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時時刻刻--The Hours

时时刻刻/此时此刻/小说人生

7.5 / 142,134人    114分鐘

導演: 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 麥可柯林漢 大衛海爾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妮可基嫚 茱莉安摩爾 史蒂芬迪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醬

2011-03-17 04:17:52

似水流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水。
流動的水。
如意識般流動的水。
剛開始看The Hours時,我頭腦中閃現出的意象就是水。直到影片結束,這種意象依然沒有改變。
作為一部意識流風格的影片,The Hours的藝術手法註定了它的觀眾不會太多。灰暗,沉悶,壓抑,安靜到窒息,充斥著死亡的陰影,同時還點綴著幾個曖昧的同性之吻。這就是The Hours給人的總體印象。但我說不清為什麼,我為這部影片所著迷,以致於一遍又一遍地重溫也從不厭倦。
The Hours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巧妙地將宏大與細微雜糅在了一起。三個不同的時代,三個不同的女人,只因為一本Mrs. Dalloway而被命運聯繫在了一起。三個女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命運,卻無一例外地擁有著相同的情感和掙扎。這種情感已經遠遠超越了人類的基本需求。對她們而言,親情和愛情都已經無法彌補她們心靈的缺口。她們需要的是生命極致的寧靜和靈魂極致的昇華。因此,在一天之中,三個人的命運開始了向三個方向的轉折。
一天,24個小時,看似短暫,實際上會發生很多事情。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在死亡邊緣徘徊,有些人則會目睹死亡。
在一個平靜的早晨,20世紀初期的英國,作家維吉尼亞 Woolf在小說開頭寫下了「Mrs. Dalloway說她要自己出去買花」這句話;在一個20世紀中期的美國家庭中,家庭主婦Laura 布朗正在閱讀這句話;而20世紀末的Clarissa Vaughn則下意識地對她的情人說她要出去買花。
三個女人的故事開始了。
第一個女人,維吉尼亞 Woolf.
她是英國著名的意識流作家,美貌與才華並重。她居住在安靜的Richmond,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且她有一個深愛她並理解她的丈夫,能夠容忍她的一切。除此之外,她還擁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現實生活中的,一種是她的小說世界。無論是哪種生活,都已經優越到了令人羨慕的地步。但事實上,維吉尼亞活得並不快樂,正相反,她無時無刻不處在痛苦之中。
維吉尼亞天生的細微神經給了她驚人的才華和天分,讓她能夠在文學的世界中自由馳騁,開出美麗的奇葩。但同時也給了她常人所不具有的敏感和神經質,讓她備受折磨,直至崩潰。
可以說,維吉尼亞的一生都在清醒與瘋癲中度過。丈夫細微的愛和關懷已經遠不足以給她帶來快樂。病魔讓她瘋狂地追求著死亡。她不得不不停地嘗試著結束自己的生命,從而尋找到永恆的寧靜。
在叢林中,天使般的侄女Angelica發現了一隻死去的小鳥。維吉尼亞為它獻上了鮮花。
「我們死後會去哪裡?」Angelica問她。
「我們會回到我們來時的那個地方。」維吉尼亞認真思考後回答。
「我忘了我是從哪來的了。」
「我也忘了。」
然後,維吉尼亞在小鳥身旁躺了下來,望著小鳥的眼睛。那一刻,她的眼睛無比清澈。
死亡,只有死亡才能將維吉尼亞從泥潭中救出。
於是,在那個夜晚,維吉尼亞一個人坐在昏暗的燈光中,完成了小說最後的構思。小說世界中的她不必死了,因為實際生活中的那個她要取而代之。
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維吉尼亞用顫抖的手,語無倫次的語言寫下了給丈夫的遺書。之後,她從容不迫地走向湍急的河流,結束了自己短暫但又傳奇的一生。
「為了讓其他人更加珍惜生命,有些人必須去死。」這就是維吉尼亞用一生對生命所做的註腳。
第二個女人,Laura 布朗.
她同樣是一個在旁人看來十分幸福的女人。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愛她的丈夫和懂事的兒子。但她同樣很痛苦。如果說維吉尼亞的痛苦源於病魔給她帶來的瘋癲,那麼Laura的痛苦則源於她每日一成不變的生活。她厭煩這種家庭主婦的煩悶生活,她想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繼續自己的人生。但是她的丈夫卻不能理解她。
當Laura讀到Mrs. Dalloway這本書時,她似乎看到了另一個自己。Mrs. Dalloway和她出奇的相似,是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相當自信,身邊的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以為她很幸福,但事實上,她並不幸福。對於Laura而言,當她面對丈夫和兒子時,必須強顏歡笑,無論自己心中多麼痛苦。受到Mrs. Dalloway的影響,Laura漸漸萌生了自殺的念頭。她迫切想要逃離目前的現狀,哪怕是以失去生命為代價。
