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挪威森林/Noruweinomori

6.3 / 12,593人    133分鐘

導演: 陳英雄
演員: 松山研一 菊地凜子 水原希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龍二

2011-05-12 21:10:29

剪切和拼接還原不了原著亦超越不了原著——電影《森林》吐槽


  我記得《挪威的森林》我看過三遍,這是我看過的村上的第一部小說,第一次看應該是高一或者高二的時候。家裡有一個書架,書架上都是哥哥拿回家的小說,大部份我都沒有看過,它們對於我來說就像夜晚繁華街頭的陌生人,沒有認識的衝動和契機,而《挪威的森林》扉頁寫著一行字,「請愛惜」,就像一個面披黑紗的女子,僅露出眼睛,眼波流轉,引人回眸。
    我就這樣翻開了她,這不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小說,卻是我看過的第一部有趣的小說,隨便翻到哪一頁,都有讀下去的衝動。其實當時我之所以被這部小說吸引,不僅僅因為扉頁的「請愛惜」,以及華麗的語言,怪異但得體的比喻,平凡卻有趣的故事,俏皮又哲理的對話,她吸引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她赤裸裸的,毫無掩飾,沒錯,我第一次讀她的時候,是當H書看的,不知道有多少小伙子或者小姑娘跟我一樣,那個時候我判斷H書的標準是,我敢不敢在父母面前看。。。
    我之所以今天提到《挪威的森林》,因為前段時間看了陳英雄導的電影版森林。
整部電影133分鐘,我一直認為要把一部好的文字作品改編成好的電影,至少需要2個小時,如果不考慮大眾在電影欣賞水平方面的參差以及對電影迷戀程度的不同,2個小時顯然也很短,美國往事從10個小時縮減為4小時最後到2個小時,刪減篇幅也讓電影的藝術性大打折扣,對於某些導演來說,2個小時可以拍出一輩子的感動,對於陳英雄來說,他用2個小時就造出了一個畸形。
    先從改編這一點來說,改編不得不考慮與原著的聯繫。不知道其他看過原著的朋友看了電影有什麼感受,對我來說,這2個小時,就像在一間空屋子裡,村上春樹被綁在椅子上堵住了嘴巴,陳英雄在一旁悠然的從地上挑選村上的勞動成果,東剪一刀,西接一段,然後再塞進木桶里,嚴嚴實實,毫無美感,但他顯然自得其樂,毫無鴨梨,終於不能再塞了,這一桶東西也就成了電影版的森林。全片都感覺像是片段的簡單拼接,毫無道理,過渡混亂,鋪墊不夠,情節突兀。
    比如木月和直子的關係,鋪墊不夠,開場沒幾分鐘,木月就掛了,如果沒看過原著,我不清楚直子她有什麼理由為木月的死變得這麼抑鬱,要不她就跟黛玉一樣,落花也能催淚。綠子和渡邊好像吃過一頓飯就相愛了,而實際上,綠子和渡邊的感情要複雜得多,綠子就像春雨一點點浸潤進渡邊的心,綠子攻渡邊受,而攻受的主要地點,或者說村上表現攻受的主要地點,則是小林書店,在書店裡,綠子和渡邊坐在天台上喝啤酒、看火災,在書店裡,渡邊傾聽綠子講述與父母的故事,在書店裡,綠子與渡邊相擁而眠互相愛撫,卻並沒有發生關係,也是在那裡,綠子明白了渡邊心裡有另一個女人,卻還是對渡邊情有獨鐘。玲子和渡邊的關係,電影表現的與原作描述的根本不一樣,電影中玲子和渡邊的那一夜更像是兩個禽獸之間的簡單交配,我不知道陳英雄要表達什麼。
    原作中有各種經典的情節,或簡單或複雜,但電影中很多地方都沒有提及。比如敢死隊每天早晨起來做早操,這個細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簡單,但是一個憨直,古板,另類的學生形象躍然紙上,令人捧腹,刪去這個情節後,我不知道電影中為何還要安排敢死隊出場。另外還有玲子的過去,電影中根本就未提及,而這個情節,是渡邊與玲子加深了解的重要契機,也是藉此機會,渡邊對直子所在的療養院以及直子的病情有了更深的了解,這個情節也為渡邊和玲子最後的那一夜做好了鋪墊,而電影根本未提,讓渡邊和玲子的關係看起來像嫖客和妓女。
    如果我是最近看的森林原著,可能感觸會更多一點,我只能記起印象最深刻的部份,但這些部份,基本在電影裡找不到,電影給我的感覺也跟原著不一樣,整部電影,像在舉辦一場無聲的葬禮。
    另外,村上最新出的小說《1Q84》我正在看第三部,也許說正在看不很恰當,我已經放了大半個月沒看了,我總喜歡同時看很多本書,最近還在看的有兩年前看了一半的《在路上》、《娛樂至死》、《1984》、《1988》、《創業邦》雜誌等等,一方面因為注意力無法很好的集中了,靜不下來;另一方面也因為,很多書都無法吸引住我了。比如《1Q84》,我不懷疑村上仍然擁有超凡的想像力,但也感覺他這種想像力已經開始變成胡思亂想,有點藐視讀者的智商。另外,本書商業化性質太重,沒有了《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裡那種認真寫作,精雕細琢的感覺,全書繁冗、拖沓,故事推進地扭扭捏捏,一點都不利索,不得不讓人懷疑,他這是在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湊字數騙錢,至少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當然,也可能跟我看書不連貫有關係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