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任任銳銥

2011-05-25 15:41:06

分裂出另一個自我


天涯老文2011年1月12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04348.shtml


191
  分裂出另一個自我
  
  《黑天鵝》
  
  
  
  
  
  生命的降生是伴隨著鮮血和痛楚的,只不過這一切是由母體來承擔的;如若一個人的生命要經歷蛻變和重生,那麼鮮血必定是來自於他自己的身體。阿羅諾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鵝》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人第二次降生時的那種切膚之痛,以及它的悲壯。
  
  《黑天鵝》不是那種從頭至尾都能讓你集中注意力的電影,因為它的情節略顯單調,它的巨大能量只會在最後一刻才釋放。年輕的芭蕾舞女演員妮娜尚未嘗過出人頭地的滋味,她在睡夢中都在憧憬舞台上的光輝時刻。但是,當機會來到她面前時,也帶來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妮娜要一人分飾兩個角色,既要出演純潔、柔弱的白天鵝,又要演活咄咄逼人的黑天鵝。她內斂、講究約束和控制的性情,為她出演白天鵝提供了天然的基礎;而鋒芒畢露、富有侵略性的黑天鵝,卻離她的為人和行事風格過於遙遠,實在是難以駕馭。所以導演在猶豫中等待著,作為觀眾的我們在懷疑著:從白色中如何誕生黑色呢?
  
  所以,整部影片看上去就是一場針對自我的革命——要從柔弱變成好戰,從控制變成釋放,從純潔生出「妖」性。而鮮血作為重生的記號,從影片一開始就從妮娜的幻覺中出現了,只是我們那時還沒明白過來,以為這是實在意義上的肉體之血,而非自我蛻變的信號。表現這樣自我的分裂和新生的主題,《黑天鵝》採用了現實和幻想互相交織的手法,這不禁讓我們想起《禁閉島》這樣表現精神病人的影片——觀眾在虛虛實實中不斷迷失,又不斷醒悟。
  
  《黑天鵝》的另一大魅力就在於多層次的重合——戲外的演員娜塔莉·波特曼與電影角色妮娜的重合;妮娜的現實生命跟她的戲劇生命的重合。波特曼曾經因為《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小蘿莉形象而年少成名,出演大片的機會也很多,但真正由她一人挑起大樑的影片卻沒有;而在《黑天鵝》中,她不僅是唯一的主角,而且還是影片的靈魂。對於年近三十的波特曼來說,該是拋棄花瓶形象,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的時候了,就像現在已經如日中天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那樣,完成一次蛻變。她所飾演的妮娜,不是通過與自己過往的一切決裂,甚至是根本性決裂,才迎來了自己人生首次卓越的表演嗎?
  
  出演這樣一個深深觸及內在自我的角色,波特曼給予了我們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明年的奧斯卡提名尚未公佈,但波特曼已經成功拿下包括芝加哥影評人協會和波士頓影評協會在內的多個最佳女主角的榮譽,為衝擊奧斯卡影后攢足了人氣。不管最後能否成功封后,《黑天鵝》註定是第一部真正屬於娜塔莉·波特曼的電影。
評論