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孔雀--Peacock [2005]

孔雀/Peacock

7.6 / 1,129人    Germany:144分鐘 | China:136分鐘 | 244分鐘 (original length)

導演: 顧長衛
編劇: 李檣
演員: 張靜初 馮礫 呂玉來 劉國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I-I

2011-03-06 14:02:49

被觀賞的同時也在觀賞著別人


6年過去了,打開豆瓣發現不少朋友對孔雀有不同的理解,當然人各有所好,但在我看來孔雀是一部中國少有能反映中國人性的電影。以下是我部份轉載加上自己感受的影評,希望大家能對孔雀有客觀的認識。

你開屏了嗎?--觀《孔雀》有感
     
  "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被關在籠子裡的孔雀一樣,被觀賞的同時也在觀賞著別人,儘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歲月再漫長,也總可以等到開屏的瞬間。"這是顧長衛對片名《孔雀》作出的詮釋,也是對整部電影的註解。我們看著《孔雀》,看著電影裡的人生,我們的人生也一樣在被別人看著,現實里,每天都有千千萬萬部《孔雀》在不停歇的上映著。

  一、
  姐姐,一個徹底的浪漫主義者,一個生活在自己夢想裡的女孩。她希望自己是一隻耀眼的時刻在開屏的孔雀,她的心裡一直充滿著激情,從電影開頭她專心的拉著手風琴時,身後燒開了水的水壺不安份的吱出聲,就暗示了姐姐內心潛藏的洶湧。可是現實的平凡讓她壓抑,她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但她不知道如何能擺脫這種平庸,她沒有目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她只是單純的希望不平凡。直到有一天,姐姐看到傘兵從天而降,那打開的降落傘有著孔雀開屏般的奪目,所以她開始夢想當傘兵。其實這個夢想是非常淺薄的,只是姐姐的自以為是,可以預料,就算姐姐當了傘兵,她也一樣要淪於平庸和不幸。因為姐姐從沒了解過自己,也許在那樣的年代,很少有人有機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究竟如何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處於大時代底下的人總是跟螻蟻一樣被生活的輪子逼迫著不停往前走,卻從來不看方向。
  在我眼裡,姐姐一方面是一個抗爭者,同時也是一個逃避者,她在託兒所里不安心工作,是在逃避這種毫無激情的生活;她想當傘兵,也是用一種不切實際的夢想來逃避現實;到後來她為了離開藥廠換個工作,匆匆嫁給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人,這更是一種逃避。姐姐不停的逃避眼下的生活,總以為逃開了生活就會好起來,可是,這種逃避根本解救不了她,看不清人生的她註定是個悲劇。
  在姐姐這個章節里,還有一個特別的人物,就是文工團的彈手風琴的老演員。這個老人是很不得志的,只有姐姐來聽他彈琴,他也只有在姐姐面前才有機會表演他偷學來的舞蹈。在跳朝鮮舞的時候,老人是專心而快樂的,那是他孔雀開屏的時候,可惜旁人異樣的眼光讓老人迅速回到現實,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有人說孔雀是沒有時代烙印的電影,可以放四海而皆準,個人認為不能一概而論,起碼這個老人的壓抑跟時代就有很大的關係。老人和姐姐、弟弟一直偷偷的聚會,跟過家家一樣,但卻過家家中得到了他們不曾在家庭里得到的溫情,這是一種逃避,但也是一種諷刺,讓人辛酸的諷刺,人在忙於奔命的時候,家人間的溫情和交流是否就成了一種奢侈品?
  姐姐一直把後來的不幸福歸結於沒有當成傘兵,所以她對降落傘有著特殊的情節,當她用自行車拖著打開的藍色降落傘在街上疾馳,張開雙臂,想像自己實在飛翔,那時的她也許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孔雀開屏,那時的她沉醉在自己幻想的幸福里,雖然有點病態,但那種張揚的美麗卻是真實的,只是這種美麗太短。
  網路上有影評說,姐姐想當傘兵是因為暗戀那個傘兵軍官,我覺得這種理解是反的,姐姐在看到降落傘漂落的瞬間,那優美的降落就佔據了她那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心房,當她遇見年輕軍官時,軍官則代表了另一個世界,她夢想進入的那個世界,所以她對軍官的愛慕是因為對傘兵生活的嚮往,傘兵生活是姐姐腦海裡的桃花源,似乎當了傘兵,一切都可以美好起來。直到那一天,姐姐和弟弟去買番茄,姐姐遇到曾經英姿勃發的軍官,如今被生活磨的和身邊的男人一樣猥瑣平凡,姐姐的夢想被擊碎了,她發現曾經承載自己所有夢想的桃花源只不過是自己生活的另一個翻版,也許這時,她才開始真正明白人生的含義。姐姐在地攤上摸著番茄,痛哭起來,人生象孔雀,人生也像是番茄,一捏就破碎,但破碎了依舊還可以吃,不過是少了點汁。
  
