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

更好的世界/爱有新世界(港)/更好的明天(台)

7.6 / 35,712人    Denmark:119分鐘

導演: 蘇珊娜畢爾
編劇: 安德斯詹森
演員: 麥可佩斯伯蘭特 崔娜蒂虹 烏力克湯姆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農

2011-03-21 23:25:04

《更好的世界》這個謊言無力拆穿


 
    結合看片後的感覺、體會,《更好的世界》譯名讓我更加喜歡,不管是不是在取悅評審團,比《復仇》隱含了更沉重的雋蔚深意,也更符合全劇的基調。否定了絕對的美好,在弱肉強食的人間,我們只能求「更」美好的世界。是正視了人性惡劣塵霉部份,還保有了打不死英雄的「希望」情懷。至少值得聽者思考。當然,按米蘭昆德拉的話來說,那也沒用。「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那不如直接動手好了,反正會思,也思不出所以然。

    總之,按圖索驥,電影指路。明爭、暗鬥,無論置身哪一種交際模式,要分類天上、人間來。文明對話是千年松下聖老兒借茶話會、設棋陣解決紛爭的素質體現,我們毛頭凡人就免了吧,還未脫離倒掛樹支舞刀弄棒的生物趣味,在這兒也別提被裝飾神話了的一對一華山論劍;生命與尊嚴捆綁一起的騎士精神。直擊現實的要害,文明白居的人類,就迷戀野蠻的爭鬥,不是嗎!不信奉拳頭精神,天誅地滅,你不打我,我就打你。

    簡述了看片的直觀感受,現回到電影故事的情境裡,告訴你我在胡言亂語什麼。毫無疑問,它跟暴力有關,一面牽扯著非洲野蠻貧瘠世界,戰爭鐵蹄下的民不聊生;一面鉗住了所謂歐洲文明發達社會,懲罰與寬恕惡戰的溫床。並通過主場設置於北歐丹麥一處風景秀麗的小鎮,對比副場非洲某難民營內血腥並救死扶傷的瘡痍,開拓三條脈絡,國際化的視野、治理小家的廣角及顯微鏡下兒童的成長教育,多角度,多麵線,構建了一部冷酷逼真的現實盲區。

    就影片的選題組材,其深得今年奧斯卡外語片獎的垂愛,並藉此討得外語片綵頭無需贅述,獎開過也只能馬後炮。而依我寡聞,也是要肯定它的出色。細細品味,它醒目不容遺忘的特質自有玩味沉澱的魅力。是一部相當有水準的故事片,不僅在沉穩凝練的人性刻畫上,還在鏡頭的視覺感受中。而其中對一種壓抑的「無力感」描摹,在我觀其類似影片的經歷中,它是更加老練,躍然生活的精工。

    先說一頁頁精緻、開闊、工整的畫卷,廣告效應不言而喻,那豆黃的麥田,湛藍的大海,暗綠的樹叢,白色的塵煙,橙黃的沙漠,碧藍的天,燦爛的驕陽,黑點人形海燕,白格子窗海灘陽光房,父子三人逆光中的油畫剪影等等,或是當地天然去雕飾的驕傲風光,那就更有顯山露水的資質了。而鏡頭的景深控制,光效控制,色彩冷暖對比,卻也都在有心非刻意的調度中,呈現出單純柔和的文明氣息,把鋒利無情的暴力核心包裹進了它粉飾的「美好」外衣里。

    說反戰類題材捲土重來,還不如說它年年都在,只等春風吹又生。《更好的世界》反戰在哲學的思辨上,不只是口號,連形式一起。醫生職業道德在人心善惡倫理標尺上選擇凌駕或妥協的爭鬥,儒者慣常行為模式中提倡非暴力的可行性意義,消減仇恨可否單方面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實踐與反證,惡劣精神的生存環境(無所謂貧窮富裕)對人性的麻痹與侵蝕等。全片若直擊觀者的感官了,最大的殺傷力便是在這些心理矛盾衝突的絕對主角上。

