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花都艳舞/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7.2 / 26,110人    113分鐘

導演: 文生明尼利
編劇: Alan Jay Lerner
演員: 金凱利 李絲麗卡儂 Oscar Levant Georges Guetary Nina Foc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ick's Castle

2011-03-09 02:44:13

喧囂的華麗,童話的結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終於有幸一賞大導演文森特明尼利的名作《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又譯《花都艷舞》),儘管之前也寫過一些觀影感受,不過涉及到歌舞片的,還尚屬首次。雖然本人對歌舞並沒有太多了解,但想到既然是為歌舞片作賞析,就應當體現出不同的特色,所以本篇感受的重點將不再是對劇情的描述與個人感受的抒發,而將是以一個歌舞方面完全業餘的偽影迷的視角來對本片中挑大樑的幾段歌舞進行一些賞析。水平有限,若有幼稚之處,敬請包涵。

開片:
   伴隨著主旋律的奏響和片頭的結束,巴黎的城市風光隨即出現,一處帶有古典風格的噴泉(或許也是一座許願池)首先出現,伴隨著風朗氣清,帶來一番明快的景像,也同時在開篇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調。與想像中的不同,儘管是歌舞片,導演卻並沒有採用以歌舞作為開頭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主人公傑瑞的獨白,在觀眾欣賞巴黎風光的同時也開宗明義地表達了他的經歷——他是一名美國軍人,曾赴歐洲戰場作戰,二戰退伍後,為了追隨自己繪畫的夢想而留在了巴黎這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不得不說,美國人其實也很崇洋媚外的,崇的就是法國)。隨即鏡頭轉入室內,不難看出他生活窘迫,但是卻無法壓制其對待生活的熱情。繼而是另一位角色,傑瑞的朋友Adam的獨白,他是一位鋼琴演奏員,同樣生活窘迫卻執著追求藝術。隨著他在獨白中對一位朋友——已經小有名氣的歌舞演員Herry的介紹,Herry出現並且再度帶來一段獨白,Adam與Herry在小餐廳會面,Herry向他介紹了自己的未婚妻麗莎——一位清新可人的姑娘(不知是不是巧合,此女與導演自己的寶貝女兒同名),在二人的對話中,麗莎的形象如拼圖一般漸漸完成起來。緊接著便為第一段歌舞揭開了序幕。

第一段歌舞:華爾茲伴奏下的男生三重唱
   在小餐館中,三位男主角碰面並相互熟悉,Adam彈奏起一段樂曲,隨即被Herry喊停,並改奏起施特勞斯的華爾茲,在伴奏聲中,男生三重唱開始。整場歌舞都是在這座平民區街道上的小餐館中進行,三位主人公在歌唱的同時,還伴隨著簡單而輕快的舞步,餐館中的其餘人物,有些同樣在隨之起舞,有些則在一旁微笑地觀看。個人感覺,這一場歌舞間接地補充了沒有開場舞的空白,展現出當時生活在城市中的並不寬裕的小人物們對待生活的樂觀和熱情。

第二段歌舞:花店門口與孩子們
   拮據的傑瑞上街賣畫,巧遇一位富婆,富婆很欣賞他的繪畫風格,不僅重金買下了他的畫,還打算請他赴宴。這一段歌舞的開頭,便是傑瑞坐著富婆的豪華敞篷車駛過平民區的街道,一群小孩興奮地簇擁在車子周圍,身為「孩子王」的傑瑞一下車,就被孩子們纏著教他們英語,他們踱到花店門口,在鮮花的簇擁下開始了第二段歌舞。實際上,儘管人多,這還是可以被看做男主角的一段獨舞,只不過會偶爾穿插和孩子的對白。這段歌舞本身沒什麼特別之處,不過是延續了全片的風格而已。不過有一句歌詞讓我印象很深刻——「我有菊花,想要和你們大家分享」……本身沒什麼的,但是禁不住一想。。。好吧,我承認我邪惡了一下。
第三段歌舞:Adam家中的踢踏舞
   傑瑞巧遇Herry的女友麗莎,並對其一見鍾情,通過努力地爭取,讓一開始並不很熱情的麗莎同意到咖啡館和他約會。他興奮地來到Adam的住處,在Adam鋼琴曲的伴奏中跳起了踢踏舞。感慨一下男主角吉恩凱利的舞蹈功底,可以再一架三角鋼琴的頂部跳起踢踏舞,「上躥下跳」一詞或許顯得不太雅觀,但是用來形容他忽然躍上鋼琴,時而落地勁舞的場面,再合適不過了。同時從表情中也不難看出他此時的興奮。

