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少女失乐园(港)/名媛教育(台)

7.2 / 138,731人    100分鐘

導演: 瓏雪兒菲格
編劇: 尼克宏比
演員: 凱莉墨里根 艾爾菲摩里納 彼得賽斯嘉 多明尼克庫柏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走走看看

2011-04-21 08:26:43

淚妝(大二時寫)


題記:成長的真相不一定是美的,卻有一顆證明青春的心。我們在一次又一次對自我價值的審視與逼問中,完成成年禮。


化妝是花季雨季少女向成熟的妙齡女郎轉變的象徵。上挑的眼線不但可以讓眼睛更加嫵媚迷人,還平添幾分女性的自信。當女生真正擁有自己的愛情,真正擁有了自己的人生事業,為之而精心打扮時,化妝會讓女生從外觀到氣質上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我更願意稱之為化蝶。

  珍妮就是這樣一個將要化蝶的花季女生。可是誘惑降臨時,她墮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她以為她找到了幸福的歸宿—一個愛她的男人,一個「有意義」的未來,「在豪華的餐廳吃飯,去爵士吧,聽好聽的音樂,看好看的電影,享受生活」。於是,在海倫的誘導下,她過早地開始化妝,非但沒有讓她變得成熟,反而讓她曾經明亮純澈的雙眸幪上了一層拜金與享樂主義的陰翳。當那位風趣富有的紳士意料之中地露出狐狸尾巴時,可憐的珍妮坐在飯桌旁,漸行漸遠的車燈打在她的臉上,淚融化了妝,昔日美好的回憶與未來幸福的藍圖像是被大水沖壞的堤壩,瞬間化作烏有。

  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成長總是要傷筋動骨的,苦難之後的珍妮,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一反之前盛氣凌人的辯駁,她承認了自己的無知與淺薄,她對校長說:「我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她曾經想要的生活,是一個名叫大衛的男人給她的,憑著臉蛋和青春卻想要追求三十歲女人才擁有得了的資產階級生活。她現在想要的生活,也許是相同的,但是卻是一個名叫「自我」的人努力來的。我想她找到了一些東西,關於教育的目的的,特別是關於女性教育的目的。

  珍妮就像每個黑色高三時候的女生,質疑過教育的目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就快要淡出時代的舞台,但是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依然操縱著人們的潛意識。常說,女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珍妮的父母雖然是管教有方才能教導出如此優秀的女兒的,但是很顯然他們教育出發點是想讓女兒通過高學歷躋身名流從而釣到金龜婿。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含辛茹苦終究是想讓女兒後半生有個好的歸宿,不用為柴米油鹽愁。但是正是這樣的家庭教育理念才讓珍妮誤入歧途,錯認為,女性接受牛津教育的重點就是釣金龜,「上牛津只是去晚宴舞會的另一個昂貴的途徑」。於是,當豪華的轎車,風趣的紳士,雍容的皮草,華貴的居室,大師的名作,燈紅酒綠的夜生活,犬馬聲色的都市,從天而降,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唾手可得時,一個連教育的目的都不知為何物的充滿幻想的女生,為什麼不拋棄枯燥無聊的教育,拋棄木訥羞赧的格雷厄姆,投身於自己鍾愛的生活?這種生活不也是上完牛津還是會實現的嗎?現在近路就在眼前,何必繞遠路呢?試想,如果大衛不是有婦之夫,珍妮真的結婚了,結局又是如何呢?那她的人生會怎樣?果真能夠享樂安逸地度過一生?倘若如此,海倫是個衣著光鮮生活奢靡的文盲,珍妮也只不過好一點點,會分辨一點點名作,會時不時賣弄一下時髦的法語,會與名流高談闊論說些有的無的空話,於是又一個披著知識分子外衣的米蟲誕生了,一個靈魂衰竭了,一個行屍走肉誕生了。比較一下,同樣是躋身名流,上了牛津和沒上牛津有什麼不同呢?結果還不是都一樣?我們的珍妮就是這麼想的。這正是教育的失敗之處,學校不停地教女生做各種事情,可是連她們的人生基準都沒有找到。女生究竟如何找到自我呢?

  自古以來,對女性的幸福定義就是嫁對郎,衣食無憂,相夫教子,家庭和睦。可是那是崇尚三從四德的過去,當女男女平等的呼聲開始在世界各地響起時,女性正自信地登上時代的舞台。當女性,開始學習和男孩子一樣的知識時,對她們幸福的定義正悄悄發生改變。她們不再以妻子和母親的身份存在,而是以女性的身份存在。她們的人生開始走向更加開闊和高尚的境界,她們自己養活自己,自己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愛好,擁有自己追求愛與幸福的權利。可是影片中大多數人還生活在過去的陰影里。

影片中唯一懂得女性教育意義的大概就是那位文學老師了,就是那位珍妮認為在上劍橋之前已經「死了」的老師。她讓我想起了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片中茱莉亞羅伯茨飾演的藝術史老師凱薩琳來到被譽為「沒有男子的常青藤」的衛斯理女子學院任教,那裡學生們大都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從小接受過優秀的教育。但學院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教他們如何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知識,也不重視心理教育,而是把學生的成功與否定義為今後的婚姻,她們學習的目的無非是嫁一個好丈夫。激進的崇尚自由的凱薩琳通過鍥而不捨的教導最終讓她的學生們脫離男權社會的束縛,找到真正的自我。她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深:「我教育你們,不是要讓你們成為總統的夫人,而是要讓你們成為總統。」我想《成長教育》的這位文學老師對珍妮也是有同樣的期許的。當她為了珍妮研讀艱深的文學時,不是想要訓練一個可以在社交圈高談闊論的戲子,而是為自己將要培養一個女性文學家而自豪和欣慰。

  回想當年,我也曾經覺得過學無趣的基礎學科是浪費青春的,不如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電影比如戲劇,讓每天過得快樂起來是多麼有意義啊。但是經過不斷的思考和經驗的增長,我慢慢明白,學習使女性擁有自立自尊的資本,它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贏得社會的尊重。學習可以讓人在漸漸了解這個世界的同時也慢慢洞悉自己的內心,它帶來的財富使人生變得更加豐滿,也讓每個人做唯一的自己。它幫助內心世界的積澱,讓我們遭遇未來種種不測時有一種淡定的心態。我想文學老師說「你聰明又漂亮,(如果不那麼早結婚)你本可以做任何事的」和校長說「沒有學歷的人不值得做任何事。」正是陳述了學習可以使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的事實。尤其對女性。

  影片最後,珍妮擦掉了花掉的妝,重新以那雙明亮純澈的眼睛開始在文學世界的探險。也許上了牛津之後,有朝一日,她一定能找到心儀的愛人與事業,那個時侯美麗的妝容才會是她真正破蛹而出,化蝶翩飛的時候。那時,化妝將是生命的潤色,而不是心靈的屏障了。也許她還會像上牛津之前那樣出沒於上層社會,可是那個時候的珍妮和之前的珍妮的內質將會完全的不同了。

一個女人,如果不能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又如何能擁有一個完整的人生,只能在別人的人生掙扎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