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巴黎日和--35 Rhums

35杯朗姆酒/巴黎日和/35瓶朗姆酒

7.1 / 5,031人    100分鐘

導演: 克萊兒丹妮絲
編劇: 克萊兒丹妮絲 Jean-Pol Fargeau
演員: 亞歷斯迪斯卡 Mati Diop Nicole Dogue Gregoire Col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盲忙

2011-05-17 05:15:03

放得下才跟得上——小津女兒初長成


萊昂內爾孤獨地站在空曠的月台上,鐵道向兩方無限的延伸著,火車中的人們,有的不捨,有的期待,更多的是迷茫。他就這樣看著人來人往,身在其中,卻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作為一個職業的火車司機,數十年如一日看著人潮湧動,卻從未曾想過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於是從天亮到天黑,時間一直在走,他卻被某周莫名的情緒所困擾,綿延不絕。
影片就此展開。

都說這是拍出過褒貶不一的《白色物質》的女導演克萊爾-丹尼斯向東方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致敬的影片,看過以後,確實如此。如果說小津一生都是站在慈父的角度上拿嫁女兒的問題上說事,那麼丹尼斯作為小津的追隨者,則在此片中乖乖的扮演了「女兒」的角色,通篇都是以女兒的視覺去看這個世界。小津表達著對女兒的牽掛,而丹尼斯則講述著對父親的不捨。無論從手法還是題材,丹尼斯在這部影片中都太像是小津一個遠在法國的私生女。

故事應當是發生在法國某一個黑人聚居的地區,但導演所呈現的一切並非你所熟知的法國,浪漫的兩小無猜,心碎的新橋之戀,詩歌、音樂和油畫都不見蹤影;也並非你所熟知的美國片中的黑人,沒有暴力,沒有粗口,甚至連做愛的鏡頭也沒有。有的只是東方式的內斂,稀少的台詞和一個個動人的細節,在這裡,黑人有著東方式的儒雅,而影片主線里唯一出現的一個白人,也就是女主角的男朋友則被描寫成一個異數,從他的第一場戲大爆粗口就能看得出導演對這個人物的態度,包括後來相伴多年的貓去世,他僅僅是用一個垃圾袋就把它處理掉了,以及在沒有經過女友的商量就決定要離開這個地方,這一切都是整部充滿寧靜氣質影片中唯一一條導演呈現否定態度的角色,而其他更多時候,導演更願意讓觀眾自己去思考。

父女相見的第一場戲,父親帶了一個紅色電飯煲給女兒,兩人熱情的親吻臉頰,這個開頭有點讓人想起基耶洛夫斯基的《十誡之孝敬父母》,光從這個片段你並不能百分百確定兩人的關係究竟是什麼。電飯煲在這裡是一個很好的象徵,在這裡丹尼斯做到了很好的入鄉隨俗,沒有了小津電影裡東方人的茶杯,取而代之的卻是電飯煲這個司空見慣的道具。如果你仔細觀看,會發現片中有至少三場父親換衣服的戲,尤其是最後一場,隱約看得見父親側面的裸身。這更證明了丹尼斯並非完全模仿小津,而是以女性的視角,站在女兒的立場去導這部電影。


至於影片的名字《35 rhums》源於父親的一個慣例,在慶祝一件事情時他總要喝光35杯,影片的最後,當女兒有了妥當的安排,他終於又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為什麼會是朗姆酒而不是其它的酒?可能因為純的朗姆酒備受黑人群體的歡迎,而在美國白人裡更多喜歡調成雞尾酒,至於來到中國則入鄉隨俗很多時候兌著紅茶和可樂。在影片大多數時候都呈現出一種東方式的優雅之時,朗姆酒則更固化了黑人區得符號。

而影片最後一個鏡頭,父親又買回一個電飯煲,這次是一個白顏色的,沒有之前的那個鮮艷和華麗,但卻陪在那個或許再沒有人會用的紅色電飯煲身旁,導演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影片通篇幾乎無任何高潮,就如同小津電影裡那些家長里短的破事一樣,《35rhums》也夾雜著一些諸如同事退休、唱片店裡的邂逅;如果非要找到一個高潮,那麼去看演唱會時偶遇暴雨應該算是,而這一場戲實際上非常重要,它甚至在一個層面上表達了全篇的主旨,生活平淡而無常,是時候停止抱怨,而去享受眼下的歡愉。沒有到達你預想中的目的地固然可惜,但並不意味著旅途中沒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對於那個看得見卻摸不著的未來,有時候,你得學會放得下。

影片中還有一條支線,就是父親那位即將退休的同事,他說,這是一種解脫,自己有好多事情要去做。但真正想要說再見,卻很難,那不是因為熱愛,而是因為放不下。最終,一次意外的車禍,他最終哪裡都沒有去成,還是永遠留在了這裡。這應當也是導演用一種近乎極端的方式想要進一步要告訴我們的,有時候,不管你學會學不會,都必需要放得下。

生活一直走一直走,我們都得要放得下,才能跟得上它的步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