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法公主--Princess Mononoke

幽灵公主/魔法公主/幽灵少女

8.3 / 444,581人    134分鐘

導演: 宮崎駿
編劇: 宮崎駿
演員: 松田洋治 石田百合子 田中裕子 美輪明宏 小林薰 森光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中路

2011-04-09 07:36:21

《情感元素碰撞之中的生存與死亡》——《幽靈公主》賞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情感元素碰撞之中的生存與死亡》——《幽靈公主》賞析
一條途徑:探尋
兩個主題:人類與自然;生存與死亡、
八種情感元素:愛與恨;歡樂與痛苦;慾望與矛盾;勇氣與懦弱。
我把《幽靈公主》這部影片的主題思想定位於人類與自然以及生存與死亡這兩種關係思索。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的主題思想對於年齡較小的人群而言更加容易理解一些;生存與死亡的關係則更加適合年齡較大的人群去理解。這樣一來,這部影片在主題思想上便顯示出足夠的張力,從而適應於不同的人群去看啦。當然,對於兩個主題的地位和深度而言,我個人認為兩者地位相同,但是相對而言後面那個主題的深度要更進一步。
至於愛與恨、歡樂與痛苦、慾望與矛盾、勇氣與懦弱,這些最基本的情感和本能,他們在更多的時候是去搭建和詮釋上述兩個中心主題。他們在相互依存的同時不斷穿插於主題之間,從而使主題更加豐滿。
下面就結合影片本身來談談!
影片在開場的時候有一段關於明示主題的文字出現,可能是出於讓小朋友們更加容易去理解影片本身所表達的主題。從這裡我們大致知道主題是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了。然而影片開始的一個小高潮是講述拿各神變成邪魔之後想襲擊阿斯達卡的村莊,出於對村子人民和幾個女孩的保護和愛,阿斯達卡用箭射死了由拿各神變成的邪魔。之後的結果是村裡的巫婆點出了構建和詮釋主題的兩種情感元素——恨和痛苦。同時在阿斯達卡解救村民的過程中積蓄並傳遞了另外一種情感元素——愛。另外一個較為深刻的主題是生存與死亡則在阿斯達卡離開村莊時呈現出來,(這裡的理解參照宮崎駿的原話:「其實他是一個很悲慘的人物,從他一離開自己的村莊就已經註定不被外界的世界所接受。在日本傳統習俗中,割掉髮髻就表示這個人不再是人。所以他要幪面出行去面對一個烏煙瘴氣的日本古代城市。我認為並不是他自己願意去尋找詛咒的根源,而是他的父老鄉親逼著他離開的。」「他不是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男孩。他是一個命中注定的憂鬱的人。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殺死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怪獸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於是一個荒謬結論就得出來了:不殺死怪獸,人類滅亡;殺死怪獸他被詛咒。同樣荒謬的事情在當今社會依舊存在。我想現實就是這樣荒謬吧。」)因此,在理解了日本的這種風俗和阿斯達卡的矛盾選擇之後,另外一個主題變暗示出來了,那就是村莊的人要活下去,阿斯達卡則必須離開村莊。在這裡,愛屈服於生存的同時戰勝了死亡。也就是處於對村民的愛,阿斯達卡必須離開,屈服於生存是因為那樣可以解救村民(因為被詛咒的阿斯達卡遲早有一天會變成邪魔,進而威脅到村民的生命);戰勝死亡則還是他必須離開,面對隨時可能面臨的死亡,這時的阿斯達卡顯示出了足夠的勇氣去承擔並探尋詛咒的真實根源。此處是第一部份的小高潮結束,導演以一顆火石彈和阿斯達卡手臂上的詛咒記號作為線索,從而沒有讓故事情節跳躍的太突兀。這一部份同時指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途徑:探尋。
