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魔--Hannibal

汉尼拔/人魔/沉默的杀机

6.8 / 293,380人    131分鐘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Thomas Harris 大衛馬密
演員: 安東尼霍普金斯 茱莉安摩爾 蓋瑞歐德曼 雷李歐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英豪

2011-04-26 22:00:00

什麼讓你如此飢渴,漢尼拔


在看過《沉默的羔羊》後,我分析了史達琳,我想在續集中分析漢尼拔,不過,在這一集中,並沒有交待太多漢尼拔的背景。在真正地分析之前,我想先表達一點我對這部片子的一點看法。

這部片子拍得不怎麼樣,大概續集很少有拍成功的,意思就是能超過上一部的。當然,我說差並不是指演員的演技或拍攝的技巧,而是指人物設置與劇情安排。這部片子的劇情安排很散亂,沒有上一部那種一氣呵成的流暢感。此片名為《漢尼拔》,主要講漢尼拔,但此片中的漢尼拔感覺與上一片有點脫節,不像是一個人。首先是他殺人的方法,不管殺帕茲警官,還是保羅,都是手帕上搞點東西,把人弄暈,這完全是下三爛的手法,而不應該是最高明的心理醫生所為,至於給帕茲開膛,給保羅開顱,這又像是個外科手術醫生的行徑,很讓我失望,漢尼拔已經不是個令人心生恐懼的魔頭,而只是個手藝純熟的暴徒而已。

史達琳的人物設定也有問題。在此片中,史達琳完全失去了上部片子中在交往中游刃有餘的靈性,而完全變成了個任人擺佈的擺設。當然,這樣的處理,或許是想揭露一下現實的人們內心的黑暗面,但這顯得很造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此片沒有處理好漢尼拔與史達琳的關係。我沒有看原著,我看到一位網友的介紹說,原著的結尾不是這樣的,原著中,史達琳是和漢尼拔一起走了,而不是像此片中,漢尼拔砍下了自己的手一個人單飛。我覺得原著好。因為,從人物心理的分析來講,結果更趨於原著的那一個。漢尼拔做什麼事都很謹慎,怎麼可能在這件事上有這麼大的失誤呢?更重要的是,片子的結尾處理得相當糟糕,史達琳怎麼會拿著手銬而不被漢尼拔發現呢?要知道,之前史達琳拿玻璃球被漢尼拔發現了,拿刀被漢尼拔發現了,而拿手銬漢尼拔怎麼會忽略了呢?況且,鏡頭一閃放在桌上的手銬距最後銬上漢尼拔有相當長的時間(況且手銬是在樓上,後來銬上漢尼拔是在樓下),如果史達琳在此期間把手銬藏在身上,那是藏在哪裡?這一情節的設計太拙劣了。必須說,這部片子比較失敗,原因是太想取悅觀眾了,但又事得其反。雖然增加了了個奇醜的維傑,有一個驚人的開膛破肚,以及破顱吃腦,但這並不會吸引我。如果純粹是這樣的東西,那我只會把它看作是一部爛片。

