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倒帶人生--Mr. Nobody

无姓之人/小国民尼谟(港)/倒帶人生(台)

7.7 / 246,700人    141分鐘 | Canada:13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157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賈柯凡多梅爾
編劇: 賈柯凡多梅爾
演員: 傑瑞德雷托 莎拉波利 黛安克魯格 萊斯伊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wnray

2011-03-10 22:19:57

人生不易,愛殊不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以下是劇本平鋪直敘流水帳:
FEB/11/2092,地球上最後一個原生的人,nemo nobody 將要過118歲生日了。

 

那時候,人類已經可以通過 細胞再生獲得永生,mr nobody是唯一一個活著的自然衰老的人。他活在萬眾矚目之下,117歲,身份成謎,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何方,經歷過什麼事情,用儀器探測其記憶非常混亂,自認為只有34歲。

人們都在好奇,在很久以前,人類尚有愛和性的時候,尚有無序和意外的時候,世界的模樣。

醫生通過古老的催眠術,讓mr nobody進入夢境,緩緩打開記憶之門:

 

天堂裡面有很多寶貝,等待降生,當每個寶寶出生前,遺忘天使會輕點它的嘴唇,讓他丟掉前生記憶,但是,她漏掉了nemo,使nemo帶著預見能力降生了。

 

nemo選擇了一對幸福的夫婦,做了他們的兒子。他們的相逢是浪漫的,由於地球一端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帶來的氣流,吹落了大洋彼岸的一片樹葉,這片落葉使父親滑倒,當母親急忙上前攙扶的時候,他們一見鍾情。

 

nemo,從小就在思考存在的意義,關注人類的複雜和言不由衷,感受風雨無常。

 

科學告訴我們,時間是由於宇宙大爆炸的膨脹產生的,當宇宙膨脹,時間推移,單向不可逆轉,人類不斷面臨選擇,但很多選擇,做出後將無法逆轉,nemo5歲便體會到這種尷尬境界,當他面對美食的二選一時,寧肯選擇放棄而保留一切皆有可能的權力,此時,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孩:
 

Elise:nemo第一眼看到的女孩,他愛的人,卻不愛他。

jane:愛他的人,他卻不愛。

anna:最後一個nemo看到的人,卻是第一個同nemo say hello的人,彼此相愛的人。

 

nemo預知到,他會有機會分別與這三位女孩共結連理,在一個教堂,三扇不同的門裡走出,象徵三段不同的婚姻歷程。

 

小學生nemo是個旱鴨子,而anna在水裡像一條美麗的人魚,nemo在角落裡偷偷窺視anna的美麗,憧憬讓他在無人時自高台躍下,窒息最終被救生員救起。

 

nemo發現,他的母親愛上了anna的父親,家庭破裂了。

 

9歲的nemo面臨了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選擇跟隨父親,還是母親?

 

在母親離去的列車開動後,nemo的人生轉化為X個不同的軌跡:

1. 追上列車,去了新的城市。anna和nemo在學校做了同學,二人第一次接觸,在大海邊,anna熱情的邀請nemo去游泳,但nemo出於羞澀,惡狠狠的拒絕了anna,從此2人陌路,直到幾十年後,nemo遇到了anna帶著孩子,唏噓不已,nemo果斷的拒絕了這種可能的發生,做出了另外的選擇,坦誠的告訴anna自己不會游泳,愛情悄悄萌芽,此時出現兩種命運軌跡:

 

                  i. 兩人相戀,有了孩子,很幸福,nemo在下班回家的途中,汽車撞到小鳥後衝入湖裡,死亡。

      

               ii. anna父親和nemo的母親走到了一起,兩個15歲的孩子看著對方的眼眸,露出一絲欣喜微笑。兩人相愛了,燃燒著身體,有個很精緻的細節,當兩人第一次在一起,nemo的身上的汗毛輕輕的聳立起來,愛有這樣的力量,是吧?

nemo和anna的戀情,被父母發現,繼父生氣的帶著anna去了new york,分離前,約定在小鎮的燈塔旁等待對方。母親銷毀了anna的來信,帶著nemo搬離故居,nemo告訴母親,不會游泳的他卻無比熱愛泳池,後來,nemo找了個泳池清理的工作,每日期待與anna的相逢,在街角,在車站,在每一處,anna也是。終於某天,兩人重逢了,anna留下了一通電話號碼,目送anna離開的時刻,天空落下一滴雨,打濕了那張紙,墨跡隨指滴落。造化如此弄人,nemo只有選擇每日在路邊等待,睡則在躺椅上,但兩人再也無緣相見。

 

那場雨也是蝴蝶效應導致的,nemo6個月前買牛仔褲的時候,選擇了一條便宜的,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生產牛仔褲的巴西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回家煮蛋,蒸汽形成的氣流帶來了兩個月後nemo所在城市的一場雨。

