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觀音山--Buddha Mountain

观音山/BuddhaMountain

6.7 / 674人    105分鐘

導演: 李玉
演員: 范冰冰 張艾嘉 陳柏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丁小雲

2011-03-05 03:16:25

我們天上人間見


在看《觀音山》之前,我回想了一下,忽然發現李玉此前拍的三部劇情片我竟然都看過,但每部看完都比較失望,尤其是《蘋果》,當時看完我還說過那部電影就像一個「打擦邊球的怪胎」。
今天去看了《觀音山》,也許是因為我對李玉這位導演的期待值比較低,所以看完這部《觀音山》之後,我發現它比我想像的要好那麼一點點。
我想李玉可能是想把自己定位為一位藝術片導演,但她對於自己的導演水平也挺有自知之明的,估計她也知道自己的電影很難像國內的某些藝術片導演那樣拿個金棕櫚、金獅或金熊之類的大獎,然後通過賺老外的錢來幫投資人先收回成本再大賺一筆,所以她只能在拍藝術片的同時瞄準國內電影市場。但你也知道,大多數國產藝術片想要在國內電影市場收回成本幾乎比登天還難。所以李玉將自己最近的兩部電影都搞成了話題之作,而她的立場則是偽文化菁英式的擦邊球立場。當然,這也沒什麼可指責的,要怪只能怪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太畸形了,而李玉的這種嘗試,某種意義上也給國產藝術片導演指出了一條新路,即拍一種中國特色的國產商業藝術片,然後想辦法用相對比較省錢但又很管用的方式大力營銷。
《觀音山》在公映之前,營銷工作做的還挺成功的,尤其是本片的主題曲由范曉萱作曲,韓寒作詞,他們的這一招兒狠狠地扼住了無數豆瓣文藝青年的七寸,由此產生的話題效應還挺大的。說到這兒我想起今天看完電影,我還跟張胖兒開玩笑說:高考落榜何處去,韓寒遙指觀音山……

在看《觀音山》的時候,我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有些疑惑不解:為什麼不讓片中的人說方言呢?聽著陳柏霖和范冰冰扮演的外省青年操著一口多少有些港台腔和北京腔的國語,感覺就像是這樣一種暗示:這是一個亂編的故事。
看《觀音山》的前半段,感覺導演講述的那個殘酷青春的故事實在有些小兒科,這個故事被講述得既不夠真實,也不夠深刻。而張艾嘉在本片中的「絕望表演」也因為過於用力而有煽情之嫌。如果你看過很多非常經典的藝術片,你會發現那些藝術片導演在敘事的時候幾乎從來都是隱忍而節制的,他們更傾向於讓觀影者自己去想像生活中真正殘酷且絕望的那些東西,這就好像海明威的「冰山法則」。而李玉在本片中過於用力且不知節制的敘事,也讓本片喪失了成為經典藝術片的可能。

如果說《觀音山》這部電影和國內同類電影相比有什麼新意的話,那就要說本片最後通過宗教完成了一次還算是比較成功的昇華。對於本片的這種昇華,我在看完電影后跟張胖兒開玩笑說:「蔣雯麗拍了一部《我們天上見》,我覺得李玉的這部電影也可以命名為《我們天上人間見》,這個『天上人間』不是北京朝陽區的那個『天上人間』,而是天上的極樂世界,估計這部電影裡張艾嘉演的那個人最後就去了我說的這個天上人間了,在那兒她就能跟她死去的兒子以及她老公團聚了……」
都說當下的中國人缺乏信仰,導致自己的心靈居無定所,道德體系分崩離析,現在政府的做法是把孔子又給搬出來了,看來當初的新文化運動是白搞了。愛因斯坦曾說佛教是最契合現代科學的一種宗教,真是這樣嗎?不過不管怎麼說,作為一部國產商業藝術片,將殘酷青春和佛教嫁接在一切,倒也算搞出了一點新意。

另外在《觀音山》的結尾,導演讓男主人公和自己的父親達成了和解,並暗示觀影者:被過去那個時代洗腦的父輩現在過得也很苦啊,他們也是受害者。
一個人一旦原諒了他的父親,某種意義上也就意味著他告別了自己的青春。
希望這一代告別了青春的人在當了父親之後,能更合格一點,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活得更快樂一點,更自由一點,這樣他們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應該就能如陳丹青所說的那樣長著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了吧。

最後再說幾句題外話,你看李玉雖然到目前為止,電影拍得還是不怎麼樣,但你想一想,她現在才37歲,在她不到27歲的時候,她就已經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然後一部接一部地拍到現在。她這麼拍下去,在未來的某一天她沒準兒真能成為一個電影大師也說不定。估計每一個文藝青年都有自己的夢想,其中大多數人會苦苦思索所謂的實現夢想的秘訣,他們可能會一直思索到自己大小便不能自理的那一天。還有一些人,則像李玉那樣,他們不會像大多數人那樣把自己的夢想給供起來,他們對待夢想的方式是霸王硬上弓,不管三七二十一,撲上去就開始亂搞,沒準兒搞著搞著就把夢想給搞定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