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世界異戰--WORLD INVASION: BATTLE LOS ANGELES

洛杉矶之战/异形侵略战(港)/世界异战(台)

5.7 / 185,241人    116分鐘

導演: 強納森李伯斯曼
演員: 亞倫艾克哈特 麥可潘納 蜜雪兒羅莉葛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傑瑞

2011-03-21 09:32:53

《洛杉磯之戰》的美軍輕武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一部美式「主旋律」影片,與我在美國電視台看到的海軍陸戰隊的徵兵廣告一樣,都是那麼的令人熱血沸騰。

       買了個大號的爆米花,直到電影演完基本上沒動。緊張的情節一個接著一個

      這次的外星人和以往所有好萊塢災難片中的不同,他們的地面武器裝備和人類極其接近。空中武器也不再有力場隱形防護罩。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軍的F22、阿帕奇、AC130、掠食者無人機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就是十數架支奴干CH-47和UH-1頻繁出現,偶爾閃過幾架F15的鏡頭也不知飛向何處。

      而似乎整場戰爭,就靠十幾名陸戰隊員的輕武器,在完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完成。

      影片中出現的所有美軍輕武器,還是那麼的嚴謹,經得起推敲,但是要和《黑鷹墜落》相比,恐怕軍迷們要失望了,因為《黑鷹》中,三角洲、海豹、遊騎兵、索馬利亞游擊隊輪番登場各類武器及其終點效應大顯神通,而《洛杉磯》在這方面顯然遜色得多..........

      海軍陸戰隊從片頭打到片尾的武器,幾乎就是M16A4、M4 5.56毫米突擊步槍和M249米尼米機槍,看來小口徑子彈對外星人的盔甲穿透力明顯不足,在活體解剖了一個外星人後,找到了它們的致命器官所在,戰況似乎才開始有轉機。所以影片中開始在緊張狀態下,士兵對外星人幾乎都是全自動連續射擊,彈藥消耗量極大而殺傷效果不佳。而在最後2場巴士大戰和控制中心大戰中,陸戰隊員全部採用了2-3發點射,而且多次準確擊中外星人攜帶的燃料罐(?)。

      作為單兵裝備,手榴彈在影片中被大量使用,M18彩色煙霧彈用於指引直升機降落;AN-M8HC煙霧手榴彈在掩護大家登上巴士前被使用;MK3A2進攻型、M67防禦型手榴彈在泳池初次遭遇外星人、炸掉外星無人飛機、巴士大戰、下水道之戰等所有戰鬥戲中都有出色表現。

      安裝在悍馬車上的12.7毫米M2HB式重機槍和stryker裝甲車上的25毫米鏈炮算是陸戰隊員使用的重武器,而影片對機槍的殺傷力的描述可謂一筆帶過,毫無震撼力和美感。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軍迷們肯定對《黑鷹》里M2HB機槍橫掃屋頂的索馬利亞游擊隊、《蘭博4》蘭博在車頂用M2狂殺近千人的鏡頭記憶猶新。25毫米鏈炮是更可笑的橋段,台詞里提到這炮的威力和還有250發炮彈,而stryker戰車最後居然是用車體連續撞擊外星人,車頂的上尉只是用7.62毫米M240G車載機槍零星的掃射了十幾槍,25毫米鏈炮不知所蹤。

        片中的軍事裝備看來是有絕對的軍事專家指導,比如影片開場中陸戰隊員的背包有標準的軍用Alice外套「駝峰」壓力飲水袋,但是有很多隊員背著零售民用版本的Blackhawk的「三日攻擊背包」和Blacksteram水袋(美軍的確允許士兵自行購買除武器外的其他裝備,這兩種裝備傑瑞都有)。片中標準的可以加裝鋼板和陶瓷防彈片的戰術背心在以往的美國電影中很少出現。步槍上的配件較以往的豐富了許多,Surefire戰術電筒、AN/PAQ-4A 紅外+雷射瞄準具、下水道戰鬥中美軍使用戴在頭盔上的的AN/PVS-7B微光夜視儀。

       影片中個人之間、單兵和空中支援、單兵和基地通訊的AN/PRC-117系列軍用跳頻加密電台是中國軍工企業永遠的痛,眼看著ebay上2手的才500多美金一台,可是就是不賣給你中國,誰賣就會被FBI請去喝茶。

       最後一戰有一個女主角上刺刀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美軍的M9刺刀已經全部更換為M10,M10比M9更輕量化和「匕首化」,即刀刃變薄和變窄。而解剖外星人則是使用的美國陸戰隊員喜歡的KA-BAR 1217格鬥刀。

      片中犧牲自己的軍校生指揮官使用了炸藥用來炸掉外星人的「手扶小輪車火箭發射器」。炸藥的幾個特寫鏡頭標籤可以看出,這是美軍普遍使用的1.25磅C4高爆炸藥。

       這個戰鬥班組有3名士兵配備了M203槍掛式榴彈發射器,這種武器幾乎起到了「重炮」的作用,多次給外星人以沉重打擊。

       看來是受索馬利亞游擊隊用RPG-7火箭筒擊落黑鷹直升機的啟發,呲牙咧嘴的女一號最後用來擊落外星人阻截飛機的居然是AT4 84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不過估計還是受成本限制,影片完全沒有像《變形金剛》《黑鷹墜落》等充分展示美軍的武器打擊實力。如果是鐵桿軍迷的話,對《洛杉磯之戰》可不能抱太大期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