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挪威森林/Noruweinomori

6.3 / 12,501人    133分鐘

導演: 陳英雄
演員: 松山研一 菊地凜子 水原希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bi se

2011-04-24 08:41:09

人生應該在十八歲和十九歲之間循環


記得上高中時候一個人所在角落裡看村上春樹的 日子。從1973年的彈子球到海邊的卡夫卡,我幾乎收集了村上3/4的書。全部是那個謙虛謹慎的林少華譯本。
也許有人說,你們這些看村上小說的,不就是裝逼的幹活嗎?
裝逼與不裝,我覺得主要在於到底有沒有引起共鳴。村上書里那個日本社會困惑轉變的階段,那些戰後的心靈,不能引起同樣生活在中國的戰後一代任何興趣,因為日本在戰後是俯首飲下所有的罪行,作為一個戰敗國無論是政治還是文化都下意識地被勝利的國家隱形地影響著,也在靈魂的深處隱形地悲哀著。咖啡、爵士樂、健身、彈子球機……就像一個弟弟那樣跟著哥哥的步伐;
而戰後的中國,作為一個假裝勝利的國家,在靈魂深處隱形地自以為是著,暗潮洶湧的那些東西無非就是革命、革命……除了軍區食堂以外,哪裡有咖啡,西餐,更不要提爵士樂和彈子球了。所以,村上引不起與他同時代的人中國人的共鳴。

但是,我成長的時代,從90年代至今,大陸社會急劇地變化,我幾乎是受著各種各樣的西方影響長大的。從宗教信仰到美學教育,從穿衣打扮到和爵士、靈歌、西方古典音樂再到快餐、可樂。我們從小就泡在一個奇怪的「被西方的風微微吹拂的社會」里。而且這股微風,到再後來,變成了旋風,變成了颶風,直到今天,變成了被反抗的、被質疑的風,很多人開始呼喚中國傳統的東西來抵禦西方文化。
這就是我的成長,和村上時代的日本,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

所以,讀村上的書,我也會有微妙的共鳴。

二十歲的我回顧我的TEENAGE,發現自己的青春和村上的主人公們非常相似。性格敏感,敏感到經常莫名其妙的受傷。說不上因為什麼,各種經歷零零散散地記不太清,留下的感情基調就是淡淡的無奈和寂寞。眼睛總是在身邊的事物上細細地探尋著,像村上筆下的鏡頭那樣把世界分成由細節湊成的長鏡頭。想過離家出走,嘗試的結果總是灰溜溜地回家「領賞」。花季還沒有開,雨季已經讓自己在風中零亂了……

讀書的時候,總會想像,想像書裡的情景,想像人物的語氣,表情,長相。當書被拍成電影的時候,可能跟自己想像的都不一樣。這時候,陌生感也許會讓你說「電影沒有拍出小說的味道」。其實,是沒有拍成你想像中的味道。我試圖克服這種陌生感,跟著導演的鏡頭再次重溫這個故事。
當直子說那句「人應該在十八歲到十九歲之間循環」的話時,當直子痛哭流涕時,眼前的直子漸漸地和我心中的故事相重合,「好像被人推了一把」般進入二十歲的我,也才漸漸明了,所有的青春,終將遠去,卻從未消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