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鋌
2011-05-06 03:02:08
四百擊·現實是最強悍的力量
四百擊·現實是最強悍的力量
如其電影風格本身一樣,電影主題也塑造出了現實的強大力量。
隨著那淡漠的音樂開始,大師特呂弗開始了一個漫長的長鏡頭,忽而走轉的街角,用不同的視覺展現出巴黎鐵塔的不同樣貌。可惜,鐵塔的美麗幻想無法在鏡頭裡展現,特呂弗呈現的是一個青年殘酷的青春物語。地點敲定了,人物慢慢出現在一個課堂上。繼之而來的便是主人公那冷如黑白色的青春生活片段。
和安托萬發生關係的主要有四層人物。
老師。他的老師很顯然對他持有成見,不聽解釋的罰站,對他搗蛋的詩冷嘲熱諷,關於逃學,只限於假條的詢問,最終街面上的領跑一段幽默地顯示出了老師在孩子教育中失效的現實。他們的關係描述最終止於老師對安托萬的作文的質疑。已經很清晰,老師關注的是他過往的行為,從沒有試圖了解學生的心靈。
父母。母親的冷漠通過她的語言不言而明,一個花掉給孩子買被子的錢,成天只會吼孩子的母親,她又能給予什麼溫情呢。她自身亦不過是一個背叛丈夫的女人。末尾她去探望少管所的兒子一段最有力量,依舊是吼著說話,除了責備和嘲諷之外沒有其他。父親,亦是一個毫無主見的男人,對於教育問題毫無所知,諷刺的是將孩子送入少管所他所持的竟然是贊同的態度,成天只關心他的導讀。安托萬進入少管所之後,他也懶得去看。
朋友。他的朋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給予一些溫情,但是在現實面前,卻顯得無能為力,他也亦不過是一個身處叛逆期的孩子,遭受著來自家庭、學校的冷漠,他又能給予什麼呢。
獄友。少管所裡的孩子都很年幼,都是因為一些小問題而走入,三個被關在籠子裡的小女孩給人的震撼足以看出那是一個如何冷漠的世界。獄友能夠給予的卻也只是一些慘澹的現實。
這四層人物和安托萬的關係里,足以能夠看出安托萬所處的人文環境--冷漠、殘酷。
導演於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中嶄露頭角,成為現實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在這部影片中也顯示得淋漓盡致。不加修飾的室內佈局、平凡現實的街道、破舊的教室、警察局裡狹小的空間。特呂弗借被抓進去的妓女之口表明了現實主義:這裡可比電影裡的警察局乾淨多了。沒有燈光的特殊使用、語言也似乎不經深加工。敘事的方式也如記錄一般,沒有噱頭也沒有暗示、即將發生的和人們生活中的一樣充滿了隨機性和不可知性。讓-皮埃爾•利奧德精湛的演技似乎他便是安托萬本人一般,沒有演員的存在。至於視點,更是沒有採取什麼特殊的拍攝角度,導演所在的儘是正常人所能見到的位置。
「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特呂弗似乎要這樣回憶往事,並擺出一副我不用去解釋什麼強調什麼,因為青春的殘酷就擺在那兒,我把它呈現給大家,你們看了便會明白。
結局同樣是一個很長的長鏡頭,攝影機尾隨其後,陪伴著安托萬奔跑到海邊。他沒有出逃後的驚喜、反而只是很真實的一種迷茫。
青春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在反抗什麼,但是總覺得,逃出去就能找到自由。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不是導演著力的地方,而是觀眾自己去思考的,這就是現實主義風格的灑脫、真實之態度。
片中有一個鏡頭最能很好驗證「現實是最強悍的力量」。安托萬第二次流浪片段中,很多小孩子在觀看布偶戲,導演的攝影機更多的是對準一張張無比真實的笑臉。什麼幻想都太過虛空,我們所能看見的,就只有那一張張真實的笑臉。
整部電影充滿了現實的冷漠、生活的殘酷,似乎只有攝影機後面的人在含情默默地注視著他們。
這不是一部視聽的盛宴,而是一件藝術品,他想表達的也不止是電影的內容,更是電影本身。是在用更加負責的態度告訴觀眾,什麼才是電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