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港)/布拉格的春天(台)

7.3 / 37,728人    171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米蘭昆德拉 尚克勞凱立瑞 菲利普考夫曼
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 茱麗葉畢諾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哭泣的橘子

2011-04-27 17:27:47

生命結束之時,愛情才剛剛開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知道我應該盡力來幫助你,但是我現在做不到了,不但沒有成為你的支持,我還成了你的負擔,生活對我來說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對你來說卻是那麼的輕鬆,我的生命無法承受這種輕,這種自由。
                                                                             
       我有一個原則,在文字與影像之間,如果先有前者再有後者,當然是先看文字。因為事實證明,視聽的效果雖好,但永遠帶不來文字的厚重與意象。
       這次,我做了個冒險的決定。頂著大牌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先看了《布拉格之戀》。三個小時的電影,我看了三天。中間,經歷寫稿、忙碌、困頓,甚至無所事事。只是,斷斷續續所拼湊出來的整體印象,卻在最後電腦螢幕陷入黑色之中無比清晰。
      故事開始於一段多少有些調侃的獨白。「在布拉格,有位醫生……」,托馬斯是布拉格出名的腦科醫生,與他對於人腦的了解程度相比,也許他樂忠於了解女人的心理,「了解女人比了解腦部結構更加專業」。我承認托馬斯身上具有一切女人喜歡的因素。是的,我必須承認,第一眼看到他時,我也無可救藥的喜歡上了他。他那深邃的眼神和淺淺的微笑。
       回想起來,整部電影大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托馬斯與特雷莎在小鎮相遇;兩人在布拉格閃電結婚;布拉格淪陷後逃往瑞士;托馬斯為追回特雷莎而重返布拉格以及最後的田園生活。
      少女般的特雷莎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托馬斯,並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布拉格找尋愛情。女人天真地以為,只要和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那麼就能贏得男人的心。兩人無名指上帶著的同款戒指並不能完全代表著相互的忠誠,托馬斯依然遊戲花叢,兩人出現了不可避免的隔閡。
       而正是在特雷莎向托馬斯表示自己的心傷之時,蘇聯人來了。布拉格的春天,一場災難降臨在這個城市的上空。捷克人民憤怒了,上街遊行示威抗議蘇聯的侵略,以攝影為生的特雷莎成為了一名戰地記者。可是,面對蘇聯人的強權,托馬斯決定帶著特雷莎遠走日內瓦。
      在日內瓦,托馬斯憑藉自己的醫術和聲譽很快就獲得了體面的工作,而特雷莎則一直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巨大的差距加之託馬斯的出軌讓特雷莎留下字條,重返布拉格。特雷莎說:「我知道我應該盡力來幫助你,但是我現在做不到了,不但沒有成為你的支持,我還成了你的負擔,生活對我來說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對你來說卻是那麼的輕鬆,我的生命無法承受這種輕,這種自由。」我想,導演安排特雷莎的這段話,應該也是最能體現原著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了吧。
       托馬斯同樣返回了布拉格,準確說是他是為了追特雷莎而返回布拉格。原本以為一切還能繼續,可是城市的淪陷,蘇聯人的佔領已經讓整個布拉格面目全非。托馬斯因為之前有出版過反對共產主義的言論而遭到蘇聯人威脅,拒絕在一張違背本意的申明上簽字。於是,技藝精湛的醫生淪為了擦玻璃的清潔工,而特雷莎則作回了老本行,在小酒吧里當上了服務生。
      熟讀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段應該是在暗喻布拉格之春的那段歷史。蘇聯人佔領了捷克,關押了其主要的領導人,同時在捷克國內進行大清洗,很多知識分子都受到了迫害。故事裡曾經有一段,是講特雷莎所工作的小酒吧里,大家都叫一個拖地的老人「大使」。特雷莎問,為什麼大家都叫他「大使」?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真的曾經是大使,駐維也納的大使。突然想起此時,原來千里之外的中國,也在經歷著同樣荒唐之事。
      托馬斯的再次出軌讓特雷莎傷心不已,在報復性的出軌之後,特雷莎的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她懇請託馬斯帶她再次的離開布拉格,於是就有了影片最溫馨的一段,他們的田園生活。
    燦爛的陽光,廣闊的草原,藍天與白雲下,托馬斯和特雷沙開始尋回愛情。以致讓我堅信,兩人臨死之前,在舞會上渡過的那晚,是感情的昇華。愛情剛剛來臨之時,生命行將末路。
      不忍心看到兩人最後開車駛向生命終點的畫面,還好,導演用得是倒敘的方式,畫面的最後,兩人偎依在一起,行駛在鄉間小道之上,最終模糊,全片結束。
      三天之內,分無數段看完電影。甚至長時間處於一種游離的狀態,喝水、漫無目的地在房間遊走,甚至在外面看看電視裡的韓劇。但是,看完最後,我有無比堅定的衝動要把它寫出來。我相信,這就是電影所帶給我的一種力量,跟過程無關,跟內容無關,甚至跟你看到了什麼都無關。他直指心靈,直指你的內心深處,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喜歡的原因。
   
      整部電影之時,總是讓我聯想起去年轟動一時的《頤和園》。我不想說婁有抄襲之嫌,但整個故事的背景和架構多少有與《布拉格之戀》相似之處。我更想理解為一種對於經典的致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