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青葵葉

2011-04-11 21:49:54

自我鬥爭的驚艷、震撼


電影表現了只是一個方面,但是很成功的捕捉了看者的眼球
探討的是一直爭論的議題,並很好的用Nina的故事來闡述了觀點,那就是關於人性複雜性的探討:是壓抑,還是縱慾

每個人的心裡一定都有一隻黑天鵝潛伏著

在傳統的教育下的我們,壓抑著黑天鵝的成長,甚至於認為那是一種恥辱,不可原諒

劇中Nina討厭黑天鵝,討厭自己的縱慾,到了下意識鄙夷的地步。最終,她還是學會了擺脫柔弱,並非不再是白天鵝,而是學會了運用她姐妹的力量。故事裡的天使與惡魔,總是一個人。人本就不是一句那麼簡單的評語就能評價完的,永遠不會存在純好人,或者純黑暗的人。
記得我看滄月的《護花鈴》時,記憶最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句話「當神已無力,便是魔渡眾生」是神是魔,也只在那人一念之間
若是像Nina一樣一味的壓抑自己所有的情緒,而非疏導,最後,不是變得自卑弱小,就是像她一樣心裡滋生了惡魔

其實,關於這部電影,有些地方還是看不懂,或者說是不理解

可能是不能完全理順電影的情節

聯繫到自身之後:

一直思考一個問題,現在也有一些答案。其實大家不一定會愛好那些童話中的童話,所謂純善良的純美好的英雄,似乎會更偏愛一些努力的、在不斷生活中思考著、不管改變著的小人。就算有些角色表現的有一些自私自利,猥瑣難堪。
這個論題讓我想起了《格列佛遊記》中的格列佛,收發信件的小人物,膽小怕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在那樣一個角色里,似乎折射出我們觀者的一些性格。雖然很不能接受,但不得不承認,自己似乎並沒有那麼高大。難得的是,那些小人物終於,被逼著,自己作出改變的選擇,結局也是令人高興。

格列佛跨出自己的那一步,心裡得到了更多的自信,不再自怨自艾妄自菲薄蜷縮在郵件室。
而本片中的Nina,忍受心裡進行著白天鵝與黑天的艱苦戰爭,終於得到了黑天鵝的心境,演出了Prefect。雖然,她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還是圓滿的。

《Black Swan》的還反映了「接受自己,to be yourself」這樣一個議題
自己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當自己都不能認同自己,一定會導致悲劇的產生。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許說說突破自己很簡單,但事實一定相反的,於是就有了不一樣的精彩故事:選擇突破or not、選擇繼續努力or not、選擇戰勝or no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