的,她經常精神恍惚、無所適從。於是,手持攝影發揮了作用,跟拍Nina在家裡穿過走廊,在排練場徘徊,或者在後台穿行,她當時的憂傷、無助、恍惚盡在手持攝影中,略微的晃動,呼吸的侷促感,以及景深的控制,都能夠恰如其分表現出Nina的精神狀態,或緊張、或痴迷、或焦慮、或不安。

當然,攝影機也如舞蹈般旋轉起來。多段表現黑天鵝32圈原地旋轉的主觀鏡頭,也有賴於運動攝影的方式。旋轉的速度、軸線、節奏,以及眼前畫面的虛實都是精心設計的結果。而主觀鏡頭的表現方式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好像自己在體會那種驚慌失措一樣。

最讓我共感的是幾組特寫,比如背部傷疤、捏合的腳趾頭、手指撕裂的皮膚……等等,都讓我唏噓不已,感覺到肌膚的疼痛、心的抽搐,和Nina一樣。

光線和色彩的控制使得影片的氣氛有些壓抑,有些驚悚。我極喜歡影片中用黑、白、灰這樣的消色來迎合白天鵝和黑天鵝這樣的意象。在這樣極簡的影調和氣氛下,聲音和演員的表演更為有張力,甚至連Nina呼吸的節奏和氣息也分外有魅力。

除了消色外,自然還有其他顏色來豐富人物的內心。比如綠色。Nina的家裡是綠色調的,顯得平靜而溫暖。Nina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母親為了她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和幸福的人生。於是,在母親心中,Nina始終是個孩子,她拒絕讓Nina長大,拒絕讓Nina建立獨立的意識。粉色和柔和的光線營造出Nina房間中那種童話般的氣氛,她是個公主。但Nina產生性幻想的時候,那種粉色調變得香艷,性感。

還有鏡子,鑒於我認為這部電影是一個Nina自我成長的故事,因此,我覺得鏡子是一個自省,是一個與自己對話載體。

除了這些獨具導演個人匠心的處理手法外,還有一些商業元素:明星、古典芭蕾舞、奇幻的故事、大量的特技……此中,不得不提娜塔莉·波特曼的出演,大量的特寫是建立在她層次分明、細膩的表演上的。正是她的如真如幻的表演,才一開始就將觀眾引入到Nina的精神狀態中。她與替身完美的結合,才將古典芭蕾舞劇的美展現的如此深情和悽美。她是個太有才華的演員了。真讓人嫉妒。

故事最後是《天鵝湖》的公演。Nina在台上傾情出演,後台的Nina又是另外一番景像,邪惡、兇殘。導演將Nina在表現的如此癲狂,甚至他延長了Nina的心理時間,而壓縮了Nina在舞台上的時間。於是,一張一馳、一真一假、一虛一實,有力的表現出Nina處於巔峰和崩潰邊緣的狀態。影片的高潮無疑是最後黑天鵝的絕唱,Nina內心的信仰與邪惡同時噴湧而出,悲情但不哀傷。

一次完美的蛻變是以生命為代價的。

輝煌的巔峰就是死亡。

只有經歷死亡,才能獲得重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