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給予的二三事--Please Give

请给予/房东与租客/给予的两三事

6.6 / 11,577人    87分鐘

導演: 妮可哈羅芬瑟
編劇: 妮可哈羅芬瑟
演員: 蕾貝卡霍爾 Elizabeth Keener Elise Ivy 凱薩琳凱娜 喬許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11-05-09 01:45:10

生活那一記悶拳


我得承認,自己是過份喜愛《請給予》(Please Give)這種調調的城市生活片了,這大概是受了伍迪·艾倫的影響,要嘛就是有點看人幸災樂禍的猥瑣心理,總之我覺得人在面對尷尬小事的時候最能體現出性格裡的小暗角,小算計。從觀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情緒複雜有趣,最具層次,既不像大奸大惡那麼黑白分明,也不如道德兩難抉擇那樣嚴肅沉重,不過是些小曖昧,小慨嘆,小難過,滋味嘗起來有點奇怪,而日子該過還得照樣過;但卻正是這些小細節小感傷,會在人最不經意的時候蹦出來,打你個措手不及,啞口無言。這樣的電影要拍好,辛諷的度很不易把握,過之會太慳吝,有做作矯情之嫌;不及則流於無情,使電影淪為缺心肝的惡搞,惹人生厭。

《請給予》的故事圍繞紐約曼哈頓的中產家庭展開。妻子凱特(Catherine Keener)和丈夫亞歷克斯(奧利佛 Platt)經營一家時尚的曼哈頓二手傢俱店,低價購進去世老人的遺物家私,再高價賣出。小店生意不錯,夫婦二人買下了隔壁寡居老婦安德拉的公寓,只待對方過世,便可打通牆壁,裝修新家。這麼滋潤的日子,照理說不該有什麼大不了的煩心事,可凱特卻被自家生意的紅火搞得心神不寧——她覺得自己無形中是在剝削那些可憐的老傢伙們,與此同時,美好家庭夢想的實現則有賴可憐鄰居的死亡——基本上凱特的個人幸福可說是建立在他人死亡的基礎之上。凱特沒法跟這樣的現實達成妥協,她一邊胡亂資助無家可歸的街頭流浪漢,一邊做社區義工,一邊又不肯花錢給自己青春期的女兒艾比買一條200塊的牛仔褲。

凱特的生活是尷尬的,包括她氾濫的罪惡感。她恨不得去可憐這世上所有的人,也不管人家是否需要她的憐憫——比如餐館外面等座的黑人大叔,還有社區弱智人士中心裡那些開心玩球的弱智兒們。洶湧的罪惡感吞噬了凱特的全部觀感,她看不到丈夫亞歷克斯的疏離,也感受不到女兒艾比物質渴望下所隱藏的成長的焦躁。但凱特有錯嗎?她的絕望與焦慮難道不也是真實痛苦的一種嗎?

除了凱特一家的故事,老婦安德拉的生活也極有趣。這老太太是個鐵嘴毒舌,誰對她好她就傷害誰,兩個性格迥異的外孫女瑞貝卡(Rebecca Hall)和瑪麗(Amanda Peet)照顧其殘年,精神上都受了不少煎熬。瑞貝卡是個悶罐子,溫柔體貼,人生際遇卻乏味無聊;瑪麗火爆急性,她痛恨姥姥安德拉的無情,卻沒意識到自己在無形中卻最是繼承了其討厭的個性,渾身是刺傷人傷己而不自知。

當凱特一家的生活與安德拉一家開始越來越緊密交織關聯後,電影原本那些可有可無的小慨嘆與小難過便突然間爆發了蓬勃的生命力,發出許多不同方向與可能的結果來。在這些枝杈蔓延的複雜格局中,有一些情緒被繼續放大,有一些苦痛則被遮掩埋葬。你說這故事究竟講出了什麼大道理?是不是標題的「請給予」?我覺得不是,起碼如劇中凱特那樣的氾濫給予法於人於己都沒什麼太大的好處。我並不能總結出個一二三條經驗教訓來,但也正因為如此,這故事才真正保證了視角的複雜與豐滿,保證了忠實刻畫,而不是喋喋說教。它所刻畫的,就是生活本身的無可奈何,就是快樂與痛苦之間那一道薄薄的窗戶紙,無論表面上多麼得光鮮亮麗,該挨上人生那一記悶拳就得挨上;但反過來說,有一些看上去的悲苦淒涼也許並沒那麼不堪,當事人都不覺得困頓鬱悶,別人氾濫的同情心就更顯得做作無聊。那麼哪裡才是安全的平衡點?或者說,幸福的平衡點究竟是否存在?

我不知道,我看到的這故事是一團無比複雜的苦樂綜合體,每個人都懷抱一些無解的痛苦與勉強的快樂,這一切在個人層面上都是真實可信的;但一旦跳離了個人小世界的巢臼,以一種身外事後的眼光來看待一切,就又覺得那些唧唧歪歪似乎也沒什麼必要。因為無論怎樣,生活這一記又一記悶拳終將不斷打來,躲總歸是躲不掉的。只要能讓自己繼續前行,不管是給流浪漢鈔票,還是200塊錢的牛仔褲,或者是詆毀前男友的新女友,跌跌撞撞的人生總得想法子抹點希望的亮色,不是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