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破浪而出--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破浪而出/爱情中不能承受的痛

7.8 / 71,905人    159分鐘 | USA:153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尚馬克巴爾 艾蜜莉華森 卡琳卡特莉吉 史戴倫史柯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ounghuman

2011-05-16 04:05:41

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過了拉斯馮特里爾最近的黑暗中的舞者,狗鎮,反基督者再來看這部電影自然就有了前車之鑑,知道拉斯馮特里爾的風格和偏好,拉大師果然是早年就非同凡響,能拍出破浪這樣無可挑剔的作品。

    電影的劇情不用太多的介紹,一個相信是自己對上帝和愛情的虔誠的信仰才獲得丈夫的妻子,突然接到了丈夫因意外事故而即將面臨全身癱瘓的噩耗。她卻絲毫沒有動搖對愛情的信仰和忠貞,甚至當躺在病床上的丈夫為她考慮而說出的謊言——讓她去找情人和別人做愛再講給他聽就能讓他獲得新生——都全盤接受,毫無雜念。

     於是,整個故事的悲劇就因此而起,當然了,從新婚到分別時她的瘋狂的反應就已初現了悲劇的端倪。她為了她的信仰而不斷地搜索她的做愛對象,從照顧她丈夫的醫生到公車上的老人,直到最後的船上的黑社會老大。她會因為相信了躺在床上的丈夫的一句氣話而穿成妓女的模樣,她會把丈夫的一點點好轉都看作是自己的努力結果。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她因這種無法被別人理解和接受的行為而付出了代價,直至付出了生命——第一次去黑幫老大的船上當妓女反抗而走,第二次還去,終於被百般蹂躪致死。她被神父視為罪人,被法官和別人視為因丈夫殘疾而又過強性慾的精神病人,被孩子當做妓女取笑,被母親趕出家門。

     到了最後,最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她死去以後,她的丈夫竟然終於病情好轉,站了起來,為她進行了最後的葬禮。在葬禮的第二天,天空中響起了鐘聲,似乎是在昭示著愛情和信仰的勝利和禱告。

     看到此處,絕大多數的人的第一反應會是把這部電影當成一個令人有些許遺憾而又震撼心靈的愛情故事,一個有些神經質有些偏執有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忠誠的妻子的自傳。不過稍微拉大師有點理解的人應該知道大師從來就不屑於對什麼愛情信仰進行歌頌,更無心去編織什麼浪漫幻想,整部電影皆為之前氣氛極其壓抑和詭異,一開始的婚禮上的人物微妙的舉止和表情就已經買下了伏筆。拉大師用了一種最真實的電影語言——晃動的記錄風格的鏡頭,大特寫,自然光,無背景音,也就是Dogma95 的規則——顛覆了那些自以為是的信仰和信念。
     古往今來的宗教教義、道德準則無非是用愛與善來標榜自己自以為是的美德和優越。在劇中一次又一次的教堂內的主教用最正式最嚴肅的語氣講述著對上帝的忠誠,對信仰的虔誠,最後卻一次次地把真正堅貞的人歸類為罪人。

      更為可怕的是,劇中沒有一個壞人,甚至劇中幾乎全是善人,從醫生、都都、母親到丈夫,都有他們感性的讓人動容的一面。但是,整個電影又隱含了巨大的悲劇與不幸,一個女人因為偏執的無知的愛而最終付出了生命。是啊,人類社會的罪惡究竟淵源於哪裡,這是古典主義永遠也沒有解決甚至都不被觸碰的命題,在《悲慘世界》中,我們只會看到善人那內心的與惡的鬥爭,卻無法得知惡人的根深蒂固的惡的源頭。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絕對的善與惡嗎?電影中的女主人公可以看做是近乎純粹的善,最終卻被主教們看作是一個罪人。導演的結尾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我慰藉,真正的電影黃金時間應該存在於章與章之間的銜接處,在一種毫無相關的鄉村歌曲映襯著風景畫的過場中, 觀眾們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見,去重新審視那些腦中已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觀點。真愛真的能戰勝一切嗎?總為他人考慮真的會讓世界更好嗎?拉大師用一個真實的故事更多為我們的理性而不是感性留下了一個活動空間,用一個悲劇讓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仰,這,才是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