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梵阿一鈴

2011-05-09 02:16:13

《黑天鵝》三則


1.完美只是一種技術活

Nina從黑天鵝的角色里悟出了「完美」。但她卻再也演不了白天鵝了。因為完美,有時候也屬於邪惡。

完美僅僅是一種技術活,僅僅是事物的自然形態。它並不能保證靈魂的品質,不能告訴我們事物應該是什麼樣子。相反,完美常常是邪惡的有力辯護。如果用完美去詮釋邪惡,那麼,邪惡也顯得是被容許的,因為至少看上去很美,不管白貓黑貓,白天鵝黑天鵝。

完美僅僅意味著把事情做好,但卻不顧這樣做究竟好不好,究竟對不對。完美是一種工具理性,它並不考慮價值判斷。所以,黑天鵝,以及她的扮演者,才可以在完美的指引下罔顧一切地作惡。而白天鵝需要的不僅僅是完美,還有善。只要力求完美,就可以演好黑天鵝。但要演好白天鵝,首先應該有白天鵝的品質。

Nina為了完美而交出了自己的善,所以白天鵝也變成了她的天鵝之歌。

2.理解惡是惡的開始

Nina要演好黑天鵝。那個混蛋導演告訴他,重要的是去理解,去體驗。

Nina照著做了。她理解了邪惡。但是在理解的同時也被邪惡所同化,以致自己也變成了邪惡。理解惡是惡的開始。假如惡被理解,那麼就意味著惡也有它的合理性(比如同樣姓黑的哲學家的那句「凡存在必合理」),惡也是被允許的——被所謂的「歷史理性」允許,或者被審美的激情允許(比如藥家鑫殺人)。這也就意味著,我也有惡的理由,我也可以成為惡的一份子。在理解面前,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比理解更重要的是評價。並不是可以理解就意味著被允許。就好像大糞可以被拿到化學實驗室「理解」,但大糞永遠也不能拿到音樂廳或者展覽館裡供我們欣賞品味。在理解之餘不要忘記內心的判斷,否則當心自己也變成大糞。

3.白天鵝的傷口

Nina的背上有一個傷口,這成了她的痛處。

或許,即便如白天鵝般聖潔美麗,也可能在某個看不到的地方留有一道傷痕。世俗中的一切生命,都像《聖經》里被發配的該隱,帶著神烙在身上的印——那是自身有限性的一個警示。只有神才沒有傷痕。白天鵝和她的扮演者都不是神,相反,她們時時都被撒旦包圍,時時都在經歷著慾望的誘惑和邪惡的威脅。白天鵝只是白天鵝,不是天國里長著翅膀的天使。當世俗的力量裹挾到一定強度的時候,那個傷口就開始惡化——就像電影中的那樣,從背後的小疤變成了肚子上的大口子——那是用刀捅出來的。

或者說,白天鵝是墮落的天使。而墮落了,要回到天堂是多麼的艱難。或許能做到的,只是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天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