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

总统班底/惊天大阴谋/水门事件

7.9 / 125,937人    138分鐘

導演: 艾倫帕庫拉
編劇: Bob Woodward 威廉高德曼
演員: 達斯汀霍夫曼 勞勃瑞福 傑克華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晚安好運©

2011-05-18 01:21:35

客觀嚴謹的政治佳作


       註:純粹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而寫……學新聞的孩子你傷不起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總統班底》與娛樂化商業化演繹歷史的好萊塢潮流大相逕庭,改編自當事人的同名紀實文學,影片以客觀、坦率和嚴密的視角再現了兩位記者調查水門事件的過程。
    1972年的水門事件是美國新聞史乃至世界新聞史上劃時代的一筆,它不僅使兩名記者和《華盛頓郵報》知名度大大提升,迫使尼克森總統辭職,更樹立了大眾媒體執行社會監督職能、推動民主化進程的典範。
    水門事件曝光後,在公眾心目中,大眾媒體和新聞記者的地位和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而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層面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如今「門」事件早已成為各種黑幕醜聞的代名詞。對於表現這樣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題材,《總統班底》的切入點很好,電影沒有花篇幅去表現尼克森和幕僚如何商討並掩蓋真相,也沒有採用看起來更為簡單直觀的雙線敘述,而僅僅是以《華盛頓郵報》兩位記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採訪調查活動作為視點,這樣觀眾能夠更好地融入主人公的調查過程,與主人公所知所感保持一致,而且也能更好地體會到調查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和艱辛。這樣的切入點和視角還原了政治題材應有的客觀嚴謹風格,也增強了觀眾對於記者堅持不懈的認可。
    影片沒有用演員扮演尼克森總統,僅僅是使用了紀錄片資料。情景再現與歷史檔案有機地融為一體,幾乎沒讓人察覺出拼接的痕跡。影片裡尼克森作為政府最高層,總是在恰當的時候出現在電視機上。比如一開始,打字機鏗然有力地敲出時間後,電視裡就出現了尼克森總統意氣風發地在眾人的掌聲中走上演講台,雖然沒有任何旁白,但是潛台詞已經流露出這個風光人物背後所暗藏的各種不光彩。接下來,尼克森總統總是在最關鍵時出現,當調查取得關鍵性突破的時候,當採訪遭遇到阻力被迫中斷的時候,電視裡播放的是尼克森擊敗其他其他候選人,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場面。而在影片結尾,辦公室其他人正在看電視直播尼克森連任成功,宣誓就職的場面時,我們故事的兩位主人公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正全神貫注地在打字機前奮筆疾書,毫無疑問,他們正在敲打的報導,正是日後揭穿政府陰謀的有力證據。影片將其放置在同一個畫面中:打字機的聲響和電視裡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尼克森總統的笑容滿面和兩名記者全然忘我,這樣的對比,不僅起到了強烈的諷刺作用,也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對於「深喉」的處理是本片中略帶懸疑和驚悚的部份,由於當時還不知道:「深喉」的真實身份(直到2005年FBI前副局長Mark Felt才承認自己就是「深喉」),所以電影裡他被處理成一個隱藏在暗處,始終無法看清正臉的人。寂靜的地下停車場、陰暗光影裡的「深喉」、侷促不安的交談,以及各種風吹草動……這幾段細節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也為電影不緊不慢的節奏增添了點緊張的氣氛。
    《總統班底》以冷靜和理性的紀實風格去引領觀眾,揭示複雜的社會現實,這其中不需要觀眾的情感代入。影片促使觀眾去思考:在政府濫用職權,踐踏法律時,作為新聞人的你是否會有勇氣去揭露這些?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其中就扮演了新聞英雄,而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不畏強權的媒體英雄在新聞史上書寫過華麗的篇章,比如愛德華•默羅,在麥卡錫陰雲籠罩的美國,他為了公正也為了自己的良知而戰,並最終取勝(參考《晚安,好運》)。只可惜這樣的人物已經越來越少,如今各種逾越社會行為底線的事情頻發,卻很少有人能站出來……
    也許習慣了好萊塢視覺大餐的人看《總統班底》會覺得非常沉悶,全片僅僅靠演員們的對白和不斷採訪調查的過程鋪陳,沒有旁白,也幾乎沒有配樂,但能夠很好把握住節奏和脈絡。在影片最後,打字機刷刷地敲出政府高層的紛紛落馬還有尼克森總統的辭職,觀眾心中如千鈞般重的道義也徹底放下,無數次被拒,調查時受到的各方壓力,層層抽絲剝繭,主人公所有的努力都化為了勝利的喜悅,打字機戛然而止,電影結束,可依然能感受到影片在樸素內斂的風格當中所蘊含的強烈衝擊力,依然能感受到記者作為「無冕之王」的力量和使命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