史達琳想捉住漢尼拔是符合她的心理需求的,只是電影中處理成用手銬銬住漢尼拔太過牽強。史達琳想捉住漢尼拔,並不想要他的命,就如漢尼拔問「只要有機會,你連我的命都會要對不對?」史達琳回答:「不是你的命。」漢尼拔說「那是自由了,你要把我的自由拿走。」史達琳為什麼要捉漢尼拔,顯然不是為了邀功,也不是為了正義,實際上是她需要漢尼拔,需要他在身邊,但她的另一半理智又告訴她,她要和他在一起是不行的,漢尼拔說「我繞了半個地球,就為了看你如何釋放自己。」所謂的釋放自己,就是突破理智(顯意識),而真正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潛意識)。所以,原著中若設置成二人雙飛了,那就說明史達琳真正釋放自己了,只是我想,或許那樣的話,會遭到很多觀者的反感,一如史達琳不願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一樣。史達琳想要捉住漢尼拔,用漢尼拔的理論來講,是出於貪婪,貪婪那些自己沒有的東西。這沒有的東西對於史達琳來說就是父愛,而這種父愛在漢尼拔身上卻有,所以,她想擁有這種父愛,而她能擁有的在她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捉住他,把他送進牢獄,那樣,她就可以像之前調查他那樣去探視他(這從她反覆聽之前的錄音可以看出她對那段時光的留戀)。但我想,按照原著,她與漢尼拔雙飛更有可能且順理成章,漢尼拔這樣的心理高手怎麼可能會解決不了史達琳的心理問題?史達琳在她所處的社會中已經非常地孤單,她最初的殺人的慾望也遇到了阻礙(在上部份析史達琳時分析了這一點,在這一集中證明我分析的正確,就是她收到的那封祝她破了殺人最多紀錄的信),這一集中,她也沒了在上一集中支持她的老上司,她需要一個心靈的依託,而這個心靈依託就是漢尼拔,她重新查他的案子是她想念他了,所以,如果她後來與漢尼拔雙飛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在這件事上,漢尼拔會很耐心地等待,他絕不會強迫她去接受他,他只是等待她的釋放。

那漢尼拔對史達琳的感情呢?他愛她嗎?既愛也不愛。這很矛盾,因為,他們之間根本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那種愛,這是一種靈魂層面的愛,更確切說是靈魂層面上的一種相互依託的關係。就像史達琳需要漢尼拔一樣,漢尼拔也需要史達琳。這種需要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孩子對於母親愛的需要。所以,這裡就要談到,是什麼使漢尼拔變成了食人狂魔?用漢尼拔自己的話說仍是貪婪,貪婪那些他本來應該擁有但卻沒有擁有的東西,這就是母愛,就是母親的餵乳。很可能是漢尼拔在嬰兒期時母親因為某種原因沒有餵他母乳,而是改換了其他的食物。這在第一部片子中表現得很明顯,就是漢尼拔與那位女議員的對話:「你有沒有給她餵奶?令你的乳頭變得堅挺,是嗎?……告訴我,媽媽,當你的小女兒被殺時,你哪裡會感到振奮?」因為他沒有得到正常情況下應該得到的奶水,所以,他生起了貪婪,只不過,他把奶水變成了人肉——人肉是人身上的一部份,奶水也是人身上的一部份,這就是二者的關係。他喜歡看人精神崩潰的樣子,因為,他從中看到了痛苦,而他從別人的痛苦中獲得了快感,因為這是一種憤怒的釋放——對母親的憤怒。關於這一點,在續集的結尾再次表明,結尾時,漢尼拔與小孩子有幾句對話,小孩子說「我不喜歡吃他們給我的食物。」漢尼拔說:「依我看來那根本不是食物 所以我才自己帶吃的來。」漢尼拔又說:「我記得她常說『重要的是…要不斷嘗試不同的東西』。」

漢尼拔需要一種愛,一種母愛,但是,一般人已經難以滿足他的需要——我說的是從精神層面,他是個孤獨的人,但史達琳給他帶來了希望,史達琳有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思想,那就是深沉,他在這裡才能找到一點依託。他從最初對史達琳的興趣最終變成了靈魂上的依託——就如同史達琳依託於他一樣。這裡可以說明一下漢尼拔為什麼不喜歡粗魯的人,因為這樣的人缺乏理智,在某種程度上和動物沒什麼兩樣,他鄙視他們,他根本不把自己和這樣的人劃為一類。實際上,史達琳也有這種思想,這就是她為什麼不能與周圍的人融在一起的原因,而這也正是她與漢尼拔類似的地方。一句話,漢尼拔看到史達琳就像看到了同類一樣。

或許,他們真的應該走到一起,這樣,世界上就會少了兩個孤獨的靈魂,這對他們來說,或者就是一種療愈。


★看電影學心理學★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45504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