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有你真好--The Way Home

爱回家/外婆的家/回家路上

7.9 / 4,432人    80分鐘 | Argentina:89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 Canada:85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


演員: 金乙粉 俞承豪 導演: 李廷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小武

2011-02-26 11:51:10

【也許是愛】獻給外婆:送給《愛·回家》的眼淚。。。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有一類人大抵算是那麼一類淚腺發達哭點極低的人,就如前些日子看《武林外傳電影版》如斯的喜劇片聽到久違的片頭鋼琴曲《XXX》以及片尾的抒情歌聲鼻子都能酸上n久——看來有時候純良善良情感豐富也未必是好事,糊住感官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的確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藝術作品的欣賞。。。
    這樣一類人邂逅到了某些文藝小眾的或是zhuangbility或是不zhuangbility或是製作人員矢口否認在zhuangbility卻確實很像在zhuangbility或是本來沒有zhuangbility結果被觀眾們看並評論得很zhuangbility的賣弄情操抒情片時,免不了要抽抽鼻子濕濕手巾——很不幸,我就是這麼一類人~
    《愛·回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倒也未必真的算是很上乘的電影。只不過遭遇了我這類哭點過低容易被感動的人,便輕鬆而簡單地成了一部上佳之作。
    事情的最最開始大抵是去年某日寂寞看了《海洋天堂》(文章那個可愛小受的形像已經成功深入我和我娘的內心並十分雷他在《雪豹》中的XE扮相),內心火熱鼻腔酸澀眼睛濕潤唏噓感嘆了很久之後,手賤點開了某瓣電影的「喜歡該電影的也喜歡」中的某連結,成功開始對《我們倆》感興趣並迅速找到資源下載了個無字幕版,又免不了一頓熬夜+飈淚。。。然後開始了不斷找類似電影的慢慢旅途(某瓣的「喜歡該電影的也喜歡」真的很XE)。。。之後大抵又看了《我們天上見》(姥爺病倒後安慰孫女的那個顫顫巍巍的學猴子的手勢真的讓我一下飈出淚來),再之後又7788一堆什麼的,再之後,終於找到資源,看到了這部《愛·回家》。。。好吧,這一段其實都是囉哩叭嗦的廢話,一來交待了如何看到的這部電影、二來充分揭示某瓣電影的XE,無關主題,可以刪去。。。
    大抵有不少人會認為這部電影藝術化的成份居多: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太假——雖則無論電影還是文學作品一類,大抵都要求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是藝術化成份過多的電影,看起來的確有種說不盡的怪異,就像加了大量冰糖紅糖白砂糖另添了一整個羅漢果完事了還不忘刷點蜂蜜上去的冰糖蹄膀,擺在桌子上煞是好看聞著味道也似乎不錯單單蘸點兒汁舔著也挺好,但是正兒八經嘗一口,那肯定會瀰漫出一股蛋蛋的憂桑。好吧跑題了。。。只是,相比於刻意營造的感動,有時候更希冀一種樸實生活的流露。。。
    孫子的傲嬌行為過於乖張跋扈、老人的態度過於隱忍縱溺、孫子的心態轉變過於突兀——如此這般,總能找到這樣那樣不合邏輯的種種——只是,即使是小學,我們也知道有一種形像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縮影和寫照,而電影中孫子的種種,卻也是天下一個個曾經乖張過的「孫子」們的縮影。也許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孫子和老人發生過一系列卻並不都那麼尖銳的矛盾,孫子嘟囔著嘴懷著滿腔憤懣離開了山村,直到某個老人離去之後的傍晚,曾經的孫子伴著漸落的夕陽緬懷著過往的種種——外婆的好自己的壞,並唏噓著「子欲養而親不待」,把自己的故事化作唇間一縷潮濕的嘆息,讓更多的人明白我們應該做的是什麼。只是這樣的故事,Who cares? 善良的人們大抵希望一個至少看上去美滿的結局罷。。。
    對於我自己而言,本身對棒子劇根本無愛,只是很多人的好評讓我很想知道電影究竟在表達什麼。。。電影給我的第一印像隻是——裡面的這個正太好可愛啊啊啊啊啊啊啊。。。後來才漸漸發現果然再可愛的正太也符合小孩子的一般屬性——XE。。。不願和不識字年老的啞外婆相處、因為眼睛不好的外婆幫忙穿針的求助而不耐煩、因為看不起而對年邁的外婆頤氣指使、嫌棄外婆給的鞋丑而扔掉、因為買不到遊戲機電池而發飈、偷了外婆的銀簪換電池、想吃漢堡比薩炸雞外婆卻只理解了雞而做了燉雞而掀掉外婆給吃的飯菜、晚上上廁所害怕而讓外婆衣衫單薄地在蹲在外面陪著、覺得外婆剪的頭髮丑而大發雷霆。。。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迷戀著大城市裡的漢堡比薩肯德基、迷戀著遊戲機旱冰鞋、迷戀著機器人和巧克力餅——迷戀著外面的一切五光十色燈紅酒綠,張揚、跋扈與不屬於這裡的任性是這個孩子的天性~