以火石彈為線索,緊接著的是故事後一部份,即高潮的緩衝期。這期間影片後期的關鍵人物依次出現:路徑一個村莊時,看見武士欺壓並掠奪村民的武士出現,貪婪和阿斯達卡打了個招呼;到村莊集市買米時遇見疙瘩大人,並在買米的過程中讓阿斯達卡看到了人類貪婪的慾望;黑帽大人與山犬的衝突揭示矛盾雙方的主角,為後續的人類與自然的衝突做鋪墊;阿斯達卡在救六甲的過程中與小桑有了第一次接觸,為後面二者再次相遇並結緣埋下伏筆;阿斯達卡在救贖六甲等人回達達拉城的過程中與麒麟獸相遇,讓阿斯達卡進一步了解自然;最後到阿斯達卡達到達達拉城之後與黑帽大人有了進一步的接觸,並了解到人類的愛、慾望、快樂與痛苦。此時阿斯達卡也從黑帽大人那裡知道了拿各神的恨以及自己如何被詛咒的初步根源。
至此阿斯達卡依然處於兩個主題關係之間,並為後續探尋並平衡兩個主題關係之間的矛盾做進一步的醞釀。對於平衡矛盾雙方的阿斯達卡而言,必須是中立的,然而故事至此儼然使得他更加傾向於人類的一方。一方面從其本身就是受害者來理解;另一方面就其和兩方相處的經歷來看。於是為了平衡雙方矛盾的中間者的角色,影片自然要插入另外一個小高潮插曲。
小桑和山犬無法容忍人類進一步的侵佔其領域,於是便直接攻入達達拉城,此時便是第二段小高潮的開始。而此時的黑帽大人也已經是早有準備。在與人類的鬥爭中,小桑表現出了應有的勇氣和對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抑或是對於生存的渴望;阿斯達卡則呈現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勇敢、愛以及寬容。阿斯達卡為了救小桑而中了火石箭,之後便是小桑將他帶到麒麟獸經常救贖即將死亡的生命的地方——天池,希望麒麟獸能夠救活阿斯達卡,這時的小桑的確是被阿斯達卡的勇氣、愛以及寬容感動了。(阿斯達卡一個人推開了需要十個人才能夠推開的達達拉城門,由此可見其勇氣與愛的力量的可貴!)
這段時間裡,有三段關於阿斯達卡和小桑婉約愛情的場景非常的撩人心魂。
第一個場景是阿斯達卡甦醒過來的後看見了小桑,突然說了一句:「你真美!」那是小桑的心像觸電似的,她立刻起身連退幾步。對於一個被山犬養大並且長的有些不像人類的女孩子來說,當一句話突然直接觸摸到她那最為原始的內心壓抑許久的朦朧情感時,那是一種攝人心魂的震驚。這種無奇美妙而美好的情感便似大火一樣熊熊燃燒,是那樣的熱烈,是那樣的美好,是那樣的充滿了希望。
第二個場景是阿斯達卡甦醒過來後,小桑餵藥草給他吸食,由於其太過虛弱以致於無法嘴嚼。此時,小桑將藥草嘴嚼過後將藥草水用她溫柔的唇送到阿斯達卡的口裡,阿斯達卡眼角的淚水無不顯示出其感受到來自他心目中美麗女孩溫柔的唇的那份溫情與溫暖。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美好呢?
第三個場景是阿斯達卡在石洞中醒來時發現小桑將被子蓋自己的身上,而那個溫柔中帶有一份野性,無比心愛的人就讓在自己的身邊,當阿斯達卡低頭去看那個可愛的女孩時,我真的希望他去吻一下小桑。(事實上沒有,很是遺憾!)之後的結果只彼此心照不宣的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關懷並給予對方以溫暖感懷。
之後阿斯達卡醒來後與莫娜的對話讓我們理解到愛的語言可以在人類與動物之間可以搭起一座融合的橋樑。隨後阿斯達卡委託山犬將其妹妹送給他的玉劍配飾送給小桑。此處阿斯達卡是強烈希望小桑要好好活下去的意願並表達了自己朦朧的愛意。
影片至此已經做到進入高潮的所有準備,高潮部份分為兩個主題——人類與自然,生存與死亡;四對情感元素——歡樂與痛苦;慾望與矛盾;勇氣與懦弱同時呈現。氣勢恢宏壯觀、盪氣迴腸!另外在時時刻刻向我們展示一個年輕少年不斷探尋的路徑。
(續)(20110212)
首先我們將角色陣營分為兩類:第一個是以小桑、莫娜、乙事主、星星以及麒麟神為代表的自然;第二類是以紅帽大人、疙瘩大人、淺野、阿斯達卡為代表的人類。(我更願意將阿斯達卡看做一個兩個陣營協調的一個中立角色,但從影片最終的結局來看還是將其劃人人類這一陣營更加合理一些。)
當兩種力量處於平衡狀態時,其彼此之間的矛盾是出於一種內化的狀態,其並一定會激化並且也不會顯示出破壞性的毀滅或者革命性的演進。然而當兩重對立的力量處於不平衡狀態時,矛盾的衝突就會逐漸外化,最終激化的結果是生存或者毀滅!
