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伴我行--Malena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真爱伴我行(台)/玛莲娜

7.4 / 112,693人    109分鐘 | USA:92分鐘 (heavily cut) | Turkey:84分鐘 (TV version) | Denmark:92分鐘

導演: 吉斯皮托那多利
編劇: 吉斯皮托那多利
演員: 莫妮卡貝露琪 朱賽貝索法羅 Luciano Federico Matilde Piana Pietro Notariann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1-04-26 05:06:31

去年的作業。。。


關於標題
豆瓣上一直放在想看的電影一欄,評分很高,卻遲遲沒有下載。回想起來和標題有關。「美麗傳說」,聽來多少有些山寨了。看完電影后,朋友也發問,為什麼叫美麗傳說呢?這個故事看了不僅不美,多少還有點淒涼,甚至是發人深省,使人憤懣的。自己心中也多少有些疑惑。或許片名中的「美麗」二字並非形容詞,而是名詞。這的確是關於美的傳說,它記錄了「美麗」的過程:美的消逝,美的破碎,美的悲劇,以及美的懷想。

關於內容
先說說自己看後的聯想吧。說實話,看完完全沒有想到導演與《海上鋼琴師》是同一個人。也許專業知識還不夠吧。想到的第一部片子是《朗讀者》,同樣的戰爭背景,同樣的少年與熟女,同樣是對性的美好刻畫。也許兩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內涵是截然不同,但那些平日裡可能在人們眼中低俗的淫穢的畫面都顯得溫柔甚至神聖。《朗讀者》中漢娜穿絲襪的畫面與《西西裡的美麗傳說》中瑪蓮娜洗完頭在院子裡曬太陽的畫面,都來自與男孩們的覬覦。她們都是他們心中的女神,以致於年少時就知道這一生都無法忘懷。She was too beautiful and he was too young to protect her。男孩們都渴望以男人的身份保護他們心愛的女神,但他們能做的太少。在瑪蓮娜遭人非議時,維利圖採取了各種小技倆發洩心中的不滿,而更多的時候,他只是一個旁觀者。尤其在小鎮女人們瘋狂毒打瑪蓮娜時,他依然只能旁觀;他不過是個渴望穿上長褲證明白己長大的男孩。
影片開頭這樣一組鏡頭也使我印象深刻:一群男孩用放大鏡在陽光下燒死螞蟻。螞蟻彷彿是瑪蓮娜的象徵,她的美麗隨著戰爭的推移在時間中消逝。
而影片結尾,瑪蓮娜與丈夫攜手回到西西里,看似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為大家的反應都是:回去了才能維護她的尊嚴。這樣的回答是影片想表達的嗎?托納多雷回歸三部曲,之前也只看了《海上鋼琴師》。1900在準備下船時說的那段話是記憶猶新,「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怎樣才算回歸呢?我想1900所言城市之大,並非實際,而是指人的慾望吧。既然如此,《西西裡的美麗傳說》若真是為維護所謂的尊嚴而回歸故里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尊嚴從來不是別人施捨的。雖然瑪蓮娜淪為過妓女,但她的靈魂依然是純潔而忠貞的。西西里那片土地,同樣也是導演故鄉,不管她賜予了我們什麼,對她的眷戀之情是無法割捨的,就如同維吉尼亞號之於1900。特殊之處也許在《西西裡的美麗傳說》結尾,我甚至品讀到了點寬恕的意味。

關於主題
美與愛,似乎是可以概括所有文藝作品的主題詞。而這部電影中導演也將人物形象藝術化使之更生動,使人無法忘懷。維利圖驚天動地的自慰,法庭上律師那手舞足蹈般的辯論,父親疾風暴雨般抽向子女的耳光,以及男人和女人在瑪蓮娜面前所表現出極度誇張的邪惡和嫉妒,都成為導演盡情地諧謔著小鎮上的芸芸眾生手段。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瑪蓮娜的美似乎成了罪惡,西西里島上的居民對之的態度與真正的罪惡法西斯主義卻如此相近。人性的灰暗面由此暴露無遺,而作為清醒個體的維利圖也只是無奈且無力的旁觀者。維利圖對瑪蓮娜絕非單純的需求,那種眷戀真摯熾烈,並靠幻想維繫著。以致最終在妓院裡,維利圖的表情並非是獲得的滿足,而是滿臉的驚恐與痛苦。這並非是他真正想要,女神的形象指引著他的成長,如同活著的力量般彌足珍貴。他見證了一切,最終長大成人,有勇氣道出真相幫助了瑪蓮娜夫婦團聚。雖然瑪蓮娜幾乎沒有意識到他的存在,但卻成了他生命額守護者。即使在回歸是容顏老去,美麗不再,她依然是維利圖心中的女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