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挪威森林/Noruweinomori

6.3 / 12,522人    133分鐘

導演: 陳英雄
演員: 松山研一 菊地凜子 水原希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雪梨

2011-03-07 17:29:54

《捏碎了也不可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出於對村上常年以來的喜愛,懷著期待不安看了又長針眼的心情仔細地把片子嘴嚼了一遍,覺得不是一般的失望。一部作品在我心中的影響力大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任何手段的呈現都是對此的褻瀆,所以,陳英雄在拍的時候我一直都是保留懷疑態度的。當然我不是在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者譁眾取寵般地挑刺,僅是對於村上春樹的熱愛和尊重,這一點,《挪威的森林》搬上螢幕是足以令我喜悅的。

    憑昨晚的記憶,在十二個小時英文的狂轟亂炸之下我要傾吐對此的不滿,不要攔我。

    1.菊地凜子太老,第一個鏡頭就令她的法令紋、眼袋、臥蠶暴露無遺。雖然在木月時期她配上那髮型在遠鏡頭的調試下還能略顯年輕女人的風味,但一拉近景就是個大媽,還是個髮質差、發音嗲的成熟「20」歲女孩。我對此女演員不熟,但是實在不能接受這張皮之下嬌柔百媚的聲線,上帝保佑。

      同時,雖然理論上她的演技無可挑剔,但是在直子撕心裂肺的嘶吼時我怎麼也沒看到一個神經病女孩的手足無措和徬徨不安,聲音太刺耳了。並且直子不是應該更溫柔、更恬靜、更沉默的嗎?怎麼我看到的是一個話多、扭曲的女子在那邊控訴著不XX等話的反覆重複?原著有這橋段是沒錯,但是想像和視覺直觀的衝擊還是讓我不能接受。

      有網友說要是廣末涼子再年輕幾歲演直子正好,我比較贊同這個說法。

    2.水原希子作為模特,沒胸沒屁股,長著一張混血的臉,和我心目中的綠子相差甚遠。綠子無疑是可愛的,我到現在還記得村上描寫的兩隻小熊抱在一起咕嚕嚕地往山下滾的旖旎場景,又或者是跳動的小鹿?我記不得了,但是綠子肯定不是這樣的。

       其實綠子這個人物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神經質的,對男女情事好奇到不行,但是內心又保持著近乎兒童般的純真,雖然片子裡的「草莓蛋糕」理論算是亮點,但不知道是不是演技不夠成熟的關係,我一直覺得水原的眼睛有點無神,欠缺立體感和演技的張力。

    3.松山健一由於緊縛王子的關係我對他一直有種想扒開衣服看看的衝動,事實證明,他是一張乖乖牌,雖然瘦了,穿的襯衫很妖,腰、腿和屁股的曲線接近完美,但是演技就說不上什麼了,和菊地搭戲覺得是媽在領著兒子辦家家酒。

       除了最後一段直子死後他行屍走肉在暗礁邊迎風大叫口水亂飈的場景令我印象深刻外,我就一直看到他沉淪在愛與不愛、做與不做的漩渦里。菊地兩次趁他熟睡時挑逗他,他臨危不亂正人君子時的表情還是很豐富的,引得我每次都讚嘆這角色天賦異稟的自製力和忍耐力。

       不過,他詮釋的渡邊太弱了,或者說,是過於猶豫了,話少到可憐,一點也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這點就一直讓我覺得他演的渡邊就是個軟柿子,被女人任意亂捏,吸光了精氣不說還沒了人氣,所以覺得這個角色不夠完整,不符合原著。

       哦,還有,這廝嘴唇實在太翹,我一半的注意力全在他似動非動的翹嘴唇上了,有心者可以去仔細觀察觀察。

    4.一干配角里,最令我滿意的是扮演玲子的那位演員,至少在外型上我是認可的。

       敢死隊的那位就看到過側面,整體出場不過一分鐘,編劇太不重視他了,敢死隊的戲份怎麼能少呢?!