第四段歌舞:河邊橋下的雙人舞
   麗莎和傑瑞離開咖啡店,來到河邊的一座橋下。傑瑞向麗莎含蓄地表達了心意,不過麗莎並未熱情接受。二人挑起了一段交誼舞,在靜靜地河水邊顯得溫婉動人,很符合巴黎這座所謂的浪漫之都的味道。一曲舞罷,麗莎發現已經到了Herry在劇院表演的時間,隨即奔赴劇院,第四段歌舞落幕,第五段歌舞隨即跟上。

第五段歌舞:Herry的劇院表演
   小有名氣的Herry身著華服,在舞台設置好的階梯上舞蹈。這一段其即時間很短,屬於一個串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階梯上的燈光效果,與演員的舞步結合的天衣無縫,再加之以伴舞女郎們托起的燭台中燭光的映襯,別有一番滋味。儘管這樣的場景在如今看來已不再有什麼新鮮感,但是在這樣一部上世紀50年代初的歌舞片中,還是運用的恰到好處。
第六段「歌舞」:Adam的幻想
   這一段出現在Adam的幻想中,稱不上歌舞,所以加了引號。在這一段中,主角無疑是在音樂廳中演奏鋼琴曲的Adam,不過有趣的是,隨後便可發現,樂團裡的所有人,無論是指揮還是演奏員,全部由Adam來飾演,很像電影《成為約翰馬克維奇》中那個經典的橋段。或許我們可以將這一段理解為是Adam的YY,不過也體現出了一位執著追求藝術的青年掙扎於理想和現實之中的苦楚,真是一種巧妙地表現方法。而且Adam的演員,無論是在彈鋼琴時,當指揮時,還是演奏小提琴時,都學樣有樣,也很不易。

