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圍城13天:阿拉莫戰役--The Alamo [2004]

边城英烈传/边城英烈传/围城天

6 / 18,106人    137分鐘

導演: 約翰李漢考
演員: 丹尼斯奎德 比利鮑伯松頓 傑森派屈克 馬克布卡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調共和

2011-05-20 14:03:30

美國精神的象徵:阿拉莫之戰


毋庸置疑,德克薩斯州第三大城市聖安東尼奧的最著名景點就是阿拉莫(Alamo)遺址。於德克薩斯獨立戰爭期間(1835-1836)發生在此的阿拉莫之戰在美國,特別是在德州可謂鼎鼎大名、家喻戶曉。它在美國曆史中的重要地位與象徵意義堪比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

阿拉莫所在的地區,原本屬於Tejas印第安人。他們把肥沃的河邊谷地稱為「Yanaguana」,意思是「refreshing waters」。1691年的6月13日,一隊西班牙的探險家和傳教士來到此地,那天正好是宗教節日St. 安東尼 of Padua,於是他們就把此地命名為聖安東尼奧。

當時,法國人正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殖民。為了抵抗法國人的勢力,已經佔領了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急於擴大他們的勢力範圍,於是在1718年於聖安東尼奧河邊建立了首個教區,這就是後來的阿拉莫。建立教區的目的之一自然是用來傳教,二是利用天主教的力量向北推進與鞏固西班牙人在北美的殖民統治。阿拉莫教區後來逐漸被世俗化,又被擴建成軍事要塞,在墨西哥獨立戰爭(1815-1821)中,被墨西哥人佔領,成為墨西哥人的國土。

1921年,聖安東尼奧成為新獨立的墨西哥最北邊的州,但距離墨西哥腹地遙遠,並且人口稀少。墨西哥政府希望開放移民鞏固統治,於是大量美國人湧入此地拓荒、開墾,建立家園。這片遼闊的區域,後來被稱為德克薩斯,從Tejas這個詞而來,印第安語的意思是友誼或朋友。隨著拓荒者與墨西哥的利益對立逐漸加劇,特別是當墨西哥政府禁止蓄奴而德克薩斯人堅持蓄奴時,戰爭已變得不可避免。來自美國的拓荒者們謀求德克薩斯從墨西哥獨立,於是佔領了原被墨西哥士兵控制的阿拉莫要塞,開始備戰。

1836年2月23日墨西哥的獨裁者Antonio Lopez de Santa Anna將軍率領一支7000人的隊伍長途跋涉,圍攻阿拉莫200餘人的「烏合之眾」。以少勝多的戲劇性場面不常有,實力懸殊,結果可想而知。阿拉莫攻城戰持續了13天,以幾乎全部德克薩斯人的壯烈犧牲而告終。但卻因為這場慘烈的失敗,激發了德克薩斯人的戰鬥精神。

1836年3月2日,德克薩斯人宣佈成立共和國。隨後,以「記住阿拉莫」(Remember the Alamo!)為口號的、以前田納西州州長山姆•休斯頓休斯頓(當年9月被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擔任軍事總指揮的共和國軍隊在聖哈辛托打敗了墨西哥軍隊,德克薩斯共和國獨立了。1845年,這個孤星共和國加入了美利堅合眾國,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阿拉莫之戰作為德克薩斯獨立戰爭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永載史冊,「被美國人認為是自由意志下勇氣和犧牲精神的象徵。」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梳理、總結以上這段歷史,皆因我觀點的轉變。最初,我對德州人或美國人對阿拉莫之戰的無限讚美難以認同。從我這個外人的角度看去,墨西哥政府所維護的是國家主權與領土的完整,而在德克薩斯的美國拓荒者所做的其實是分裂與強佔。這場戰爭,談不上什麼正義,況且德克薩斯人的目的是為了獨立後實行罪惡的蓄奴制。這樣一來,就更引不起我的同情了。可是最近看了法國學者托克維爾1835年出版的名作《論美國的民主》後,我理解了美國人的想法。

在美國人看來,每個人都有權利管理自己的事務。這種觀點延伸到政治上的表現是: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有權利管理這片土地,並決定這片土地的命運。在發現新大陸時期,北美的廣袤大地並沒有固定的主人,土地可謂先到先得。誰快人一步開墾了,誰就擁有這片土地,就是合法的佔有者。「佔有土地是對捷足先登者的報酬。已經有人居住的地區,要想保護自己不受侵犯也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在拓荒者看來,德克薩斯這片地區後來雖為墨西哥所有,但墨西哥zf並未有能力實行有效管理,許多土地是荒蕪的。正是因為這些外來拓荒者的努力,才建成了良田、鄉鎮,成為居住的家園。他們作為建設者,理所當然認為有權利決定這片土地的命運,也理所當然認為有權利保護自己的利益。

另外,當時統治墨西哥的是位殘酷的獨裁者,在美國人看來對暴政的反抗是正義的行為,他們是在為自由而戰,與當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反抗英國殖民者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因此,阿拉莫之戰對他們來說是不僅是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也是對勤勞苦幹、獲取自由、不懼艱險精神的一種肯定。只要他們有能力,他們就不會止步於任何所謂的邊界,也自然會為了保護自己應得的利益而不惜代價。這種熱愛自由、敢於冒險、勇於進取、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的精神是美國國民性的重要組成部份,而阿拉莫之戰就是這種價值觀的典型代表。因此,它一再地被美國人民濃墨重彩地謳歌也就不足為奇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