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金風暴--Inside Job

监守自盗/呃钱帝国(港)/幕后黑手(台)

8.2 / 79,008人    105分鐘

導演: Charles Ferguson
編劇: Chad Beck Adam Bolt
演員: 麥特戴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港長

2011-03-07 03:31:13

文藝眼中的金融危機


正如影片所說,影片確實請到了很多重量級的人物進行大量採訪。但是,影片的剪輯將大半人所說的進行了重新組織,又刪去了很多採訪內容。影片就像CCAV台邀請幾個人談論國際形勢一樣,美帝野心勃勃留了下來,不同意這種說法的人,採訪內容被一刪再刪,留下些被主持人問話問得答不上來的情形。許多人不接受採訪是明智的,這樣的採訪接受了只會讓自己羞辱,而且無法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看法。 若是本片將採訪的全部內容都公開來,應該是能讓人受益很多的,但是NO NO NO 文藝們怎麼能拍這樣的片子,文藝應該有立場,文藝應該揭露華爾街的貪婪,應該揭露華爾街控制美國政府,應該揭露那些經濟自由化的學者

談點看法
首先還是從房地產市場談起,對於美國房市來說,最重要的一個事件發生在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政府成立房利美(Fannie Mae)作為其新政的一部份,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貸款。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美國政府通過房利美,以及後來成立的房地美間接的影響著房地產市場。威廉斯(W. E. 威廉斯)教授曾寫道:從1977年的「社區重建法案」開始,國會就開始威脅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要他們向高風險的住房買家和企業發放更多貸款,這些貸款就稱為次級貸款。這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得到的甜頭是,「政府資助企業」Fannie Mae和Freddie Mac將會購買這些高風險的債券。任何腦子重量超過一盎司的人都能明白,這是釀造災難的配方,可國會卻齊聲否認。在房利美成立70年後,房利美和房地美成為了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持有全美近3100萬個家庭的住房貸款,總額約為5.4萬億美元,約占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一半。在大蕭條之後的70年,美國房地產市場除了小範圍房地產價格有出現過回落,總體上房市一路高唱凱歌,沒有下跌過,但反觀世界上其他國家,在這一時期西歐各國都有出現過過房地產市場週期現象,都有出現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下跌的情況;亞洲國家,日本在90年代就有出現過地產泡沫破裂,房地產市場不景氣,香港更是幾起幾伏,調整幅度有時甚至高達30%以上,中國大陸開放三十年,也出現過地產價格大幅下挫的情況,深圳樓市跌幅超過60%,多數為九十年代初內地房產繁榮時所建,深圳地產公司司40%以下的利潤不做,朱鎔基抓經濟後,地產泡沫就此破裂。房地產市場起起伏伏,升升降降是正常的,因為市場總是不斷的尋找「均衡」,有時供不應求,有時供大於求,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供給需求,有些年房屋供給過多,房價下跌,有些年住房需求增加,房價上升,但是像美國政府這樣,通過這些抵押貸款公司介入房市,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高風險的貸款,這樣那些原本屬於高風險的住房買家可以買房了,房貸市場也變得十分寬鬆。這樣等於是政府通過兩房間接的向房地產市場不斷注入大量的資金,促成房地產市場的超級大牛市。這樣的房地產市場繁榮是不可持續而且是脆弱的,假如沒有利率政策的收緊,布希政府經濟政策的失誤,它還會因為其他原因而破裂。美國房市到了21世紀,由於長期的政府干預行為,實際上已經是積重難返。

