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生死接觸--Hereafter

从今以后/通灵感应(港)/生死接觸(台)

6.5 / 95,525人    129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麥特戴蒙 西西迪法蘭絲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Richard Ki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懈不戒

2011-03-06 20:16:30

狄更斯的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部有關死亡與慰藉的電影,涉及通靈,故事由三條線索構成,最後匯聚於倫敦。

第一條線索是個女人,法國記者瑪麗,遭遇一場海嘯,死裡逃生,看見了死後的幻景;第二條線索是個男人,美國工人喬治,幼時患過一場疾病,病癒後獲得通靈的能力;第三條線索是個男孩,馬克思,與同胞兄弟傑森和酗酒的母親一同住在倫敦,一場車禍奪去哥哥的性命,馬克思始終無法釋懷。

通靈業界有很多神棍,小馬克思見識過許多,但始終孜孜不倦地尋找能夠再次見到哥哥的媒介。他在網上瀏覽過喬治曾經提供通靈服務的主頁,於是在倫敦書會上偶遇喬治,一眼便認了出來;喬治則總在逃避,他覺得通靈的能力是種詛咒,讓他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電影通過兩次通靈展現了這種「詛咒」。

第一次是受哥哥帶來的希臘人之託,藉由通靈獲得與其已逝妻子的聯繫;第二次是幫廚藝班上心儀的女子,揭開她內心隱藏的對於死去父親的執念。成功的通靈,或給當事人帶來慰藉,或引起痛苦,不變的是通靈之後他們匆匆的離去,遠離喬治的生活。在第一次通靈中,喬治說出了希臘人內心的隱秘,但希臘人寧願告訴他哥哥這個秘密,也沒有向喬治透露;在第二次通靈中,女子害怕地逃離,於樓梯間難禁痛哭。

這也許真是一個受到「詛咒」的職業,人們藉由它獲得與已逝者的聯繫,但並不希望這「中間人」的介入,於是尷尬的處境不可避免。靜聽、傳達然後消失、遠離或許是這個工作最基礎的職業操守,就像心理師,但那種與死者靈魂相接的切身感應可能遠遠超過心理師的置身事外,這或者就是喬治的悲哀以及他不願繼續從事這份工作的原因所在。

另外的一層障礙應該還源自於接觸。喬治的能力強大到無須通過專業的儀式,僅憑輕微觸碰即可感知。無論是對廚藝班上心儀的對象,或者任何他希望在生活中有更進一步關係的女子而言,越是靠近就越難以制止。試想,兩人親密間喬治所能體驗到的是什麼?是一個「第三者」(或者更多者)的超時空存在,這種壓力即便沒有向對方袒露自己的職業,也是難以長久自持的。

所以最好的happy ending是什麼?自然是導演如今安排的喬治和瑪麗的結合。喬治脫下黑色毛線手套,就像卸下通靈帶給自己的束縛,和另一隻手緊緊相握,此時他經歷的是從未有過的親密,只屬於兩人間的,沒有其他空間外物的干擾。有關兩者接觸時的景像,在倫敦書會上有過一次畫面的展示——喬治看見瑪麗在海嘯災害中靜謐地浮沉於海水間。多少年來,他第一次與人接觸時僅僅見到對方,且如此安靜、祥和。

Happy ending是古典式的,就像狄更斯的那些「悲慘」故事總有美好的結局。喬治每晚睡前都會聆聽一段朗誦版的狄更斯故事。他喜歡狄更斯、他的作品,熟知他的一切包括那張畫家所繪的狄更斯與其作品中人物靈魂交談的《狄更斯的夢》。喬治在狄更斯那裡獲得他在通靈中提供給別人的同樣的慰藉,而命運的偶然(一如故事的偶然)讓他在書會上邂逅了瑪麗。

瑪麗代表的是大眾藉由自身體驗所獲得的對死亡的感知以及由此展開的探索和解釋,人們似乎一直在好奇與逃避中盤桓,而通常人們選擇的是忘記或避而不談。作為新聞工作者的瑪麗,那種與生俱來的探究本性令她義無反顧。

Happy ending不僅是狄更斯古典式的,不僅是人類美好嚮往的夢境式的,也可能是一種願景,代表導演(或者作為解讀者的我)的看法:直面死亡,與死亡緊密相伴地生活下去,彷彿作家,與自己作品人物靈魂的長相共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