    二、
  哥哥是實用主義者也是這部電影裡性格最複雜的人物,電影裡的其他人都認為他是個弱智低能,他也一直沒有試圖去打破人們的這種印象,但仔細想想電影裡的情節,除了他在暗戀期間魂不守舍把師傅關進冷凍冰庫里,並沒有別的事情說明他智力低下。相反,當他結婚後,曾經用幾根香菸騙他替自己幹活的人問他借錢時,他搬出了箱那人曾經給過自己的香菸,讓他賣了,而且說了一句,值不少錢呢,你也不用還了。這時,我不禁懷疑,哥哥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他知道那些人用香菸來交換自己的勞動是一種欺詐,但他卻毫無怨言,因為他認為吃點虧能交到朋友,就是值得的,哥哥在心底渴望被認同,渴望歸屬感,所以他無所謂別人說他傻,只要別人關心他,對他好,他就滿足了。

  哥哥這種性格,是不是大智若愚?在那樣的年代裡,他的傻換來了父母最多的疼愛,後來的事實證明,在三個兄弟姐妹中,這個傻哥哥的日子是過得最好的。導演是否想告訴我們,簡單是福?在三個主角中,哥哥的夢想是最少的,他唯一的一次夢想就是對一個風騷女工的愛慕,但很快的破滅了,而且以自己的工作為代價。但是哥哥並沒有因此留下什麼陰影,他只是鬱悶的在床上躺了一個下午,鬧了一點事情,之後就開心的斗鵝玩,似乎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愛情逝去並沒什麼大不了的,這跟姐姐傘兵之夢破滅後的反應成兩個極端。哥哥順從的聽父母的安排,工作,找個瘸女做老婆,開個小店過日子,他十分本分,但卻不失人生的樂趣,他過得平凡充實而且快樂。從哥哥身上可以看出,人的慾望越少越快樂,但是要像哥哥這樣大智若愚,實在太有難度,人總是被聰明的自己驅趕著不停的衝鋒,攻克下這個慾望,緊接著奔向下個慾望。
  主演哥哥的馮瓅表演的著實好,哥哥這個人物演的愚厚但不痴呆,但是他的外形對他的戲路太有侷限性,很難突破。
 
  三、
  弟弟是消極主義者,他可以變成一個好人,也可能轉變成一個殺人犯,可惜青少年期的過度敏感和自尊將他帶到了錯誤的方向。弟弟曾經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從姐姐為了當兵向他借錢那一幕可以看出,他貢獻出自己所有的財產。可是哥哥的愚笨給他帶來羞辱感,他為了維護自己所謂自尊,不分青紅皂白把傘刺刺進哥哥的腿時,那時他已經開始墮落,他為了挽回面子策劃的騙局讓他真正失去了自尊。失去自尊的弟弟迷失了方向,他想毒死哥哥,這種手法很極端,也反應了這個似乎平靜的少年心裡的自私和翻騰。
  弟弟懷抱著夢想離家出走,最後仍然一事無成的回來,還帶回一個女人和一個別人的孩子。想必他是經歷了許多苦難的,但是回到家鄉的他已經是徹底放棄夢想的他,他心甘情願的當起吃軟飯的男人的角色。應該說,這個弟弟是姐弟三人中最為失敗的一個,失敗的莫名其妙,自己都不想抗爭。這種心態該是六七十歲老人的心態,可是他居然這麼年輕就甘於如此,也許他是看透了?還是因為他懶了,好吃懶做,所以寧可如此。他墮落的很徹底,失去了對家人的同情和愛護,失去了對曾經的自己對尊嚴的渴望,這種轉變讓人心驚膽顫。

  四、
  每個人都有過年輕時代,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夢想,想必爸爸媽媽也是如此。爸媽在電影裡的形象會讓大部份觀眾聯想到自己的父母,辛苦一輩子,沒有成就什麼大事業,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我想,爸媽也一定有過孔雀開屏的時候,不過現實的磨礪使他們的羽毛掉光了。媽媽為了哥哥求女工人去她家裡吃飯時,她掉了一根羽毛;姐姐摔傷了人家的孩子,媽媽帶著姐姐向人低頭賠罪時,她又掉了一根羽毛;爸爸為了哥哥向師傅賠禮送錢,他掉了羽毛;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忙著做煤球,卻被大雨沖的稀巴爛,爸爸媽媽無奈的沉默,看著被雨水沖走的煤粉... ...生活的殘酷,把他們從曾經的孔雀變成了沒有毛的孔雀,為了子女奉獻一切,就像天下所有的父母親一樣。

《孔雀》,渾身長滿美麗的羽毛,它開屏了,向我們展示不同的生活態度,不同的生命顏色,相同的宿命。每個人都不免老去,時代滾滾向前,我們夾雜在其間,匆忙而慌亂,日子還是那樣靜靜流逝。時光所帶來的,激情、殘忍、悲情,都展示在庸常的日常生活當中。

最後,空無一人,孔雀開屏了,它靜靜綻放。

孔雀·夢想
孔雀·夢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