其次再說金融衍生品市場。此次出現問題的大多出現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RMBS),很大一部份來自房利美 房地美所發放的,這些證券在次貸危機前,大多得到了像標準普爾等大型評級機構的AAA評級。被認為是「安全」住房抵押證券連同其他抵押證券一起被放入一個證券組合中,形成抵押擔保債券(CMO)然後這個證券組合又和其他抵押貸款(如助學貸款等)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組合債務抵押債券CDO。CDO和CDO組合起來,又可以組合成CDO2。像AIG這樣的保險公司,捲入金融危機,其主要的原因是捲入保 債務憑證(CDO) AIG從其提供的向超高級風險產品作擔保中獲得相對較少的一部份利潤——承保的每一美元每年的收益僅0.02美分。但如果0.02美分乘以數十億倍,就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收入來源,特別是如果不需要準備金來覆蓋風險的話。這些證券組合十分複雜,而計算他們的價值和風險更為困難,最初創立CDO的摩根大通團隊整合模型時,既需要繁榮時期的數據也需要衰退時期的數據,但是他們卻尋找不到房地產市場衰退的數據,這些數據十分重要,想要估算CDO中證券之間的相關性,及其風險,就必須依靠這些數據。如果這些證券是沒有相關性的,則相對來說是安全的,如果這些證券高度相關,結果將是災難性的。這使摩根大通團隊最終止步於更大規模的交易。而另一些金融機構卻認為看到了商機,積極的參與到這個交易中來,其實他們同樣沒有找到足夠的數據,沒有能夠預測到潛在的風險。市場上交易者的行為並不一定對,但是市場這種機制,能夠懲罰做錯的這些人。正如弗里德曼所說,市場是一個不要求認錯但會懲罰錯失的地方。當金融市場的參與者犯錯時,華爾街的交易員們對CDO等金融衍生品的估價是錯誤的,有毒資產的持有者必須為自己的錯誤判斷付出代價。美國政府對有毒資產的救助,越毒的資產越能得到政府的資助,等於是做的越錯的人越能得到補償。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錯誤是建立在房地產市場扭曲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房地產市場的扭曲,被打包的債券等不會變成有毒資產。剔除了這些債券,或許金融衍生品定價也會有偏差,但是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後果。我認為金融市場之後所出現的恐慌來自於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在08年初的時候,政府救助了貝爾斯登集團,所依據是太大而不能倒閉的原則,可是太大而不能倒閉原則並沒有清楚的界定什麼樣的金融企業是太大而不能倒閉的,什麼樣規模的是可以倒閉的,在拯救了美國第六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後,保爾森卻宣佈不拯救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更要命的是,美國政府並未解釋為什麼拯救了貝爾斯登而不拯救雷曼兄弟,這種規則上的不確定性導致金融市場的恐慌,人們並不清楚下一個會倒閉的是誰,政府會救誰或是放棄誰。或許不公佈拯救方案,會讓保爾森有更大的空間操作,但是這個舉動給以金融市場人人自危,竭力自保。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這件事的重要性,就是在前面提及的雷曼兄弟倒閉後,一直不大關注美國金融市場的國內媒體開始大幅報導金融危機,似乎金融危機一夜之間突然爆發的。政府干預市場一定會出問題,只是這些問題會以什麼方式表現出來,或者是在什麼時候表現出來。或許是長期的資源浪費,或許是金融海嘯。
片中認為的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是 「監管不力」 但只要翻一翻過去 幾乎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有許多人歸將其歸因為 「監管不力」 但有一個問題是 什麼才是監管得力? 胡佛總統曾經被認為是讓經濟過於放任自由 而導致三十年代金融危機 但羅斯巴德指出 胡佛非但不是自由主義者 而是同其繼任羅斯福一樣 熱衷於政府對經濟的管理 胡佛極其討厭賣空 積極打擊美國股市做空。後來經濟危機爆發,胡佛下台,羅斯福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均為主張政府管理,但羅斯福新政成功了嗎? 沒有,大蕭條至少持續到了二戰時期。 羅斯福的新政對美國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在金融業的影響就是拆分,羅斯福將銀行的投資部門分出來,禁止銀行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即為鼎鼎大名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當時JP摩根和摩根史丹利本就是這樣被分開的。這項法案影響深遠,投資銀行確實也長時期「老老實實」做業務。有空再講故事了。

