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黃金年代狂想曲--Tales from the Golden Age

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年代狂想曲/黄金时代故事集

7.8 / 5,821人    155分鐘 | Italy:90分鐘 | France:80分鐘 | Finland:134分鐘

導演: Hanno Hofer Razvan Marculescu 克里斯汀穆基 Constantin Popescu Ioana Uricaru
編劇: 克里斯汀穆基
演員: 黛安娜卡娃柳堤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泊岩

2011-05-11 17:32:34

黑色幽默的黃金時代


 
 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2009年《黃金時代的故事》在62界坎城電影節上推出。期間整整20年。中國觀眾對於20年前的東歐電影是熟悉的,單一個羅馬尼亞,觀眾便熟知《奔騰的生活》《多瑙河之波》。擴而大之,整個東歐的電影,曾留給中國觀眾莫大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因為20年之前中國大體對西方的了解,只能來自這些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電影。提起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蘇聯、羅馬尼亞諸國國名,中國人便由心底發出兄弟般的友好感,如今這幫兄弟國家早已告別「黃金時代」,以大名鼎鼎的《橋》《列寧在1918》為代表的東歐電影,也鮮有人看了,「黃金時代」作為「東歐劇變」之前的時代本來早已經淡出世人眼簾,一部電影《黃金時代的故事》,又可叫人們的眼睛拉回那個時代的最後幾年。
 《黃金時代的故事》由六個短片構成,講述的是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之前的羅馬尼亞。六個故事即古怪又離奇,一一看下來,彷彿導演在嘲笑那個時代的尾巴,那個時代真的那麼好笑嗎?第一個故事真的好笑,一個村子迎接檢查官前來檢查,村長與眾農民早早安排,大擺筵席,歌舞表演,還租了一架遊樂場裡的旋轉飛車,當一切就緒,卻接到上級的電話:「檢察官不來了。」為了安慰失落的村委會的成員們,先於檢察官員而來的領導提議大家坐上旋轉飛車,自娛自樂,享受一把,於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拎著酒瓶,奏著音樂,坐上了旋轉飛車,半空中,大家叫著、笑著、唱著,可是不一會兒,村長因為眩暈而嘔吐起來,大家慌了神,大喊著叫停,可有意思的是就連負責旋轉飛車的人也坐了上來,沒人去控制它了;飛車就這麼轉啊轉啊,轉了一夜,直到清晨。
 後面的幾個故事就不那麼好笑了,或者說近乎黑色幽默,比如,「中央政府攝影師的故事」和「貪婪警察的故事」。前一個講中央政府供職的攝影師,負責修改中央領導的照片,一次給齊奧塞斯庫加了頂帽子,好讓總書記顯得高大點兒,當照片通過層層審查印在報紙上,卻被一個搬運工人看出了破綻,原來總書記手裡已經拿了一頂帽子。而後一個故事講述一個貪婪的警察,收到別人饋贈的一頭豬,他想方設法將豬殺死,最後決定用煤氣熏死它,豬死了,可他用火燒豬毛的時候,豬爆炸了。這兩個小故事,一個是粗心大意的攝影師,一個是貪小便宜吃大虧的警察,這樣的人物看上去誇張,卻極為親切,因為導演在每一個平淡的故事中都安插了玄機,猶如相聲演員的「抖包袱」,時機一到,平淡的故事一下子不平淡,黑色幽默之下,辛辣與諷刺呼之即來,叫人目瞪口呆。
 東歐諸國電影在「劇變」之後,都發生大變化,庫斯圖里卡的《地下》,展現南斯拉夫的「黃金時代」,那是與《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同根同源的電影作品。新東歐電影即繼承了蘇聯電影的傳統,又借鑑了法國電影的特點。雖然南斯拉夫大變化,電影隨之大變化,羅馬尼亞大變化,電影也隨之大變化,而東歐電影仍然在其傳統上進一步發展,叫人刮目相看。《黃金時代的故事》可以說是新羅馬尼亞電影的代表,對羅馬尼亞那個時代懷有好感的朋友,應該一看。儘管時代不同了,但人還是相同的。那個時代可笑嗎?那要看看我們是不是覺得自己可悲,再過20年,我們再來談談現在吧。


 刊於2010年6月25日《假日100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