清晨溫暖的陽光透過厚厚的窗簾射入空寂的屋中,但卻射不進Laura灰暗的心靈中。她在給丈夫做了一隻生日蛋糕後,將兒子送到鄰居家暫時安置,自己則帶著那本Mrs. Dalloway和幾瓶安眠藥去往旅館。臨走前,敏感的兒子突然意識到了什麼,拼命地撲向Laura即將開走的車,大聲呼喚著媽媽。但是同維吉尼亞一樣,親情遠遠彌補不了她的傷痕。她同樣渴求死亡,享受死亡所帶來的寧靜。
在旅館中,Laura繼續閱讀著Mrs. Dalloway,這本書似乎承載了她沉重的靈魂。
最終,Laura沒有選擇死亡,因為她找到了一個比死亡更適合她的方式。
於是,在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後,Laura選擇了逃離。她離開了家,獨自去往加拿大,當了一個圖書館管理員。
Laura逃離了痛苦的根源,但她不知道這些痛苦卻留給了兒子來承受。
「是死亡,讓我選擇了生存。」這是Laura用她的經歷對生命做出的詮釋。
第三個女人,Clarissa Vaughn.
作為21世紀的女性,Clarissa顯然擁有了前兩個女人所不具備的特質,獨立和自信。她是一個有著獨特取向的女人。深愛著患有愛滋病的男友Richard,同時又跟同性戀情人同居,而且還通過人工受精生了一個女兒。
Clarissa不僅名字跟Mrs. Dalloway相同,就連性格都有著相似之處,喜歡開派對,用熱鬧來掩蓋寂靜。因此她的詩人男友Richard稱呼她為「Mrs. Dalloway」.
為了慶祝Richard的生日,Clarissa決定給他開一個隆重的派對。與開朗熱情的Clarissa相比,Richard則顯得內向消極。他認為派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在他看來,再熱鬧的派對也有散場的時候,散場之後還有無盡的時間,這讓他無法面對。但Clarissa堅持己見,買了美麗的花,還特意準備了豐盛的食物。
然而,Clarissa對Richard無微不至的照顧最終也沒有溫暖他絕望的內心。Richard不僅被病魔摧殘著,還被兒時的痛苦記憶不斷折磨著,身心俱憊。他認為自己之所以活著就是為了讓Clarissa開心。他已經做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現在的他真的很累了。
最終,Richard選擇了放棄。他卸下了釘在窗戶上的木板,讓陽光透了進來。他當著Clarissa的面打開了窗戶,坐在了窗沿上。冷風吹著他單薄的身軀,他卻顯得異常激動和開心。他回憶著自己與Clarissa初遇的時刻,浪漫而純情。最後,他微笑著從窗戶中跳下,結束了自己被命運肢解得支離破碎的生命。
Richard一直認為自己並不快樂,直到死的那一刻。
Richard死後,他的母親突然造訪了Clarissa.而他的母親,正是那個逃離了自己家庭的Laura 布朗.
母愛的缺失和天生的敏感就是一直折磨著Richard的夢魘。母親的離開給他幼小的心靈幪上了太厚的陰影,他至死也無法原諒母親。在小說中,他還特意將母親寫死。兒子的怨恨,Laura完全理解。但她卻毫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如同她對Clarissa說的那樣,當你根本沒有選擇時,你怎麼還可能會後悔?
Laura的痛苦Richard無法理解,而Richard的痛苦Laura能理解卻也無能為力。而旁觀者Clarissa,她明顯還沒有學會超脫,她總認為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瑣事和芸芸眾生,卻從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她雖然積極向上,不斷用愛去追求著幸福。但當她回憶往事時,她才恍然大悟:「我當時想,這就是幸福的開始,幸福無疑會繼續下去。但我沒想到,那並不是幸福的開端,那就是幸福,幸福就在那個瞬間。」
Richard死後的那個晚上,Clarissa突然給了情人一個意味深長的吻。是的,在那短短的一天中,她學到了太多,她也準備開始新的生活了。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對方。」這是Clarissa對生命的理解。
The Hours並不是一部容易理解的電影,影片的意識流風格已經能夠讓人昏昏欲睡,更何況其中還包含了太多的抽象元素。大部份影評人認為這是一部反映女權主義的作品,也就是說女人不能以男人的愛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源泉。對於這一點,我深表贊同。但是,我更多地相信,這是一部探討生命意義和價值的電影,主題就是人為何而活。
答案已經在影片中揭曉了,就是為自己而活。
儘管影片中死亡的片段太過濃重,但生的希望就像透過樹林和窗戶的陽光一樣,能夠溫暖每個觀眾的心。在影片的結尾,導演借維吉尼亞之口道出了影片的主旨:「要直面人生,懂得人生是什麼,熱愛人生,不管它是什麼。最終要了解它。然後才能放棄。」因此,這是一部對生命的讚歌。對生命的選擇無所謂對錯,生存固然美好,但追求死亡的人同樣值得我們的尊重。
人生就像流水,從來不會有一分一秒的重複,它時時刻刻都在不斷流淌,前進。我們永遠不知道水最終流向何方,但就是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才使得人生多姿多彩。認真對待生命,認真對待生活,它會給你帶來很多的思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