PS 回答 房市泡沫式政府促成的 金融衍生品是擴大作用。有些人認為金融衍生品完全沒有用,例如片中提到的資產證券化。假設銀行貸款100萬出去,然後把這個貸款拆分成100萬份出售,每份一元,購買的人獲得貸款所帶來的收益,而銀行獲得流動性,如果都沒有人想要銀行貸款收益,怎麼會有人去買?這是資產證券化的益處,有人喜好流動性,有人喜好固定收益。另一面是,購買的人要承擔貸款的風險,銀行如果賣出去自然是受益,但並不是所有的都能賣出去,還有貸款的收益會證券化出售高些。金融衍生品現在似乎成為眾矢之的,欲處之而後快,但著手金融衍生品監管還不如著手準備金製度與太大而不能倒閉準則的改革,這樣才能除去銀行風險收益的不對稱。
  不是說政府救市不利 而是救市規則模糊 這麼重要的規則 沒有明確規模 而是由幾個重要頭頭進行決定 讓市場面臨政策上的巨大不確定性
  高管的薪金包括兩個部份 一部份工資 更重要的是獎金 獎金相當於績效 如果今年乾的好 就能得到多少 但是不能立即拿到手上 離職的時候能夠拿到 當然董事會設置的這樣制度確有不合理的地方 (不止金融業 其他各行的高管獎金也是如此) 因為不論公司最後如何 高管在離職的時候幾乎都能拿到豐厚的獎金。 當然現在看這些高管倒閉離職後還能拿那麼多錢非常不合理,但那些錢可以說是之前其在任期間未支付的薪水,只是人走了以後,把錢放進了兜里。我沒有讚美這種制度,我也認為這種制度不合理,不單是金融行業,其他行業高管的薪資制度也是類似,我也認為這種薪資制度需要大幅改進。 但同時我認為,如果不是政府出資援助或是參股的企業,政府不應去制定該企業的薪資高低,薪資的制定權應是屬於股東,股東才是企業的所有者 。
 投資銀行不是金融危機的贏家 恰恰相反 最大的輸家就是投資銀行
美國5大投資銀行
1高盛 (目前美國5大投資銀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史坦利 (股價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國銀行收購)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產)
5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
 片中所指的雙方交易的就是高盛 其中SEC訴訟是因為高盛在出售那些賣的抵押證券同時,沒有披露另一家客戶沖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 (John Paulson)正押注於這些證券將崩盤。看出其中的問題了嗎,兩筆對立的交易,事後諸葛亮當然可以說這是不可容忍的,但是事前華爾街幾乎一致看好這些產品,而且華爾街的各種對沖買賣一直是持續存在的,投資銀行的接連破產賤賣也是事前沒有預料到風險。高盛比其他投行所作的唯一區別在於,他買的保險更多,也就是片中AIG所賣的CDS,0.02美分保一美元,不需持有CDO,也可以購買CDS防範風險,高盛的首席風險官並不像許多公司形同虛設,而是有一定實權的。大部份人看到繁榮,少部份人看到風險,還有人既看到風險還對此進行保險。對於高盛的道德拷問可以不斷進行下去,但是卻很難告倒,大陸幾乎所有的基金,都是做多才能盈利,證券公司在向你推銷基金產品,這些基金產品要股市漲了才能盈利,而另一方面,證券公司的自營業務是可以在股指期貨上做空的。這樣一家證券公司賣基金給你,而它的公司自營業務又在進行做空,你就能告它欺詐了嗎?
    金融高管確實有錯 市場判斷錯誤 公司風險過高 高管的薪資也不合理 甚至道德有問題(好萊塢這幫吊亂的人絕對不比這些高管性行為 吸毒好到哪去)但是 對金融高管 監管不利 高管太貪婪 確實不是主要原因
監管從來不利 因為兩個人交易 第三人監管 他怎麼也不可能完全了解雙方各種情況 如果他能清楚 完全能夠監管者安排交易 計劃體制就不會失敗。 高管貪婪 高管像來貪婪 從有高管開始就是如此 而且不僅是高管 其他許許多多人也都貪婪。
      我有提到盎司嗎?
      GS陰謀論郎咸平也在說,我沒有什麼可說的

補充 剔除一些無聊抽風型留言 然後回答補充一下
很多人主要是針對高管離職後拿那麼多錢意見很大 不僅是金融業 很多行業都有金色降落傘條款 我是認為這些條款是有問題的 我前面也說過一次了,這裡再強調一次。
有人認為只要是金融高管就能掌握資訊 駕馭一切,不是的,人是做不到能夠掌握一切資訊的作出完美推測的,高管也是人,高管對未來的判斷也是會出錯的,風險可以進行預測,但是預測結果準不準就要靠市場驗證了,黑天鵝總是存在的。
可能有些人認為美國救市是將錢白送給這些金融類公司,納稅人的錢全都白送出去,但如果有查一下美國如何救市 可以發現美國政府所作大部份是進行擔保 確保市場流動性 促成收購 購買優先股 等措施 美國7000億救市並不是7000億全都打水漂 實際上這7000億絕大多數已經收回 實際成本只有250億美元(這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救市方式= =)
有人指出導演是原先的職業是政客 那把題目改成政客眼中的金融也可以 PS 我是對政客是普遍反感的
我確實沒有提出一個具體的金融體系修改方案 現代金融系統非常複雜 或許真要從最基本貨幣改革 資本金製度入手 但我總可以提出我不同意影片觀點吧 如果你們有誰真的有一套新的金融體系改革方案 歡迎豆油
傳統意義上的投行已經不復存在,高盛與摩根史坦利現在是處於美聯儲監管之下。財政部也加強了對場外衍生品的監管,採取增強透明度等措施。這樣金融危機就能避免了嗎?

= =影評有回覆提醒確實挺讓人煩 基本都是在提醒我又被罵了 所以我不願去看 謝謝chen幫忙解釋了一些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