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挪威森林/Noruweinomori

6.3 / 12,501人    133分鐘

導演: 陳英雄
演員: 松山研一 菊地凜子 水原希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內陸飛魚

2011-03-07 04:36:41

挪威已經沒有森林


電影版的《挪威的森林》完全是用來快進觀看的,氣質倒錯,不得要領,人物、故事、表現、敘述方式連一點原著的骨血都沒沾上,導演、演員的文學素養不夠,沒有一絲想像力,或者說胸中無竹,底蘊不足,形成電影就出來了一個假模假樣的怪胎,難怪去年威尼斯電影節首映,評價就不高,去年底日本上映同樣遭遇滑鐵爐。

影片最大的問題是導演缺乏改編的取捨能力,原著里青年人在喧鬧年代裡用身體和行動求證人生與愛情存在的可能性,獨自橫渡漫長時間裡的百無聊賴,在虛無的路上靈魂孤寂蒼茫無可依附,只能自虐一樣揮霍青春的情緒。這些全然丟失,「神似」上已經丟掉了原著的味道。直子生日,精神病院生活,渡邊的孤獨,在綠子家的時光,玲子彈琴歌唱然後性愛,這些細節的營造幾乎是零分。

其次是選角上偶像派帥哥松山健一,「大餅臉」菊地凜子,長得很環保的水原希子,都和小說的人物原形對不上號,這群」80後「演員文化素養不夠,對小說中人物和故事缺乏基本的體驗了解,像個養眼的衣架子,只負責走台,不負責演技和心理展示。特別是菊地凜子演出的直子,沒抓住直子敏感憂鬱清顯的性格,長相上不夠纖細和神經質,完全和演綠子的水原希子調換。

如果導演和演員們能有一些耐心去多看看大島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若松孝二這些新浪潮導演同時期的片子,讀小說,看史料,走訪尚在世的老一輩演員,了解六七十年代日本的文化氛圍,青年時尚,政治風潮,可能電影會更好些,然後,導演和演員都在以一知半解糊弄人的樣子在拍這個片子。功夫不到家,就去打架,只能是被打的料,面都不會和就開始做包子,丟出去肯定是狗也不理。

看片前,我想這片再爛,青春味拍不出來,好歹要拍成一個愛情片,結果,完全真是小清新偶像劇的做派,所謂森林,就是去森林裡逛一逛,死一死,從夏天走到冬天,就可以了,難我真要鬱悶絕倒。按照正常思維以及同類文藝片的表現形式,男女主角要按照小說中的描寫,發揮身體激情,展現嬉皮士生活一樣的絢爛性愛,可是演員對情慾的處理,半遮半掩全無自信,連做愛都像假裝的,還指望裡面談戀愛是真的?

小說里,主人公遊走於漫長的時間,走不出的情愛迷宮,性愛是一種解放和反抗方式,而且菊地凜子在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奪得坎城大獎的《巴別塔》裡已經有過展示身體的經驗,到這裡卻退縮了。去和同樣是小說改編的《失樂園》相比,役所廣司叔叔、黑木瞳阿姨一把年紀了還敢坦坦蕩蕩地暴露身體,兩兩比較高下立判。

陳英雄的江郎才盡,在於他已不再年輕,怎麼想像都想像不出年輕時代和青春風采該是什麼樣子,更不知道日本那一代青年人的神采,摸不準小說中的那個年代該是什麼氣氛和味道。影片底色濫用那麼多陰翠,陰翠的綠,那麼多絮絮叨叨的旁白,試問,這是一個自信的導演,有想像力的導演幹的事嗎?叫王家衛,侯孝賢,李安去拍《挪威的森林》估計更好。

電影的美術指導是導演的夫人劉燕荷(隨夫姓叫陳努安姬),為了還原主人公渡邊所處的時代,花了一些功夫,在服飾、背景、道具還算過得去,但是她忽略了小說裡的嬉皮士音樂背景鋪陳,特別金龜樂隊的時代性,因此影片的懷舊味道不足以說服人。儘管影片請了電台司令的主音吉他手強尼·格林伍德擔任製作人,音樂和電影還是出現了脫節,和過度的綠色一樣不合小說氣質。

村上春樹藉著金龜樂隊的同名歌名命名小說,實際上是懷念日本嬉皮士青春時代,一代人的心底印記,金龜的音樂到電影裡卻已經可有可無,變味在所難免。看了村上小說改編的電影短片《遇見百分百女孩》《奇襲麵包店》都還是有味道和想法,長片《且聽風吟》、《東尼瀧谷》都還算合格,唯有新片《挪威的森林》是完全南轅北轍。

陳英雄這個越南導演,商業片搞不好(見去年的《伴雨行》),文藝片回不去,到此為止,已經是我心中的過去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