影片最後的矛盾顯然屬於後一類型:激化——生存或是毀滅!
由於野豬無法忍受人類對森林的不斷開採以致對其生存造成威脅的事實,乙事主便召集了森林中的所有野豬,並決定與入侵森林的人類一決生死。此處盡顯野豬的勇氣與決心,但是行事略顯魯莽,符合野豬的性格。而山犬知道人類的騙局但是又知道無法勸阻乙事主改變自己的決定,同時又不願看到野豬白白送死的結局,於是便和野豬一同作戰,對抗人類。這其中的山犬自然較野豬多了些許聰敏與機智並提倡團隊作戰的精神和靈活行事的作戰方針。由於山犬人數人員較少,野豬的數量眾多,所以就妥協於野豬的作戰方針——勇敢的生死一搏,魚死網破。(據說原著中是山狼而不是山犬,為了讓更多的小朋友產生親切感而不是恐懼感,就將山狼改為山犬。事實上在故事中山犬也是表現出狼的聰敏與機智以及團隊作戰的精神。)
再反觀人類的一方,儘管疙瘩大人和紅帽大人兩者都出於不同的動機,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但是面對大家共同的利益時(獲取麒麟獸的頭),彼此之間還是保持團結作戰並佈局了陷阱。無論從對山犬的作戰還是從對野豬的作戰來看,人類對動物的習性顯然是瞭如指掌的,這也顯示出了人類特有都有的智慧在兩種敵對力量的交鋒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影片在彰顯人類智慧的同時,也沒有忽略人類本身的劣根性——無盡的貪婪慾望和強烈的佔有慾望。這一點從紅帽大人和疙瘩大人去攻打野豬時,淺野攻擊只有婦女把守的達達拉城可見一斑!
實際的戰爭是一邊倒的結局,野豬遭到全軍覆沒,小桑也莫娜也都受了重傷。另外一邊的淺野在攻打達達拉城也進行的如火如荼,打的不可開交!而疲於奔命的阿斯達卡則忙於兩地以求挽回戰局並協調其中的矛盾,情系兩方。對於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來說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去承擔,然而其自身也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協調方法,只是儘自身的力量、真誠、勇氣、智慧去挽救這場災難:一方面冒著被武士殺害的危險去通知紅帽大人達達拉城正在遭受淺野武士們的攻擊,另一方面又要去營救小桑。
而事實上阿斯達卡的個人能力又是那麼的有限。在愛與恨、勇氣與懦弱、生與死的各種漩渦之中游走的阿斯達卡以巨大的勇氣、熱心的關懷與寬容、以及不時激發的仇恨努力在矛盾的漩渦中周轉。
儘管我們看到小桑和阿斯達卡的不斷努力,努力化解這場災難性的矛盾,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實:仇恨在悄然之間綁架了寬容;貪婪的慾望在關鍵時刻妥協於生死。
(續)(20110215)
仇恨在悄然之間綁架了寬容
乙事主身受重傷之後準備回到天池旁邊等待著麒麟獸的救贖。這時人類扮演成狼的樣子一路跟著乙事主,以期引誘麒麟獸出來並獲取它的頭。在到達天池附近時,乙事主內心的仇恨已近超越了寬容的邊界。眼看乙事主就要變成邪魔,而此時的小桑則試圖努力不讓乙事主變成邪魔,然而由於其能力有限,最終乙事主還是變成了邪魔,自己也牽連其中。至此,故事的發展仍然選擇了讓寬容和愛化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麒麟獸救贖了由乙事主變成的邪魔,從而避免了仇恨的進一步惡化。事實上此處用意在某種程度上也寓意著動物世界也有人類世界一樣的大愛和寬容。在影片中的自然之神的代表麒麟獸,儘管人類先用火石箭射擊了一次它,但是它仍然選擇了寬容,毅然救贖變成邪魔的乙事主,從而沒有使衝突進一步惡化,並留下化解自然與人類衝突的途徑之一——寬容和愛。