第七段歌舞:餐廳和街道上的雙人舞
   再度在餐廳會面的Herry和傑瑞興緻勃勃地談起了自己心儀的女子,但是只有Adam才知道他們所謂的女友其實是同一個人,但是他卻無從制止他們的交談。兩人在交談到興奮之時,再度跳起了一段雙人舞,具體是哪一舞種,屬實搞不清楚。舞步也不算幅度很大,二人同步,從餐廳中一直跳到大街上,在路人的簇擁中,本段歌舞達到高潮。不過個人感覺這一段也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
第八段歌舞:全篇的壓軸大戲,神來之筆
   其實一直完此前的所有歌舞,並未發現太多出彩之處,除了鋼琴踢踏之外,個人感覺大多都只是中規中矩而已。不過最後這一段還是讓我相信,一部好影片,結尾必定出彩。
   傑瑞最終得知麗莎即將於Herry成婚,雖然他們都深知彼此最愛的是對方,卻不得不離開。痛心的傑瑞找到了一直資助他的那位富婆,請她參加藝術家的舞會,但是在舞會上再度遇見了Herry和麗莎,一番交談之後,傑瑞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還是喜歡麗莎的,拿富婆來充幌子不過是自欺欺人。他向富婆表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獨自一人來到陽台,目送Herry和麗莎的車子遠去。他拿起一幅畫,畫中是黑白二色構成的素雅的巴黎形象。但是此時此刻,失去真愛的他認為巴黎對他而言已不再有意義,於是他將這幅畫一撕兩半,拋到一旁,兀自陷入沉思。而就在影片陷入絕境中時,一股微風吹來,地上那副原本被撕開的畫作在風的作用下奇蹟般地又拼接到了一起,猶如破鏡重圓一般,緊緊地咬合。忽然,傑瑞發現自己已經置身這幅畫中。畫的輪廓作為背景漸漸明晰,同時他也發現,地上有一朵紅色的玫瑰,正當他欲彎腰拾起玫瑰之時,原本黑白的畫作突然升騰起了一片彩色,緊接著,就在影片進行到第95分鐘的時候,這段長達16分鐘的壓軸舞在再度奏響的主題曲中,華麗地拉開了大幕。
   背景的畫作從一個角度逐漸擴大,巴黎的城市形象以畫作的形式充滿了整個鏡頭,巴黎城市內的小市民紛紛出現,只不過,這一次的場景完全是在畫中,亦真亦幻,難辨一切。虛擬的畫作建築和真實的人物形象交織在一起,全然一幅巴黎的眾生相,這裡有路人,有警察,也有小商販。在娓娓道來的主題曲中,傑瑞漫步在 「巴黎」街頭,似乎在尋覓什麼。忽然間,儀仗隊出現,主題曲節奏加快,變得強勁而躍動,片頭出現過的那座噴泉再次成為了鏡頭捕捉的焦點,所有人物的舞步也變得更加富有動感,噴水池邊,一層薄霧彈起,女主角麗莎的身影出現,她和傑瑞你追我趕,似乎在玩著捉迷藏的遊戲。正當傑瑞快要追上時,忽然鏡頭一暗,麗莎已經消失不見,傑瑞獨自出現在空蕩無人的街道上。一開始,他的表情滿是無助和失望,緊接著4位舞者出現,他們簇擁著傑瑞 來到一家衣帽店,換上新裝,開始一段五人帽子舞。這一刻,儀仗隊再次出現,他們來到一片疑似花園的地方,更多的人物聚集在這裡,跳起了風格多樣的集體舞,麗莎再次出現,二人漫舞到噴水池邊,此時燈光熄滅,僅剩一縷朦朧的光彩,在又一次盪起的薄霧中,二人翩翩起舞,時而擁抱,時而托舉,時而深情對望,猶如一曲曼妙的冰上芭蕾,婉轉動人。當薄霧褪去,燈光亮起的時刻,他們初次約會的咖啡屋的映像出現,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幅獨特的畫作,畫面中的人物也在跳舞。漸漸地,鏡頭推進,新畫作的特寫充斥了螢幕,而傑瑞又忽然幻化作了畫中那個跳舞的小人,在跳著很怪異的舞蹈。新的人物不斷出現,簇擁著 傑瑞和麗莎,這樣的集體舞顯得熱鬧非凡。可就在最熱鬧的一刻,除傑瑞外的所有人物忽然在瞬間消失,只剩他獨自一人站在噴水池邊。驀地,畫面再度切換回本段開頭的場景——站在被撕毀的畫作背景前,傑瑞又一次看到了地上的那朵玫瑰。當他拾起玫瑰的一刻,背景消失了,沒有任何光彩,只剩下無邊無際的黑暗。傑瑞獨自站在黑暗中,望著手裡的那朵玫瑰——它是如此鮮紅。
   原來,剛才的一切不過是傑瑞的沉思,當他從沉思中醒來時,再一次感到了無助和失落。歌舞結束,就在人們以為影片就將如此結束的時候,汽車的喇叭聲再度響起。原來,Herry知道了他們的真愛,自己做出了讓步,使得麗莎終於回到了傑瑞的身邊。最後,他們手挽手走下舞廳門口的臺階,夜色中的巴黎燈火輝煌,一片祥和。

   怎麼說呢,看完整部電影,感覺結局多少有些假。不過卻正符合了本片童話般的色彩,也無可爭議,那個時代的人們顯然更喜歡這樣的結果。本片當年在奧斯卡的爭奪中8提6中,不過我覺得沒有提名任何表演獎這一事實還是有些不公,不說別人,但說男主角吉恩凱利的舞蹈就絕非等閒,不過已成往事,誰又能知道當時人們的想法呢?提時至今日,很多人重翻舊帳,再次把本片和《慾望號街車》進行了對比,同時也得出了各式各樣的結論。個人感覺,要是把這一段劇情拿到現今來拍,在褪去歌舞片的華麗外衣以劇情片的形式出現,那麼估計連提名都很難撈著,而如此的劇本設計更是絕無染指最佳原創劇本的希望。但是在歌舞片的華麗包裝下,還是顯得別有風味。在那個歌舞片大行其道的黃金年代,街車的結局多少顯得有些後現代,再加上二戰剛剛結束幾年,人們都渴望過上平靜美好的生活,所以說,人們需要喜劇,也因此成就了本片的輝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