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彼時,彼城--Of Time and the City

时间与城市/城市流光/彼时,彼城

7.3 / 1,673人    74分鐘

導演: 泰倫斯‧戴維斯 市川崑
編劇: 長谷部慶次
演員: 葉順子 仲代達矢 中村鴈治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曰善

2011-05-03 21:57:49

彼時彼城歌不盡——城市紀錄片敘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期中時,我觀看了英國導演特倫斯•戴維斯的紀錄片《時間與城市》,我便開始思索一個問題。紀錄片與城市,都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之後才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的,那麼二者的關係如何?紀錄片,她的視角,總離不開對人生活的記錄和對人的生存現狀的探討。城市作為人聚集之地,自然是紀錄片的好題材。因此,我參考了幾部有名的以城市為主題的紀錄片,探討了主創對於鏡頭內容和敘述角度的選取。

一、城市與紀錄片的關係
一切真實地紀錄社會和自然事物的影視片都是紀錄片,紀錄片的英語為documentary,即文獻、憑證之意,都有不可偽造的意思。國際紀錄片大事尤里斯·伊文思不只一次地說過,「紀錄片把現在的事物紀錄下來,就成為將來的歷史。」 而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城市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縮影。對城市的記錄,其實就是書寫人類社會的歷史。

現代城市與紀錄片,它們都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城市與紀錄片的關係,很像是一對「兄弟」。城市是「哥哥」,在電影「弟弟」誕生之時,「哥哥」正處在青春期,「弟弟」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哥哥」,之後,它成了「哥哥」的「跟屁蟲」,總是注視著哥哥,親眼歷經「哥哥」不斷地成長、最終「成人」……

一位獲得「艾美獎」紀錄片拍攝者曾說過:「我拍攝的紀錄片主要是自然歷史題材的,而且我拍攝的題材常常都是在人跡罕至的邊緣地區。比如說南極、北極、西藏。」 其實這位拍攝者也恰巧說出了觀眾的一些看法,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紀錄片選擇的故事都是非常神秘、非常吸引人的或是講述一些探險故事,介紹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對「城市紀錄片」的印象相當的模糊。

但其實城市是紀錄片重要的素材之一,也是紀錄片最忠誠的聽眾。縱觀紀錄片百餘年的發展歷史,從來不曾停止將鏡頭對準城市,這個有人、有物,有真情,有故事的地方。紀錄片主創敘事的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

二、客觀記錄城市影像
紀錄片的靈魂是它的紀實性。主張記錄現實的紀錄片,能夠忠實地展示城市的在那一刻的情況。人著作歷史,即使是聲稱不偏不倚,可人何嘗能擁有完完全全的理性,對於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描述,都難免會因自身的好惡而有所偏差。而沒有好惡、沒有情感的「電影眼睛」,克服了人類感性的缺陷,它的傳達,少了很多人為因素,因此在記錄歷史時更具客觀性。這類記錄城市影像的紀錄片,就像是城市的一面「鏡子」,只將投射在鏡中的影響反射出來,至於「照鏡子」的人,看著鏡子會有怎樣的想法,產生怎樣的情緒,那就是個人的緣故,與鏡子無關。在這類紀錄片中,「城市交響樂」是最具特點,最有魅力的。

提到「城市交響樂」,讓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部《柏林,一個大城市的交響樂》。這部「城市交響樂」的經典作品,其中沒有演員、沒有情節,只有一個主角,那就是柏林這座城市,膠片不帶有任何感情地呈現著柏林這座城市的影像。導演瓦爾特·魯特曼,用電影攝影機從各個角度捕捉、記錄20世紀20年代春末某一個工作日,德國首都柏林這座擁有200多萬人口、蒸蒸日上、充滿活力的大都市場景。奔馳的火車,飛快地掠過鱗次櫛比的房屋,駛入了城市。此時,清晨的城市剛剛甦醒,上班人群摩肩接踵,行色匆匆。轟隆隆的機器聲,飛快轉動的車輪,這是繁榮的工業,也是城市人生計的來源。下班後,這裡有大城市的燈紅酒綠,有溫馨的小酒館,有奢華的大酒店,還有盡情享樂的人們⋯⋯通過攝影與蒙太奇手法,導演將它們轉化成一幅幅抽象的富有動感的畫面,以象徵人們常說的「柏林生活節奏」,使觀眾感受到一種始終流動著的工業化大都市的生活流。

「城市交響樂「之中,客觀記錄是其靈魂的敘述視角。受到新客觀派電影的影響,電影的任務被視作客觀、詳盡、真實地再現現實,影片就是相片,就是鏡子,其主要特徵是「拒絕提出問題,拒絕表明觀點態度」。而「橫斷面」電影(querschnitt film),也為紀錄片對城市的表現做出了範例,它們要去以群體而不是以個人為描寫中心,並且排除對於表現對象的好惡情感。拍攝時,常用活動的攝影機,連續記錄下大量的實景影像,然後通過熟練的蒙太奇技巧,將其剪輯成流動的畫面。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忠實地記錄下了一個城市活生生的景像,對於城市的評價,對電影的觀感,主創人員是想交由觀眾自己來評斷。雖然也有評論,認為這些所謂的對於城市的客觀記錄,稱不上真正的現實主義,不過是自然主義缺乏邏輯的表現,但毫無疑問,正是有這些影像的存在,一個城市彼時彼刻最本真的樣貌被記錄下來,這種刨除了個人情感與意識形態的態度彌足珍貴。