       永澤君是玉山鐵二,看不出這種六十年代的小油頭還是挺適合他的,最喜歡他在渡邊寢室第一次出現的那身裝扮,就是個紈絝子弟,戲份不夠多,演技中規中矩。

       初美那位演員覺得更像是個韓國人,那眼睛長得,就是去棒子國做過的。那場在餐廳三人交換女孩事件的爭吵我覺得初美的反應也過於表面,當然,也許是我的認識有偏差。

       演木月的那位形象上不多談,湊合,但由於影片剛開始是片段插入式地講述的,所以他的戲很唐突,就只有他自殺的那場導演給了他一個完全的個人舞台,不過在我看來,太莫名奇妙了,木月的形象啊,就這麼給毀了。

    5.整部電影最讓我不能忍受的,是編劇的挑三揀四,當然,在短短兩個多小時要把這一本書完全地詮釋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些有趣甚至經典的橋段怎麼就不見了呢?我隨便就挑出幾樣:

       敢死隊跳廣播操的畫面呢?宿舍播放君之代的早操時間呢?寢室為什麼沒有蘇伊士運河的照片(敢死隊朝著這圖手X來著)?

       直子和渡邊在森林裡井邊的談話呢?兩人的約會也太輕描淡寫了吧,那是散步嘛,走那麼快競走啊!!

       渡邊在綠子家為什麼沒有一起看不遠處的火災?包括兩人的共睡一床的場景怎麼也沒了?綠子還在她爸遺像前裸奔的,還有她家破舊的書店呢?

       那麼一大段玲子自己得病的遭遇怎麼就一個字都沒了,我還期待她口中的事情能場景再現呢,包括那個胸部異於同齡人的同性戀學生等等。

       最後玲子和渡邊做之前那個氣氛烘托怎麼全沒了,玲子不是要彈吉他唱歌的嘛怎麼到這裡就直接洗澡脫衣關燈了!!直子的遺書呢?她不是讓玲子要把直子的衣服都帶著的嗎!!而且,直子的死那一段叫什麼啊!午夜凶鈴啊,無頭女屍啊!吊著一雙凍得發紫的腳算什麼!!

   另外,片子的細節處理也時好時壞。朋友先我一步看了此片,回饋給我的是的確有料。好歹我的性啟蒙也是從這本書開始的,所以影片在這方面的處理上真實得讓我膜拜。

   例如渡邊和直子第一次的床戲導演的鏡頭就是斜切的,很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更讓我讚嘆的是直子的背上還有bra的勒痕,作為60年代的普通女孩有bra勒痕是很正常的,但菊地作為女星肯定平時保養得很好勒痕絕對沒有,製作人員為了這場戲特地弄出了這個勒痕,這在我看來是很親近很真實的,因而在場景的佈置包括演員的服裝造型上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有了重視也有了忽視,例如渡邊第一次去療養院晚上玲子唱《Norwegian Wood》時直子應該是披頭直髮額前髮夾的,但電影中她的造型相差甚遠;晚上她夢遊脫衣服的情節直接變成了赤裸裸的誘惑,你誘惑就誘惑吧,還進行到一半就走了,半夜拖渡邊跑到深山聽自己訴衷腸。我不記得書中有這個情節,還是編劇認為整合一下後就沒有必要了?

   整部電影看下來,我說的最多的就是:「這也太莫名了吧!!」除此別無其他。能搬上螢幕固然是好事,可是和我心目中的幻想畫面實在是太有差距了,這就不得不令我感到一陣陣的失望。當然,作為一本影響我整個人生人格的書,地位之高自然無可厚非,我也是真心感到欣慰而開心的。所以在這麼長的吐槽或者說是雞蛋裡挑骨頭的炮轟之後,我給這部電影四顆星,紀念一下逝去的青春。

   村上在得到耶路撒冷文學獎後用了以卵擊石作為演講的題目,我後來想想這種以身試險的勇氣也是非常人可比擬的,所以作為一個蛋被自己撞碎了這個事件本身就是其價值和存在意義的最好體現。那麼,電影終歸是電影,只是一種藝術手段,畢竟也是一部作品,得心懷感激。不造次。不苛責。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觀影過程中被自家家長進屋騷擾過兩次,且都是在渡邊直子兩人乾柴烈火的當頭,這讓我暫停掩飾得極為措手不及。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