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竊盜城--The Town

城中大盗/窃盗城(台)/狂盗之城(港)

7.5 / 421,536人    125分鐘 | 150分鐘 (DVD extended cut)

導演: 班艾佛列克
編劇: 班艾佛列克
演員: 布蕾克萊芙莉 喬漢姆 班艾佛列克 傑瑞米雷納 彼得普斯特李威 蕾貝卡霍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任銳銥

2011-05-25 15:30:45

《城中大盜》——從此請叫他導演本·阿弗萊克


2010年12月18日天涯文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11072.shtml

   《城中大盜》——從此請叫他導演本·阿弗萊克




本·阿弗萊克與死黨馬特·達蒙一起出道,兩人曾憑藉《心靈捕手》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其創作才能可謂是一鳴驚人。但是好萊塢一直沒有充分的發揮這二位的這種才能,達蒙雖然外貌不出眾(嗯,其實挺難看的),但是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出色的演技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而擁有絕佳外形的本·阿弗萊克一直被好萊塢當做偶像型演員來塑造(嗯,俺一直認為他是靚湯的接班人滴),雖然憑藉其知名度出演了像《珍珠港》這樣的大製作,但遺憾的是,他的演藝之路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而且有7次被提名「金酸梅獎」。2007年,阿弗萊克自編自導了影片《失蹤寶貝》,受到各方好評;今年,再執導筒的阿弗萊克獻給了我們一部更好的影片《城中大盜》。


外形陽剛帥氣、一臉酷相的本·阿弗萊克,我們似乎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稱其為導演阿弗萊克。不過,2010年的《城中大盜》或許徹底扭轉我們的意識,這部強有力充滿寫實感的影片,將讓我們明白作為導演的阿弗萊克遠遠勝於作為演員的阿弗萊克。


《城中大盜》首先會讓我們想起早期好萊塢黑幫片,比如拉烏·華許的《怒吼的20年代》,它們的共同特質是違反了法律的匪徒更像是個英雄,而秉公辦案的警察卻給人卑下之感,因為前者被塑造得更富於人性。無疑,阿弗萊克在華許這樣的前輩大師身上得到了啟發。在談及影片的靈感來源時,阿弗萊克說:「我想要為一個罪犯『歌功頌德』,一個幾乎與暴力無關的罪犯。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將道德上的考量與故事的真實性統一協調起來,並儘可能地做到結構複雜但情節精確,我不想使這個故事顯得太過簡單。」

  
  影片看似以好萊塢慣常的警匪片格調來敘事,在鏡頭上也沒有刻意去追求寫實的風格,但其效果富有現實主義氣息——警察與匪徒之間那種貓捉老鼠般的戲劇式衝突被降到了最低,人物的內心成為了情節的推動力,完全符合阿弗萊克自己所說的「結構複雜但情節精確」。與其說《城中大盜》在講故事,毋寧說它給我們呈現了這樣一種生命狀態:在波士頓的查爾斯城,那裡的人們以搶銀行為業,而且這門職業像家族生意那樣代代相傳;在如此強大的因循相襲中,個體生命何去何從。
  
  
  
  對一個導演來說,最幸運的事情莫過於一部電影完全按照他的初衷被拍攝出來。照此標準,本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城中大盜》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讓我們喜歡且尊敬的罪犯。影片一開始的銀行搶劫案,讓我們體驗到了高智商犯罪的魅力;但緊接著,影片的調子一轉,人物內心的情感成為主線——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愛情,對一種新生活的朦朧渴望,以及不能再回頭的抉擇……整個故事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厚度是令人信服的;影片的結局被處理得合乎現實和邏輯,既不是宿命式的悲劇,也不是大團圓式的喜劇,而是帶著一絲希望的無奈。
  
  
  2007年,他自編自導的《失蹤的寶貝》受到好評以後,這次又有了《城中大盜》的出色表現,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要對他改變一下稱呼了,不再是好萊塢金童或者某某接班人,而是「尊敬的導演——本·阿弗萊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