    但他遇上了那樣一個外婆:老、舊、髒、啞、窮、不識字、不懂得遊戲機、沒聽說過漢堡比薩肯德基、不懂得外面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但是她會種菜種瓜為孫子換來好看的鞋子、巧克力餅和買電池的錢,會戰戰兢兢地哄著行為乖張的孫子,會在夜裡衣衫單薄光著腳蹲在廁所外陪著害黑的孫子,會冒雨買來孫子想吃的雞即使第二天老邁的身軀會受良病倒、會在孫子掀掉飯菜時不知所措手忙腳亂地收拾地上的飯、會手忙腳亂地向孫子不斷解釋,會在孫子生氣時不斷做出那個讓人心酸的在胸口劃圈的「對不起」的手勢——會用自己的愛,默默包容著孫子的一切;也會在孫子睡著時,默默擺弄孫子的玩具,試圖融入孫子的世界。
    ——這樣一個外婆,的確讓每一個觀眾動容:在外婆每一次滿臉愧疚自責地做出那個「對不起」的手勢地時候總是鼻子一酸,說不清的感情堵在胸口。。。
    因為老人的善良和包容,才大抵希冀著有這樣一個結局:孫子在走前一天晚上穿好了所有的針線,一遍遍教外婆寫字——「我病了」、「我想你」,孫子學會了理解外婆的一切,在回去的車上戀戀不捨、終於默默對外婆做出了那個胸口劃圈的「對不起」。。。
    我相信這是曾經發生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的故事,故事原本的真實結局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都能夠相互理解、都能夠愛著彼此,就足夠了。
    有時候也這樣想,那個曾經迷戀著五光十色的孩子就是我們,追逐浮華時卻也完完全全忽略了身邊樸實的不起眼的甚至有些醜陋的真愛,我們不時地用我們的跋扈我們的張揚我們的任性我們的一廂情願有時也用我們的善良不斷無心或有意傷害著身邊愛我們的人。真愛伴隨著我們,總有一天,我們會被愛感染,帶著愛,離開曾經迷戀的東西,回家。。。
    。。。
    細細想來,孫子的行為看似乖張,其實我們對自己的親人大都也曾重複過那些傷害——只是自己置身事中,反而委屈,沒有一個傷害了別人而需要反省需要自責的自覺,反倒是常常即使受害人手足無措的道歉了自己還覺得自己受了更大的傷害。
    我也有一個很愛我的外婆:依稀會記得小時候,又蹦又跳在外婆的大床上吃番茄弄得滿被子滿床單都是汁水;生病了吐得昏天黑地卻叫身體不好的外婆抱著去並不算近的醫院;破壞外婆喜愛的藤椅自己卻哭得滿臉無辜;因為外婆認為泡麵裡的防腐劑對小孩不好而不讓我吃乾脆麵而和外婆爭搶哭鬧;去電影院想吃爆米花外婆卻買成了炒米糖死活不願拿在手上;要吃炸薯條卻因家裡沒有番茄醬而耍性子發脾氣。。。太多太多,但是外婆從沒有打過我罵過我,依舊喜愛我、依舊每年過年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依舊在和外人提及我時滿臉驕傲、依舊在我給她看獎狀時高興得像孩子一樣。。。
    外婆的身體並不好——以前似乎還經常會和外婆開一些現在想來邪惡而危險的玩笑——外婆卻總是因讓我高興而開心。如今外婆年近九十,多年的心臟病、糖尿病、膽結石之類不斷侵蝕著外婆的身體。外婆是在我上高中那一年病倒的,腦梗阻,倒下就再也沒站起來。前幾日更是發病嚴重得到了極危險的地步:好在挺過來了,只是這一次發病刺激到了語言中樞,雖然心裡都清楚,卻再也無法表達出來,甚至吞嚥都有困難。外婆不會再在飯桌上為後輩們夾菜、不會再教我「青菜豆腐保平安」的道理、不會再給我說她年輕時候的故事、不會再在我每一次回去看她時用她的手緊捂著我的手告訴我手涼的孩子沒人疼、不會一遍又一遍叮嚀我要好好學習一個人在外面要捨得吃要對自己好一點——但是在我每次回去看她時依然會緊緊抓住我的手咿咿呀呀地發出一個個單音。外婆以前是個要強的人,10多年前因為乳腺癌做手術也絲毫不緊張樂觀地對待,而今卻需要完全依賴別人的照顧甚至無法表達自己——我們也許再弄不清她的心路歷程人生哲學,只知道,這一生,她大抵也許是無悔的,因為她有愛~
    自己原是不喜愛外婆家的,倒不是因為外婆家住在小山村,反而,外婆家在市中心。只是習慣了住在清淨地方的我受不了那裡的喧囂那裡濃重的汽車尾氣味,喜歡一個人靜靜喝茶看書上網曬太陽的我不喜歡陽台外呼嘯而過的汽車和過往貨郎的叫賣。有時卻思忖,自己真正受不了的,其實更應該是那棟房子以及房子裡老邁而一成不變的腐舊氣息。只是如今,大抵也長大、經歷了很多,大抵也明白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儘自己的所能,彌補當年的那一些任性和過錯——就像電影裡孫子在回去的汽車上默默在胸口劃的那個圈。
    有時倒也這麼想,到底是自己哭點低,還是終究經歷過那一些東西而更容易產生的一點共鳴。一部好電影,有時候不看情節不看拍攝手法,只看能不能讓觀眾想起些什麼開始思考些什麼並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做些什麼罷。。。
    這些想到的,大抵成為一些需要被記住的回憶——就像這部電影:那些一直在我們身邊有時被我們忽略的有時被我們傷害的卻終究要被我們拾起的那些愛~
    再比如:外婆~
    有時在想,之所以外婆會這麼愛我們這樣犧牲自己包容我們,只因為她們是外婆,母親的母親,擁有一種乘以兩倍的母愛。。。
    獻給天下所有偉大的外婆,為自己的外婆祈福,為天下這般偉大的外婆祈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