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叻桑

2011-04-19 09:37:21

娜塔莉•波特曼:親愛的偏執狂




她是好萊塢美貌與智慧並重的雅典娜女神,是《時代週刊》筆下唯一一位能夠同時取悅未成年男性及其母親的女演員,是達科塔•范寧們職業生涯的教科書,妖孽叢生的娛樂圈裡碩果僅存的異數。漂亮的學歷,精湛的演技,良好的教養,以及極少的負面新聞,在這個叫做娜塔莉•波特曼的磁場中,誘惑潰不成軍,「童星詛咒」不過是蹩腳的蠱惑。

從未行差踏錯的人生沒有些許乏味嗎?但或許正如她自己所說,恪守原則也是一種快樂,因為你知道自己一直忠於自我。


「說她是花瓶的人可以徹底閉嘴了」
自從在去年的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驚鴻一瞥之後,《夢之安魂曲》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十年磨一劍的驚悚懸疑心理片《黑天鵝》(Black Swan)一夜之間成為了評委與觀眾的寵兒,除卻橫掃各大電影獎項之外,票房成績一路飄紅,「錢途」無量。當然,影片之外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片中絕對的主角——娜塔莉•波特曼,她無可挑剔的表演艷驚四座,《時代週刊》甚至宣稱這是她最接近奧斯卡影后的一次。

《黑天鵝》中的Nina是一個擁有出色技巧的芭蕾舞演員,在單親母親近乎變態的保護與期望中成長,「完美」是她的宗教,而她自己儼然一個殉道者,虔誠地實踐著克己、寡慾的清教徒式的生活。經典劇目《天鵝湖》即將重演,需要選出新的女主角,同時飾演純潔的「白天鵝」與邪惡的「黑天鵝」。劇團總監湯瑪士隱約發現了Nina怯懦拘謹表象下躍躍欲試的野性,於是Nina成為了新的Swan Queen。這是她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角色,殊不知也是噩夢的開始。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娜塔麗•波特曼提前一年便開始接受魔鬼式訓練,並嚴格控制飲食。於是我們看到了《黑天鵝》里令人信服的Nina——瘦骨嶙峋的嬌小身軀,專業出色的舞蹈。然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娜塔莉•波特曼驚人的演技。

對於總是被告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小心翼翼地用勤奮克己取悅別人、長期壓抑真實自我的Nina而言,「黑天鵝」的邪惡放蕩是她陌生而懼怕的另一面。她的拘謹無法令湯瑪士滿意,又擔心自己像前輩Beth一樣隨時被取代,她感覺背腹受敵備受煎熬。性感不羈的新晉演員Lily的出現彷彿一把鑰匙,開啟了Nina的潘多拉魔盒,一個邪惡的、嫉妒的、失控的、卻又真實的Nina蠢蠢欲動。

兩種人性的互相博弈、此消彼長在舉手投足間被娜塔麗•波特曼完美地演繹,她彷彿就是那個掙扎於自我與本我之間的女孩Nina。「我喜歡這部電影將人推至極致的感覺,讓精神處於一種迷幻的緊張、專注和痴迷狀態。」能夠出演這樣一個角色令她覺得勞有所得。《好萊塢報導》認為,波特曼「不論是舞蹈還是角色詮釋都做的非常出色,你能感覺出她突破以往表演的安全區,展現出人物逐漸迷失自我的過程。」

某種意義上,Nina身上或許隱隱綽綽地投射出些許波特曼的影子。「我的性格趨向內省、被動和恪守成規,因為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當你的工作給你帶來了這麼多的關注,你會非常在意你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你會學著控制你給別人留下的印象,這種狀態會讓你變成你努力想要表現出來的樣子,而不是簡單地做你自己。……我以前對自己太苛求了,過了很久才拜託這種自我束縛的狀態。……當我回頭看看過去在人們面前表現的樣子,我很高興現在能夠拋棄那種假像。」



「我想要睿智,而不僅僅做個電影明星」
12歲時,娜塔麗•波特曼有機會成為模特,可是她拒絕了,因為她想成為一名演員。在客串演出了一次非百老匯音樂劇後,她得到了改寫命運的機會——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出演讓•雷諾身邊的12歲小孤女馬蒂爾達。這個長相酷似奧黛麗•赫本的短髮女孩精靈般渾然天成的表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又一個偉大的童星出現了!」她被看作上帝賜予好萊塢最好的禮物。然而,影片中她與中年殺手萊昂之間曖昧的感情卻引發了些許爭議,一些節目反覆批判影片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有人給她寄恐嚇信,這足以讓13歲的波特曼膽顫心驚,她決定「未成年前不再出演爭議性的角色」。

「我是絕對不同於其他任何小朋友的,我很雄心勃勃,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且想要什麼,同時我努力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我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孩子。」早期的訪談中,小娜塔莉•波特曼便顯露出異於同齡人的早慧。這或許得益於經濟寬裕、家教優良的家庭背景。娜塔莉出生於以色列的耶路撒冷,3歲時移民到了美國,她的父親是一名專門研究與治療人類生育生殖的以色列醫生,母親則是熱愛藝術的猶太裔家庭主婦。當其他童星被當作父母們的搖錢樹、日漸損耗有限的演藝生命時,小波特曼已經開始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星球大戰》系列中的阿米達拉女王將她的演藝事業又一次推向高峰,這時她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措:以全優生身份進入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學習,儘管這很有可能毀掉她大好的演藝事業。哈佛時期,娜塔麗•波特曼(Natalie Portman)變回了Natalie Hershlag(Portman是她防止被騷擾而取的藝名)。作為聯合作者她在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二篇研究論文,並促成了「前額葉啟動對象」這一研究課題的完成,她成為Stephen M. Kosslyn博士的心理學實驗室、及哈佛大學教授艾倫•德肖微茨(Alan Dershowitz)關於以色列問題方面的工作助理,並於四年後順利畢業。

「你會以為自己獲得的所有關注都是因為你的外表,而不是你的人格、智力或者成就。這會讓你整天質疑自己。這就是為什麼進入哈佛對我來說如此重要,當我在一群天賦超群的同伴之中,我覺得我可以摸到真實的自己。」

在經營演藝事業的同時,她投身慈善與環保(早在8歲時她便成為一名素食主義者),並致力於國際社區援助基金(FINCA),這個低調的組織專門為發展中國家的婦女提供小額貸款。與此同時,她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英俊的查理」(HandsomeCharlie),嘗試發掘更多女性導演,稀釋一下男性價值觀主導的電影界。

娜塔麗•波特曼的導師、法學教授艾倫-德肖微茨曾如此評價:「她不屬於那些利用名氣讓別人聽自己說話的好萊塢明星。鑒於她的背景、經歷和學識,她說的話是有價值的並值得去聽的。」這個固執到近乎偏執的雙子座女子用自己的規則玩轉好萊塢,對她來說,有時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比那件事是什麼更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