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60號高地--Beneath Hill 60

奇袭阵地/号高地之下/

7.1 / 6,607人    122分鐘

導演: Jeremy Sims
編劇: David Roach
演員: Brendan Cowell Harrison Gilbertson Steve Le Marquand Gyton Grantley Alex Thomp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暖言巷陌

2011-03-13 20:56:48

光榮與夢想,還有陰暗與戰爭


【你看到自己眼中的絕望】

愛情、家庭與個人命運,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一文不值。

電影的前十五分鐘左右,地下沉悶的呼吸、持續不斷的炮轟聲,略顯冗長的敘事讓人覺得壓抑到不想看下去。然而,一群礦工,在陰暗的地下如老鼠般生存的礦工,他們都曾擁有鮮妍明媚的生活。
兩條主線穿插講述的故事,終於在最後半小時內達到了高潮。

戰爭中的光榮與夢想。
地下的九十英尺的陰暗與看得見看不見的硝煙。
每個人都有著非凡的堅韌與勇氣,身上承載著的是國家的使命與不可違抗的命令。他們身上攜帶著妻子或者女友還有母親的照片,那是黑暗中的亮,冷酷中的溫情。

戰爭意味著傷亡。甚至某種程度是意味著絕大多數軍人的墓碑。

老父親死了。
飛毛腿比利死了。
最後Tiffin也死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

【你聽到的是自己的心跳聲】

給予了準備時間的告別。
生與死的告別。

像奧利佛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當指揮官的料。
而像Tiffin這樣的人,是更為平凡的人,沒有成熟的少年。面對戰爭會怕,面對在頭上飛過的炮彈炸藥會哭,會提著鳥籠像個孩子,會迷路會走在隊伍的最後面,會偷閒給奧利佛的女朋友做個小木匣。他的夢想是走出礦井以後做一個小木匠。

可他沒有走出礦道,面對即將到來的爆破和死亡,他擎著最後一根蠟燭在最後的礦道里,默念著「你聽到的是自己的心跳聲」。是自我欺騙還是安慰還是勇敢。
奧利佛救不了他,他親手按下了爆破的閘。
他的戰友救不了他,每個人都是戰爭的一個棋子。
幾秒鐘後,Tiffin的心跳聲也隨著爆破音和翻滾的火煙而停止。

【你體驗到生命有多無可奈何】

影片來源於真實的故事:
"1917年6月17日,奧利佛 Woodward和他的戰友們用血淚換來的那場19分鐘的爆炸造就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爆炸長度相當從倫敦延綿至都柏林"

接下來的字幕更是讓我感慨:
"這一場戰役是協約國在一戰期間最大的一次勝利。而德軍在一個半月後又奪回60陣地。 這場戰爭死亡人數有一千六百萬。"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勝利與失敗,都是一陣煙雲。
光榮與夢想,無從判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