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觀音山--Buddha Mountain

观音山/BuddhaMountain

6.7 / 674人    105分鐘

導演: 李玉
演員: 范冰冰 張艾嘉 陳柏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麻繩

2011-03-02 23:52:02

《觀音山》:火柴天堂


        中國沒有成型的藝術院線,所以拍藝術片如果不想成為純粹的藝術殉道者,就只能一方面苦大仇深地去國外電影節走紅毯,一方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迎合內地電影觀眾,然後經歷鮮花與爛番茄的冰火兩重天,《觀音山》也不能免俗。范冰冰藉此片在東京電影節封后,她在片中舌吻同性的情節也成為影片最大的炒作點,以致於看電影之前我還以為這一部女版的《藍宇》。這如同讓一個良家少婦要打扮成風塵女色誘觀眾一樣,我覺得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其實《觀音山》的戲核是在張艾嘉扮演的常月琴的身上,而對范冰冰角色的突出導致了影片在視角和著力點上的顧此失彼,這是挺遺憾的一件事。這也許不是創作者的錯,只能歸咎於在中國電影畸形的市場化浪潮的裹挾下,中國的藝術電影只能這樣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像雞毛一樣飛著。
        《觀音山》是一部走心的電影,而且走得很沉重,這種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樣的淚彈不一樣,它始終不給你宣洩情感的機會,自始至終,沉重得令人絕望。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嚴,失去工作,失去親人,失去偶像……地震廢墟上破敗廟宇中觀音像的再塑金身,隱喻著一個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喪子之痛齧噬的心與三個年輕人殘酷青春的走近,流淌著世俗的溫暖和包容,但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誘惑。這如同現實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生淪落於寒冷的冬夜,靠火柴取暖是一件很令人絕望的事情,因為你所經歷的不過是週而復始的希望破滅而已。影片最後,常月琴說:「孤獨是暫時的,在一起是永恆的。」而這是永恆是只有在天堂才能實現的。江南、丁波、肥皂三人滿臉迷惘地仰躺在火車上,火車穿過隧道,陽光下的景像因曝光過度而顯得失真,隨即火車又進入下一個隧道,黑暗中,身後的光明逐漸遠去縮小為一個飄忽的圓點,而在火車即將走出黑暗擁抱光明之際,影片戛然而止。這個無路可逃的結局,往小了說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縮影,往大了說是一個喪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劇宿命。在火柴與天堂之間,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鳳凰涅槃。影片這種對現實的關照方式讓我震驚,也感佩於創作者的勇氣。
        《觀音山》是導演李玉與范冰冰的第二次合作,第一部是因涉嫌色情而遭禁映的《蘋果》,而《觀音山》暗含的反社會的陰暗基調比《蘋果》更甚。范冰冰其實一直是個很努力的演員,她的努力緣於不甘心做花瓶的企圖,所以她頂著偶像明星的光環卻幾次出現在文藝片製作中。其實在《觀音山》中范冰冰的角色雖然戲份重,但人物刻畫並不出色,基本都是外在屬性的展現,而且她搭救肥皂和勸誡酗酒的父親兩個展現個性的重場戲都是採用自殘的方式,在敘事上顯得很重複。相比之下張艾嘉的角色則有著更加完整的性格命運展現,張艾嘉在表演上也表現出了良好的控制力,儘量在外形和心理上去接近這個與自己生活很有距離的內地落魄戲曲演員的角色。但即使是一個執著的母親,已經歷經一年的傷痛對其身心的殺傷力到底能否達到影片所預期和展現的摧毀程度,這是讓我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的,如果確實有,則劇力還顯不足。於是影片最終走進了我的心裡,但人物並沒有真正打動我。而且讓我遺憾的一點是,在這部電影中我依舊看不到正常狀態下生存的中國人。現在內地現代題材中的電影人物,不是主旋律電影中的偉光正,就是都市時尚劇中如打了雞血般的紅男綠女,而文藝片中則充斥著被社會邊緣化的扭曲人格,而如《三峽好人》中那樣走下螢幕就能消失在人群中,不矯飾不偽善不裝逼的人物,我好久沒有見到了。
        《觀音山》值得稱道的一點是李玉對影片場面調度的想像力,全片基本上採用手持攝影,而攝影機和演員精到的走位讓影片在狂放的風格下體現出準確的鏡頭表意系統,例如三個年輕人到常月琴家租房子時鏡頭中所帶出的那種侷促和壓迫感,更能讓觀眾在感官上體會到劇中人的隔膜和心理不適。但影片讓我覺得有點崩潰的在於其被刻意拔高的菁英姿態和悲憫情懷,過份執著於販賣所謂的禪意和哲理,而且最後的收官階段只能用大段的論道式對話來解釋關於生死的主題。創作者有很強的表達慾望是好的,但這種慾望應該隱藏在鏡頭背後,而不是將自己的思考直白地借人物之口加諸觀眾。對於文藝片觀眾來說,電影只是思考的載體而不是思考的結果,適當的留白不僅是對觀眾的尊重,也是給自己藏拙,即使是伯格曼、安東尼奧尼、庫布里克這樣的大師,也沒有直接在電影裡跟觀眾討論人生哲學的。【南方都市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