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uihui

2011-04-16 16:30:40

《黑天鵝》:不瘋魔 不成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題記
娜塔莉•波特曼憑藉在《黑天鵝》中精彩絕倫的表演,成為第68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我們熟知她是因為《殺手萊昂》這部電影,原來,時光荏苒,斗轉星移之間她已經從那個在殺手萊昂身後捧著一盆綠色植物的小蘿莉成長為《黑天鵝》里一位在追求藝術完美過程中,徹底迷失並把自己化身成魔的女人。
《黑天鵝》這部講述人格分裂症候群患者的故事,讓自己想起了很早以前看過的《雙面伊人》,女主角同樣的存在雙重人格,兩種人格在一個身體內不停地較量,孰強孰弱,全憑患者個人的意志與潛意識來掌控,讓人不寒而慄。
 蘭花有一種姐妹花,叫惠,本是雙生同凋謝;但一種常年經受陽光雨露潤澤,即使長居深山幽谷,依舊明亮乾淨;另一種長在牆角,終生只能見到月光,陰鬱、清寒,與黑暗相伴相生。也許,惠就是隱居在蘭的靈魂之中。
《黑天鵝》裡的女主角尼娜,當另一個自己隱匿在靈魂深處,漸漸不動聲色的浮上來,帶著深不可知的險境,直到最終綻放成魔,毀滅,並且重生。
電影中,紐約劇團要排演新一季的《天鵝湖》,藝術總監湯姆打算從劇團里選出一位舞者來同時演繹純潔的百天鵝和邪惡魅惑的黑天鵝。自小就苦練芭蕾舞的尼娜一直渴求的就是這麼一個機會,冷靜、克制、隱忍的她無疑是白天鵝的不二人選,可是黑天鵝的狡詐邪惡和她的本性格格不入,「完美不是控製出來的,而是爆發出來的」這是藝術總監對她的評價,缺乏黑天鵝該有的激情無疑是她最需攻克的難題。
舞者,要嘛站在舞台中央,要嘛在黑暗中被遺忘。
這是亘古不變的事實。強大的壓力一波波向她襲來,身邊的親人朋友也不時提醒著她:曾經是芭蕾舞者但最終事業無成、支配慾很強,總是對她施加令人窒息的控制的母親;被她取代的前任天鵝女皇貝絲,最終選擇自殺來結束舞蹈生涯;野性不羈、骨子裡充滿黑天鵝氣息的競爭對手莉莉……
於是,她不斷的尋求性格上的突破,不斷的給自己施壓,如何在短時間內培養出黑天鵝的氣息成了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在她強大的心理暗示下,隱藏在她身體裡的魔藉著月色悄然浮上來,一步一步吞噬了她的原我,就像禁錮已久的野獸找到一個出口,她終於變成了一隻黑天鵝,充滿魅惑、治艷、性感,氤氳慾望與攻擊性,但又實則極其脆弱。
最終,原本在黑暗之中的惠,還是吞掉了日光之下的蘭。
想起了《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他本是男兒身,不是女嬌娥,卻痴戀了一輩子的長久,「不成瘋便成魔」的癲狂最終成就了他的極致。
也許,作為一個藝術家,只有經歷殘缺的痛苦才能最終怒放成花,一如失去雙臂的維納斯,膨脹為神、淪落為魔,執著而瘋狂著,哪怕最終的代價是把自己作為舞台上的祭品也在所不惜,電影裡的尼娜,在潛意識裡,在追逐完美的過程中,她逐漸被黑暗吞噬,放任靈魂深處的那個魔殺死自己最本真的善良,從而讓黑暗人格成功上位,原來,黑暗裡那個強有力的自我,那個如撒旦一樣邪惡的魔,頃刻間把原本內斂保守、宛如處子的那個白天鵝變成了張揚放任、治艷、激盪的黑天鵝。
人性深處分出兩朵人格之花,一朵乾淨、清潔、如蓮花般柔和而豪無殺傷力;另一朵因為力量的過於巨大,必須是顛覆性的、毀滅性的,帶著罪惡感,像黑暗核心散發出濃烈的死亡氣息。這樣的壓迫與如影隨形的負荷,以致於靈魂無法再去承載。
影片的結尾,尼娜完美的演繹了白天鵝與黑天鵝,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完美結合,惡魔與天使的合二為一,縱使贏得了如雷般連綿不斷的掌聲,卻終究再也掌控不了內心那個早已佔據上風的邪惡的自己,於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後的選擇,她只能選擇手握尖刀刺向自己,用一場「完美」的表演來自我成全。
曲終人散,容花謝後,華麗背後,她還是用這樣決絕卻也無可奈何的形式完成了她自己的自我怒放、自我放逐、自我救贖。
「我感受到了完美」,這是她彌留之際的最後一句話,就像荊棘鳥一樣,一生的積累與沉澱,只為敞開歌喉唱完生命里最初也是最後的一首歌,那樣如煙花般短暫卻也雋永。
作為舞者,她最終還是贏得了屬於自己的精彩,此生,縱然如此,但我想,她並不後悔,因為曾那樣光艷的怒放過、璀璨過。
也許,最終的毀滅,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重生。
撇開電影來看,作為芸芸眾生中的我們,生活在百羅萬象的繁華都市,慾望,作為人的本能與生俱來就理所當然的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常說「無慾則剛」,可大千世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如此淡薄一切、參透一切,恐怕幾希。
我們每個人,都包含著性本善的一部份,也包含著被我們隱藏得很深、很深的黑暗人格,往往,靈魂的慾念太過於洶湧,最終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迷失自己。
老子說:通常無為而無不為。
慧能法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海德格爾說: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
也許,把慾望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我們就不至於被隱藏在黑暗之中那個邪惡的魔所吞噬殆盡,若如可以做到如此,那麼,就讓「它」靜靜的修煉,其實也無傷大雅。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見冰消澗底,
不知春上花枝。
少點慾念,多點清心,偶爾把自己的心放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樣恬淡率性的人生也許更美、更讓人心之所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