    類似狀況,現實中又屢見不鮮,說電影是生活的鏡子,何嘗不是。那張著名的照片《飢餓的蘇丹》與之後的瘋狂討論,及凱文.卡特最終自殺的結局。體現在醫生安東面對負傷的武裝首領惡魔,在他道德高地開戰的救與不救的較量上。而那是人性,他不懼死亡,只有選擇的不同立場。當時,我還絕絕地傾向情感的天平,謹記南郭先生的教訓,現在想來,劇中又有著各種複雜的現實因素。所以說要批判都是迷茫的,要辨明是非也力不從心。再說校園暴力,這已無國界。前段時間讀環球報就有機構調查顯示中美日韓,韓國青少年幸福感指數最低,其中亦涉及了家庭環境、課業壓力、校園暴力等諸多方面,而這不應該是單純關注「墊底者」的問題,全球各國的差距不是重點,消除疾患並創造適合兒童成長的社會才是核心。三天前老派給我看正在Youtube上流行的少年欺凌同學反被狠摔的視訊,又是熱烈的回應,可見現實的面目一定比在電影中看到的不可預料。這部電影能深刻關注到這一點,暴力升級戰爭,以小映大,並試圖剝離內部連帶關係,是做過功課的。

     而回到具體演繹劇情的過程中,還有異常討喜的特徵,在蘇珊娜.比爾選擇符合角色的個性化演員上。至少有三個角色稜角分明立體感凸顯。最喜歡內心受傷,堅定以暴制暴的小朋友克里斯蒂安,小演員自帶的那種冷峻堅毅的美少年氣質賞心悅目,這個小男孩的角色定位也夠逢迎討巧,行動果敢,隻言片語,還讓他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憂傷,我會輕易被他吸引。站在高樓的天台,我恐高連畫面都不敢看,但小朋友的樣子深入心底。當然他的精彩戲份都設置在前,為反轉的結局服務,與另一男孩兒相對而行。那個戴著牙套的陽光少年,則在接近尾聲時,完全爆發了他的熱能量,與克里斯蒂安呼應。突然點滴串聯在一起,發現伊萊克斯就像他的父親一樣,擁有堅不可摧的愛的力量,感染著看片的我。

     顯然,相比較兩個孩子極端英勇或懦弱的自然性情,大人的角色則完全界定在了矛盾的衝突中,因為成熟,自身擔任社會各種角色的增加,思考的範圍不斷擴充,就越發舉步維艱。讓所有人重新認識自己,是這部劇送給成年人的禮物。在醫生安東的精神上解剖得最徹底,他推倒猙獰嚎叫的殺人惡魔,是不是推倒了他心中「慈悲為懷」的華表,就是見仁見智了。對於把拳頭揮向安東的修車惡棍,一直抱著瑞典人滾出丹麥的憤怒,除了車毀,未再追蹤,依舊延續了沒有答案的提問方式。父親提倡非暴力精神無可厚非,然孩子伸張正義的舉動亦情有可原,站在哪一方,都存在殘疾的虛弱感,這便是無解的現實。

     那也是電影最後一個耀眼的點亮。對人類自己特別無力,隨後徬徨無措,又寄予希望。看伊萊克斯受欺負,會無力;看安東實驗非暴力抵抗,會無力;看受傷的克里斯蒂安無法原諒父親,會無力;看整個社會法制再健全,依然懲治不乾淨惡人、犯人,會無力。雖然,培植憤怒與暴力的土壤,其本身就是光鮮亮麗的生活!如果夫妻和睦,家庭溫暖幸福,學校把愛的種子真正播種在了孩子心田,社會沒有貧富差距,沒有種族歧視,生存沒有壓力……

     我是被口號喊大的。所以在結尾不得不繼續喊口號。對待惡人,我繞著走,那是不屑,不是怯懦!我又記得毛主席教導我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還想說,相信法制社會,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至於戰爭,沒什麼可說的。還有不能同意我的,其實我很同意你,我不過是隱藏了熱血,掩蓋了心底灰色的情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