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搶救前線--The Great Raid

大偷袭/卡巴纳图大营救/大偷袭

6.7 / 19,823人    132分鐘

導演: 約翰戴爾
演員: 班傑明布萊特 詹姆斯法蘭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1-05-12 22:14:12

與南京大屠殺並列的盟軍慘劇


一般都在電影台看幾個片子,這次亂翻檯的時候,到了攝影頻道,居然也在放電影,而且是自己感興趣的類型,於是就看完了,雖然看到了凌晨1:30.

 

《大偷襲》這個碟早被我買來,卻一直在睡大覺,沒想到在電視台上看了。這是一部聚焦於1945年1月28日發生在菲律賓國土之上的卡巴納圖戰俘營大營救的故事,這是一次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勝利完成了美國軍事史上最為成功的營救行動。以僅犧牲一名士兵和一名軍醫的代價,將戰俘營中513美軍士兵全部救出。而戰況的發生,還在是計劃尚未周全、地形尚未不熟悉、且戰俘營內駐紮了數百日軍守備,而且距離戰俘營不足兩英里處還盤踞著數千日軍部隊的情況下搭救的,這次搭救行動,完全可以被寫出戰史。片子由剛出演了《蜘蛛人》里扮演小綠魔的詹姆斯·法蘭克(上尉羅伯特·普林斯)主演,擔任男二號,男一號由型男班傑明·布拉特(陸軍中校亨利·穆西)飾演,另外還有大明星拉爾夫·費因斯的弟弟約瑟夫·費因出演戰俘營中的美軍指揮官少校吉布森。

時間到了1942年6月,美國在中途島海戰獲勝,取得海上主動權,自此以後,日軍在整個太平洋戰場就呈節節敗退的局面,只有在中國大陸,日軍還保持著絕對的優勢,而且在繼續擴大著戰果。而在太平洋上美軍則步步緊逼,一個島一個島地進行解放。尤其到了1944年,美軍決定實施奪取馬里亞納群島的作戰行動,共投入包括航母15艘、護航航母14艘、戰艦7艘、巡洋艦25艘、驅逐艦180艘、潛艇35艘在內的600餘艦艇,飛機2000架,地面部隊四個師又一個旅,15萬人。經過「菲律賓海海戰」,日軍可以說其海軍的核心力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中太平洋上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隨之徹底落入美軍之手,經過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幾次爭奪戰,日軍海陸軍都得到重大傷亡,基本上再也難以發起有效反抗了。到1944年10月20日,麥克阿瑟率軍在菲律賓巴羅登陸,履行了當初撤離時「我一定會回來」的承諾,開始了美軍在菲律賓本土的反擊行動。而此時處於日軍魔爪下的美軍戰俘們依舊在生死線上掙扎,1944年底,巴拉望島上的美軍戰俘遭到了血腥屠殺。而且根據情報,卡巴納圖戰俘將成為下一個被日軍實施「人道毀滅」的基地,513名戰俘危在旦夕,在戰俘營內,被俘少校吉布森(約瑟夫·范恩斯 飾)雖然身患瘧疾,但仍竭力鼓舞著手下士兵的士氣。戰俘營外,年輕的陸軍上校亨利則受麥克阿瑟上將指派帶領美軍第六突擊隊,率領普斯林上尉在菲律賓游擊隊的策應下,大膽深入敵後,以突襲的形式完成了一次軍事盛舉。

 

這一次的勝果,跟前陣子美軍從阿富汗出發,突入巴基斯坦境內,一舉殲滅恐怖大亨賓·拉登一役可以媲美。在鼓舞本國將士及國內情緒,同時在打擊敵軍氣焰上,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電影採取了兩條主線並行的敘事結構:第一條,是集中營中美軍少校吉布森雖然瘧疾纏身,卻依然鼓舞其他人不要放棄希望,一起企盼自由那一天的來臨;而戰俘營外苦苦等待他音訊的妻子瑪格麗特,則以自己護士的身份做掩護,和菲律賓地下組織一起將藥品秘密送入集中營,為缺醫少藥的戰俘們雪中送炭。第二條,當然就是美軍第六突擊營如何制定突襲計劃,如何潛伏進入敵後,如何在當地游擊隊的配合下解決各種突發情況,並最終成功完成解救行動。兩條線索三方人物在解救行動順利完成之後才最終相互融合到了一起,給影片完成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收宮之筆。