三、 鏡頭內容的選取表達立場
儘管紀錄片以客觀、真實為追求,但只要有了人,絕對純粹的理性是不存在的。一部紀錄片,導演選景時、拍攝時、剪輯時,都會體現出自己的想法。

在前文提到的紀錄片《柏林,一個大城市的交響樂》中,導演魯特曼追求的是「赤裸裸的現實」,但在選擇影片素材時,未必沒有攙雜進自己的思考。在他記錄城市日常生活之外,還有意識地展現了柏林這座大城市的若干陰暗面:街頭鬥毆事件、乞討的老婦人、拉客的妓女,賦予影片一定的社會批判精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一些對比性的鏡頭:街頭飢餓的兒童與臨街餐館裡豐盛的酒宴、投河自盡的女子和橋上的目光冷漠而好奇的圍觀人群⋯⋯對於大城市繁華背後人情的冷漠,儘管導演自己沒有出聲,但畫面「說出」的話,更具有震撼力。

而在另一部「城市交響樂」紀錄片《尼斯的景像》中,導演甚至採用了搬演的手法,一個男子正望著一名女士,這位女士前一秒還是穿著錦衣華服的貴婦人,下一秒同樣的人就變成赤裸裸的了。這種對於城市的描述,表達了導演心中對充斥著金錢與慾望的浮華世界的反感和厭惡,它不一定完全客觀,但將他人心中的事實轉化成畫面的事實,這種敘述角度依然是單純的,也卻是極有力的。正如我國電影學者李恒基說的那樣:「《尼斯的景像》是部紀錄片,它記錄了尼斯這個旅遊地的形形色色。它像是一個心地純正的孩子,從外部觀察這個奇怪的世界。它把尼斯當作玻璃罩下的一個標本,這個標本在純正的孩子的觀察下,被離析出腐敗的組織和肌理;悠閒的旅遊者於是洩漏出空虛的靈魂,豪華的外表掩蓋不住社會內部已經開始的潰爛。影片的結論是這裡的一切註定要滅亡。」

紀錄片是用來呈現給觀眾的,導演主創也是想通過其喚起觀眾的思考。因此,在拍攝紀錄片時,許多人還有著深刻的使命感,希望能用他的鏡頭、他的故事真實反映一些事情的時候,同時也要向面對的觀眾提供正確的資訊;希望通過講述這些故事、放映這些影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觀眾對很多事物的看法。而至於觀眾,因為世界是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每個人由於性格、社會背景、教育背景不同,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觀眾的觀感也各個不同。但導演的責任已經盡到。

四、個人角度的敘述
除了追求客觀記錄城市景像的紀錄片之外,也有很多的紀錄片導演,通過鏡頭,在畫面播出的同時,講解自己的故事,想要向觀眾揭示一些他們原本不了解的一段經歷、一些故事。在這種導演個人化的敘述下,將自己對於城市的感情蘊涵於影片之中,引起觀眾的共鳴。

2008年的英國紀錄片《時間與城市》中,導演戴維斯利用20世紀50年代利物浦、默西塞德郡地區的舊影像資料,結合者新拍攝的片段,創造出一個有著不同節奏與質感的黑白與彩色相結合的影像, 用珍貴影像回溯這個城市的歷史,呈現出這城市曾經的模樣,表達出自己對於故鄉的熱愛與懷念。在這種個人化的敘述之中,城市不再是我們習慣認為的公共空間了,它有了非常明顯的個人色彩,也許這對於城市歷史一般的記錄並不合適,但城市卻能從其中展現出最大的魅力來。

再比如中央電視台2003年播出的電視紀錄片《一個人和一座城市》,以作家為主述人、以城市為敘述對象的紀 錄片, 作家用自己的回憶折射城市的歷史,用自己的經歷編織城市的變遷,用自己獨特的觀察閱讀城市的風景,用自己縝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內涵。作家孫甘露眼中的上海,就不再是高樓密佈、燈紅酒綠的時尚大都市,而是一個充滿了破敗、孤寂氣息的老城邦。隨著主講人的敘述,鏡頭迴避了喧囂的都市場景和引人注目的標誌性建築,而是一番潮濕、陰沉的景像。這種視覺上、心理上的強烈反差,使人們看到了上海的另一面,感受到作家對城市的 另一種感情。

這類城市紀錄片,比起之前提到的紀錄片的客觀、全面,範圍或許顯得狹窄,觀點也許讓人覺得片面。一個像鋪陳開放的「城市通史」,一個則像細膩深入的「口述歷史」。城市,有了人才有了活力,有了發展。個人對於城市的觀察,往往是敏銳的;而城市的變遷帶給人的觸動,也往往是刻骨銘心的。這種個體化的敘述,依託於真摯的感情,深刻的思考蘊涵於平實的敘述之中,它不直白、顯露,「潤物細無聲」,於無聲處打動觀眾,帶著他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