 

2. 因為父親的一聲呼喊,配合某個為了賺大錢的製鞋廠配套的劣質鞋帶的斷裂(蝴蝶效應再次發揮作用),他留在了父親的身邊。

父親癱瘓了,nemo每天要照顧父親,喜歡寫科幻愛情小說,遇到了elise(他愛卻不愛他的女孩),elise正值感情挫折,讓nemo發誓將她死後的骨灰灑到火星,此時出現多種未來可能:

                     

        i. nemo表白前發現elise還愛著別人,痛苦的開著摩托車遇到車禍(又是因為一片葉子),成為植物人,但腦中依然在構思著小說:nemo告訴elise,願意將她死後的骨灰灑向火星,elise感動後,兩人結婚,但婚禮當日,遇油罐車爆炸,elise死掉了。此時又出現兩個分支:

 

  1. 他去了火星,將elise的骨灰撒在那裡,在途中遇到anna,兩人還未開始,遇到流星雨,飛船毀滅了。

 

  2. 他的同事死掉了,參加葬禮時,遇到同事的遺孀anna,nemo同anna搭訕,但被拒絕了。

                   ii. elise拒絕了nemo,nemo痛苦中選擇了愛他的女孩jane,娶了jane,奮鬥,買了豪宅,有泳池和草坪,有跑車,有了兩個孩子,世人眼中幸福的婚姻,但nemo被平淡和思念折磨的痛苦不堪,elise常常出現在他的夢中, nemo將一切財產轉移給jane後,準備告別世界,躲開火車後,卻奇異的因為冒充別人的名字被黑社會打死。

                 

       iii. nemo告訴elise,願意將她死後的骨灰灑向火星,elise感動後,兩人結婚,nemo很珍惜努力維持著婚姻,但elise仍然愛著當初那個拒絕她的男人,每日煎熬,得了嚴重的抑鬱症,nemo也在重壓下變得抑鬱,最終,elise在一個清晨離開nemo,在理髮館工作打發餘生,每日拿著照片懷念初戀的男人,某天,那個男人來剪髮,發福了,兩人都沒有認出對方。

 

以上的這一切,包括身世成謎的118歲的mr nobody,都是9歲的nemo在面臨父母分離的選擇時,預知到的未來命運的每一種可行性,最終,他們的都沒有帶來nemo想要的答案-----與anna永久相戀。

 

nemo最終做了另外的一個選擇,既不跟父親,也不跟母親,走了另一條路,吹起了另一片落葉,而這片葉子引領了anna和nemo重逢,在不知是幻是真的相擁一刻,nemo嘴裡一直在重複的是:「謝謝,謝謝....」。

 

Mr. nobody 118歲生日那天,也就是2092年2月12日,他死掉了,生命的最後一秒,嘴裡依然呢喃著anna的名字。

 

在nemo在火星和anna相遇的途中,anna告訴nemo,2092年,宇宙膨脹將變為坍塌,從此時光倒流,一切化悲為喜...

 

編劇特意選了nobody這個名字,是的,nobody能預知近乎無窮複雜命運,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從而告訴普通人,無論你多麼努力,多麼執著,因為這麼多的必然與偶然的事件阻隔,因為存在那麼多的心靈變遷,永遠都不會和你愛的也愛你的人相擁一生,這是多麼讓人惆悵,讓人悲哀絕望的一種命運。

 

          在片首,名為「鴿子的迷信」的實驗中,鴿子認為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食物,就好像我們認為通過追尋可以獲得愛情,而實際上食物的供給與鴿子的努力無關,愛情也早已被命運決定,與我們的追求,無關。

           值得一說的是影片中的配樂和插曲,不似一般電影中的風格類似,而是風格廣泛,且流傳甚廣的曲目,恰如人生,或快樂,或憂傷,或幸福,或失落....但我覺得只有在《Fight club》中同樣選用的the pixies -- 《Where is my mind》最能表達主題: 絕望。

OST:

1. Buddy Holly - Everyday
2. Erik Satie - Je Te Veux
3. Erik Satie - Lent Et Grave
4. Eurythmics - Sweet Dreams
5. Gob - Mister Sandman
6. Wallace Collection - Daydream
7. Nena - 99 Red Baloons
8. Erik Satie - Gnossienne No. 3
9. Gabriel Faure - Pavane Op. 50
10. Hans Zimmer - God Yu Tekkem Laef Blong Mi
11. The Chordettes - Mister Sandman
12. The Pixies - Where Is My Mind
13. Otis Redding - For Your Precious Love
14. Pierre Van Dormael - Mr Nobody
15. Pierre Van Dormael - Undercover
16. Nena - 99 Luftballons (Bonus Trac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