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2 11:13:50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怎麼能不打5分那。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個大宮殿裡奔跑,尋找他的蝴蝶,最後嬤嬤走了。他說:「我一點也不明白」。這麼小的孩子要怎麼明白。而後,他去追婉容的時候,這感覺就像他當初追嚒庅一樣,但是,雪地裡,還是只有他一人,一個傀儡皇帝。
如果一個人的人生有那麼多的起伏,見證過那麼多的歷史,那麼就算很失敗,會不會也很精彩?!
這100年,我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啊。
3歲的溥儀很可愛。小到根本不知道皇帝是什麼。
10歲的溥儀,見到了自己的弟弟,他明白了作為一個皇帝的特權,只要他想,他就可以。他甚至可以帶著太監們玩你追我跑的遊戲。但是沒多久,他就成為了唯一不能出自己家門的人。他說:「我一點也不明白」。要怎麼明白,讓一個這麼小的孩子。溥傑告訴他,你不再是皇帝了的時候,他根本就不相信,因為這皇宮裡的所有人還是當他皇帝一樣尊養,太監還是會聽話的喝下墨汁。可是當他和弟弟翻牆看到外面的世界,中華民國大總統開車就職的時候,他真的不明白了。他問大臣們,「我還是皇帝嗎」,大家都騙他。不,在紫禁城裡,他依舊是皇帝,依舊有1000多太監服侍。
15歲的溥儀娶了兩個老婆,一個皇后婉容,是他想要的新式新娘,會法語英語,會跳快舞。另一個,是只有12歲的文秀。然後他有了對他影響很大的老師,也是他的朋友,莊士敦。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莊士敦已經不用下跪了,溥儀對他的歡迎也是握手,長時間的握手。莊士敦告訴他瓦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給他看英美最新的雜誌,送他自行車,告訴他皇宮裡的浪費,太監大臣的偷竊。
之後,。。。來了,他離開了住了20年的紫禁城。走的時候,他說「我以為我會恨這裡的,但是要走了,卻開始覺得害怕。」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也不知道抓他走的人會怎麼對他。如果那時候他投靠的是英國人,他會不會後半輩子順坦點那?
於是他成了天津別墅裡的花花公子。
後來,他的祖墳被國民黨炸了,他覺得,中國不要他了,他沒必要再維護所謂的一統,他知道日本人是要利用他,但是他以為他可以反利用日本完成他的雄志。於是他又成了皇帝。但是他不知道,這個皇帝是假的。到後來,他也只能在日本軍官的委培下,簽署一份又一份偽滿洲國的文件。但是日本人究竟在滿洲做了什麼,其實,他也不很清楚。
最後日本投降了,他落到了蘇聯人的手裡。1950年被押回了國,接受戰犯審問。一開始他還不說實話。我看到《紫禁城的黃昏》的時候,很難受,很感動,這是莊士敦寫了贈與他的書,可是至死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親眼看到這本書。
一切的轉折在於他看到了愛國宣傳片。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推動歷史並且參與其中,以致於愛國紀錄片都能有他特寫的人物,他竟也是第一次知道有哈爾濱的細菌戰,他第一次知道整個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他這輩子大部份時間都被「囚禁」了,他想要獲得資訊的渠道都是死的,他才知道世界是怎麼了,日本是怎麼回事,美國人又幹了什麼。當時他震驚了。這也許是他第一次正視他的行為。
1959年,他行為良好,從監獄裡出來了。他成為了一個花匠。
可是1967年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那個監獄裡的老師,竟然出現在裡的紅wei餅的批鬥隊伍里,他竟然衝了上去,為老師辯護。一直到他死了,他可能也明白這片土地又在玩什麼花樣。
後來,他60多歲了,他買票進了自己曾經的家——紫禁城。他翻進了「遊客止步」的太和殿的大殿,他翻越了隔離欄。是怎樣的心情哪,看著以前沒什麼人能進去的家,變成了今天的旅遊景點。要怎麼樣的心情,一個白髮老人,再一次坐上了曾經的「皇位」。可是,時代不同了。只有爬上去,拿出皇位後面的蛐蛐罐子,他才證明了這裡曾是他的家。可是,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有些任性霸道的小皇帝了。
末代,這個詞總是有些傷感和無奈。
莊士敦說,皇帝是個孤獨的小孩。
要有怎樣強大的內心才能接受歷史如此的在自己身上發生,正在發生。這個時代變化太快,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有些事情就是想也想不到,他突然就發生了。無黨派人士什麼的,好。
從個人的角度看,我極其同情溥儀。他的出生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
但是從歷史的線性上,溥儀確實是個戰犯,這個同情不了。不過那個亂世,沒有溥儀,也有其他人會成為這個現在看來的戰犯的。
我一直堅持的觀點,貴族就是貴族,連死連坐牢都應該有不一樣的禮遇,雖然天天嚷著人人平等,但是血統家族這玩意還真的是回兒事。
可是,能怎麼辦那?無奈的一塌糊塗要死人啦!!!
幼兒溥儀可愛。成年溥儀帥斃了我去!!!
電影的時間穿插很自然,也使得這位末代皇帝的前半生和後半生得到了極其強烈而殘酷的對比。要我想想,早年的宮殿裡,花枝招展的太後門,皇帝的龍袍,紫禁城的紅色,形成的強力而繁複的色彩,同之,最後在監獄裡的黑白灰色的壓抑。早前的皇帝的一聲令下,萬人「萬歲」,和後面的溥儀的少話安靜。這麼大的轉折,要怎麼樣才能消化,才能相信這都是真的。變的太快了,太快了。不過一切的變化對比展現在電影裡的時間倒敘差都很自然。一早一後,也能讓觀眾跳脫出個人的情感,比較理性的站在更高點去看待這個歷史人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