 

而要對於卡巴納圖戰俘營的背景,及麥克阿瑟在巴羅登陸履行當初撤離時「我一定會回來」的承諾,對於「當初撤離」又是怎麼一回事,也有必要進行一下史實的梳理。我就整合一下查到的資料,進行一下這個工作好了。

 

說到卡巴納圖戰俘營,必須提到「巴丹(也翻譯為巴坦)死亡行軍」,它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列在一起,是日軍在二戰期間製造的三大暴行。在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珍珠港,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大損失。這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起點,而且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突襲珍珠港只是日軍發起戰爭的一個切口,因為其影響巨大,所以吸引了舉世的目光,而在珍珠港之外,日軍同時由寺內壽一大將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12月7日,日軍在馬來半島北部哥打巴魯和泰南的北大年(Patani)和宋卡(Singora)登陸。同時,日本還出動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第一機動部隊向印度洋進軍,相繼擊沉了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威爾斯親王號戰艦、反擊號戰鬥巡洋艦等一批英國艦艇,並空襲斯里蘭卡,重創了英國遠東艦隊,使其勢力範圍縮小至印度洋西部地區。 如同納粹突襲波蘭一樣,日軍在戰爭的初期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都取得了重大進展。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棄守。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島荷軍投降。1942年5月6日,美菲聯軍7萬餘人在巴丹投降,菲律賓淪陷。1942年5月8日,緬北重鎮密支那失守,中國遠征軍、英印軍全面撤退,緬甸落入日軍之手。

 

在菲律賓,在盟軍全面投降之前,日軍發動了菲律賓戰役,時間為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日軍戰爭目的是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尼西亞和澳洲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日軍計劃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陸並佔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陸並佔領馬尼拉;在南部佔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 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鬥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鬥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12 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洲。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準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 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洲,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鬥。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8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

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大偷襲》中盟軍要解救的卡巴納圖戰俘營便是「巴丹死亡行軍」之後設立的戰俘營之一。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日軍最高指揮官本間雅晴正忙著調集兵力,準備攻陷美軍在菲律賓最後的堡壘——克雷吉多要塞,於是要求讓被俘的7.8萬守軍儘快離開戰場,以影響戰事的推進。這78,000人成為日軍的戰俘後,遭日軍強索財物,並押解到62英哩(約100公里)外的戰俘營,路程以徒步行軍為主,但整個行軍過程除了初期給予少許的食物外(根據倖存者表示,僅給一次高爾夫球大小的米飯),一路上不許戰俘再有任何飲食,凡是企圖找尋飲水與食物者,即被日軍以刺刀或開槍處決,同時也驅趕、阻止當地的菲律賓人給予戰俘食物與水,即便有若干僥倖者躲過日軍眼線而偷喝到幾口河水,也因河水已嚴重遭受污染(河中漂浮著屍體以及綠色泡沫、且氣溫達華氏100度),最後引發嚴重的腹瀉、嘔吐而死。如此,經過強行不吃不喝的趕路行軍,最後雖抵達目標營地,但沿路上因飢渴而死(最初即是因飢餓無濟才選擇投降)及遭日軍刺死、槍殺者達15,000人之多。就是歷史有名的「巴丹死亡行軍」。附帶一提的是,並非抵達戰俘營後就擺脫了死亡,由於日軍也在營地內虐待戰俘,包括拷打折磨、逼迫苦力勞務、刻意讓其挨餓等,如此在抵達營地的兩個月內又死去了約26,000人。