如若故事發展到此就結束的話,那麼就有點返回到宮崎駿早期《風之谷》所要表達的主題。只不過在那部影片中用愛與寬容化解人類與自然矛盾的是代表人類的智慧女孩——娜瓦西卡。如果再回到1984年的《風之谷》,那麼宮崎駿也就不是宮崎駿了,也就稱不上「動畫界的黑澤明」了,其作品的獨特魅力或許在於其作品既可以伴隨小孩漸漸成長,而隨著小孩漸漸成長的過程中,其作品的主題深度也在逐漸加深。
影片情節逐步展開,矛盾漸漸激化。果不其然,人類貪婪的慾望並沒有因為麒麟獸的寬容而得到絲毫的節制,相反,黑帽大人用火石箭射下了麒麟獸的頭。面對這樣的狀況,莫娜的仇恨瞬間爆發,奮死一搏要掉了黑帽大人的胳膊,再次向人類展示了仇恨的力量。失去頭的麒麟獸也漸漸失去了理智,為了找回自己的頭不惜讓森林的萬物凋零,瞬時間大地失去了應有的光輝,樹精也瞬間消失,森林失去生機,一切的結局均向人類與自然同時毀滅方向發展。同時,最後小桑並沒有同阿斯達卡一起住在達達拉城,而是依舊留在森林裡,這裡她並沒有選擇寬容,儘管她是喜歡阿斯達卡的。這時,仇恨在悄然之間綁架了寬容。
貪婪的慾望在關鍵時刻妥協於生死
大自然在瞬間失去了光彩,萬物凋零。疙瘩大人依然貪婪的拿著麒麟獸的頭在奔跑著並等待著太陽的出現。當然這前提是其在還沒有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而此時的阿斯達卡和小桑則一方面跑到達達拉城去通知城裡的女人趕快跑到湖中去尋求避難,另一方面又去追逐疙瘩大人要回麒麟獸的頭並還還給它,這樣才能讓萬物復甦。至此來看,阿斯達卡在劇中扮演的調解者或者拯救者的角色基本是失敗的,其並沒有尋求到好的解決方案,再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更本不可能扮演上述角色。(此處僅為個人觀點)(如若阿斯達卡沒有去阻止疙瘩大人,讓人類帶走麒麟獸的頭之後又會怎麼樣呢,畢竟麒麟獸是不能見到太陽的,而疙瘩大人離太陽的出現只差那小小的幾步而已!)
讓故事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的還是阿斯達卡,其阻擋了疙瘩大人跑到上頭上去,這直接導致疙瘩大人面臨生死抉擇:把麒麟獸的頭還給它,則其可能有生的機會;不還,則其只能面臨死的選擇。最終疙瘩大人還是選擇了將麒麟獸的頭還給它,麒麟獸也再次選擇了寬容,太陽出來後,其以自己的消失換來萬物的再次重換生機的機會。這時,貪婪的慾望在關鍵時刻妥協於生死。
至此,影片在表達人與自然的關係時很巧妙的延伸到生存與死亡的關係這一主題。探尋的途徑也宣告結束,儘管是一種略有遺憾的完美!(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生存或毀滅,這是個問題。(或許用莎士比亞的名言結尾比較好吧!)
關於人物性格及其隱喻
阿斯達卡:充滿愛心、寬容、善良、勇敢。隱喻:緩解自然與人類之間矛盾的使者。
小桑:勇敢、善良並充滿愛心。隱喻:人類對自然認知的一面鏡子。
阿斯達卡村中的巫婆:迂腐、思想保守。隱喻:阻礙現狀改變的陳舊觀點。
黑帽大人:理智、勇敢、果敢、敢於探索創新。隱喻:人類的科技進步力量。
疙瘩大人:狡猾、理性、貪婪。隱喻:政府權利的忠實代表。
麒麟獸:自然力量的代表。
(不寫了,的確費腦筋,寫不出好的結尾來。呵呵!)
(20110218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