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男孩變成熊--The Boy Who Wanted to Be a Bear

想做熊的孩子/男孩变成熊/熊孩子

6.9 / 500人    75分鐘

導演: Jannik Hastrup
編劇: Bent Haller Michel Fessler
演員: Marlon Vilstrup Otto Brandenburg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煢

2011-05-16 03:08:09

真心所至,天亦不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男孩變成熊》(L'Enfant Qui Voulait Etre Un Ours),一部非常動人的作品,03年的獲獎佳作,八年後我方有緣觀看。

一隻由北極熊撫養長大的獵人孩子,彷彿生來就帶著「成為熊」的宿命,即使回到人群中,仍不願學習人的語言和人類文明,他只想做一隻熊,他深信那才是他「應該是」的樣子。

這個獵人與熊的故事,並不儘是譴責獵殺、呼籲人們保護動物。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極端,所謂愛護動物、不殺不取也是一樣。自然界中的人與動物,各取所需時的互相獵殺本是生態循環法則中的一部份,人類不知饜足的慾望、對利益的無止境貪求才會種下真正的禍根。

在人跡罕至、資源匱乏的北極,艱難生存的獵人與北極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獵人喜獲一子時,母熊恰好遭遇喪子之痛,她的哀號令獵人妻子心驚,想起了遙遠的 傳說。獵人回家,為兒子取名「小熊」——一切看似巧合,其實正是天意。爾後,一心想讓妻子振作起來的公熊奪走了「小熊」。儘管討厭人類,嬰孩的啼哭還是喚 起母熊的護幼本能,從此「小熊」就像一隻真正的小熊一樣,開始了熊的生活。

再後來,獵人歷盡千辛萬苦殺死母熊,「救」回兒子。然而夫妻二人費盡苦心,始終無法教會「小熊」像正常人般生活。不論生身母親如何溫柔以待,「小熊」的心只是惦念天上的母熊。哄「小熊」入睡時,獵人妻子為他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海里有一隻深信自己是鯨魚的海豹,牠請求海神把它變回鯨魚。海神說:如果你真的是一條被詛咒的鯨魚,你就必須能夠做到只有鯨魚才能做的事……」
這個故事,最後也成為了男孩的預言。他來到山神的住所,訴說他的心願。並像神話故事裡那些身負使命的英雄一樣,接受了重重嚴苛的考驗。

「如果你真是受到詛咒的熊
你必須能夠通過熊的三項考驗:
你必須能夠橫越貫穿兩座山峰之間的大海
靠著無窮盡的力量離開;
如果你能通過海洋的考驗
你將會遭遇最冷酷的北風
歷時三天三夜
靠熊堅忍不拔的意志力過關;
如果你能通過北風的考驗保住小命
那麼你必須能夠忍受
『孤獨』的無情煎熬」

最終,憑著堅定的信念,並在鯨魚與麝牛的幫助下,「小熊」成功渡過山峰間的大海,經受住嚴酷的北風,也戰勝了巨大的孤獨與恐懼。

奇妙的故事,人們往往將其看成不足為信的童話、神話。有人會問:一個凡人之軀怎麼可能完成這些熊的任務?若不是海里鯨魚、陸上麝牛的相助,男孩又何以成 功?其實,所謂「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資質、用心、機緣三者合一,具備英雄之命的人必然能夠實現英雄的壯舉。那些外來的幫助,也是在這個人強大內心 力量的召喚下才會出現的。鯨魚和麝牛不過遵循了「古老的律法」——「律法規定:鯨魚可以幫助真正勇氣十足、勇敢的人類;麝牛可以幫助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的 人類」。上天總會給予堅貞之人合理的酬報,這是不可違背的律法(天道)。

這個故事,看起來處處都是不可思議,甚至可能讓人誤以為,只要肯想、肯做,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事實上,這部電影裡始終貫穿著對「神」的信仰。男孩 被熊搶走後,他悲傷的母親苦勸獵人去求山神,而不是把北極熊趕盡殺絕;母熊為保護男孩而死於獵人魚叉之下,她的靈魂同樣指引男孩去向山神求助,因為「山神 對人和動物是平等的」;最後,男孩終於得以重返熊的世界,卻在浮冰邊緣卻步遲疑,烏鴉在他頭頂喊道:「你還猶豫什麼!你不是已經通過山神的三項考驗了嗎?」——「小熊」縱身躍入海水,變成了一隻真正的熊。因為有神的存在,才使這一切看似奇異之事成為現實,是為「神奇」。

真正的「你」並不一定是你外表所呈現的樣子,認識你自己,明白你自己,朝著你的天命努力,沿著內心的光亮走下去,天自佑之。就像《西遊記》裡的唐僧,一介 凡夫如何能夠歷經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當然是有上天暗中護佑之故。上天為何護佑他?乃是因他抱定一顆求道之心,精誠所至,方能感天動地啊。

這部歐洲動畫片所包涵的人文精神,與中國自古以來流傳的道理不無相通之處:順天命,盡人事,成就你本應成就的。變成什麼並不重要。因「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http://bulaoge.net/topic.blg?dmn=akari&tid=2081627#Content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