而在將巴丹半島投降的盟軍將士強行驅離戰場之初,日本人認為巴丹半島只有2.5-3.5萬名戰鬥人員。日軍想當然地認為美菲聯軍官兵身體健康,能夠在沒有食物和飲水保障的情況下進行強行軍。事實恰恰相反,這些堅守巴丹的人,在過去的45天裡,每天攝入的熱量不足800卡路里。除了米飯之外, 守軍每天只有一調羹C口糧(野戰口糧,特製的袋裝肉食)。有時,士兵們不得不用蛇、猴子,甚至用鬣蜥加強營養。前線的所有官兵,一天只能吃兩頓。飢餓導致壞血病、糙皮病、腳氣病,瘧疾等傳染病也趁虛而入,讓士兵們原本孱弱的身體更加孱弱。此外,被俘官兵對於長途行軍毫無準備,沒有水也沒有食物。而且,日軍認為他們的撤退計劃完美無缺,所有的細節問題都考慮周全,他們知道該做什麼,怎樣做。但日軍不停換崗,使得指揮很不統一,而且日軍與美軍之間的語言也全不相通。加上,之前日軍在戰場上的小挫敗,還有日軍傳統的武士道的精神的影響。日本人認為在戰場上投降是可恥的,戰敗者想當然地應該自殺。於是他們非常瞧不起眼下被俘的將士,處處拿他們不當人看待,隨時虐待,甚至隨意地處死。《菲律賓的黎明》的作者神保信彥,是參與菲律賓戰役的一名日軍士兵。他在書中寫到日軍高層在馬尼拉發佈了如下命令:和我軍在巴丹半島對抗的任何部隊,不管是否投降,都應該被徹底消滅,任何不能走到集中營的美軍戰俘,在行軍途中都必須在離高速公路兩百米以外的地方處死。各種因素集合在一起,促成了這次軍史上悲催的「死亡行軍」。

 

在4月9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在將戰俘驅離戰場的同時,日軍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準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鬥,溫賴特率美菲軍餘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而時間經過近乎三年,菲律賓一地盟軍與日軍的力量發生了對比。在1944年7月,麥克阿瑟提出,先攻取菲律賓,再進攻日本沖繩的戰爭計劃,再次發動菲律賓戰役。美軍先後投入的地面部隊有美軍第6集團軍、第8集團軍和澳洲第1集團軍;海軍有美軍第3艦隊和第7艦隊,共有包括大型航母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艦12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144艘和護衛艦25艘在內的800餘艘作戰艦隻,艦載機約1700架;航空兵參戰兵力有美軍第5、第13航空隊和澳洲航空隊,飛機1000餘架。登陸作戰指揮由麥克阿瑟負責,海上支援則由尼米茲的太平洋艦隊負責。

 

1944年9月,戰役打響。美軍首先攻取佩勒琉島和摩羅泰島,消除了側翼威脅。9月—10月間,美軍出動大量岸基飛機和海軍艦載機,對日本在琉球群島、呂宋島、台灣等地機場進行大規模空襲。特別是10月6日至10月14日的連續空襲,使日軍損失飛機1093架,在菲律賓的陸軍第4航空軍只剩200 架,海軍第1航空艦隊僅存35架,在台灣的第2航空艦隊尚存230架。戰役尚未開始,日軍就已經喪失了在空中的反擊力量。而美軍僅有102架飛機被擊毀或擊落。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同日下午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總統奧斯汀納的陪同下,淌著齊膝的海水上岸,十四時在海灘上,麥克阿瑟通過大功率電台向全世界發表了著名的「我回來了」的演講。

 

這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麥克阿瑟的那個承諾,顯示了美軍沒有放棄菲律賓,沒有放棄留在那裡的戰俘們。在麥克阿瑟指揮的萊特島登陸之後,日本守軍已經感到了末日無多。於是開始對戰俘營進行屠殺,1944年底,巴拉望島上的美軍戰俘即遭到了血腥屠殺。為了防止日軍暴行的再次發生,於是麥克阿瑟親自下令去解救其他戰俘,於是亨利中校就在麥克阿瑟的命令之下,發動了《大偷襲》一片所展現的一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